不要批评爱心


  汶川地震,再一次让国人团结起来,一个大家庭的风范在关键时刻突现,中华民族传统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再一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崩地裂,家园破碎,但人心是温暖的,这就是希望。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解囊相助,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物出物,不管是企业大款也好,还是贩夫走卒也好,抑或是文化界、演艺界的大小明星也好,甚至是那些靠乞讨为生的特殊人群也好,他们对于这次地震捐助的热情和积极,确实让人感动,不管钱多钱少,至少我们的心与灾区人民是连接在一起的,爱心无价,情义永存。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网友的评论,许多人们茶余饭后的议论,主题当然是谁捐得多谁捐得少,大家共同的观点是那些赚钱多的企业应该多捐,这个时候他们不能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来,其实也不能如此评价和批评那些捐款少的人,毕竟,捐款本身就是一种自愿行为,既然是自愿,不管他多有钱,原捐多少都是他自己的事,旁人自是无权横加指责。其次我们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想想自己又捐了多少,是不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帮助灾区人民,如果不是,那就更没有道理去批评别人的爱心。

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在央视的募捐晚会现场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有爱心,就会伸出一千只手去帮助别人,而当你有了难,也会有一千只手来帮助你。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不仅蕴含哲理,而且也体现了佛家善恶无边,因果相报的精神。只要你付出了爱心,在适当的时候,这些爱心终究会回到自己的身上,反之,如果你没有爱心,就不存在别人回报了。不管传言中的马云捐了一块钱也好,还是王石的捐款成本论也好,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评价或者批评,他们做了什么就会得到同样的报应,只要他们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就行。

  所以,有爱就行,有心就好,并不在捐多捐少。看着别人捐款,要换个角度想想,自己捐款,也要抱着平常心态,批评并非解决问题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