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价值不筑,“范跑跑”难止



  因丢下学生先跑和“博言”触犯众怒,范跑跑被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上。16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解聘范跑跑是由他所在的学校自主决定的,而非教育部官方指令。而都江堰市教育局则称,范美忠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一直属无证上岗。对此,范美忠承认自己没有教师资格证,范美忠说,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是对他的一种侮辱。(6月17日《京华时报》)

  原来范跑跑干了这么多年的教书先生,竟违背了《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这么久矣,属于一个无证上岗的“黑户先生”。个中理由复杂,但根源还是我们社会对教师入口关把关太水所致。这道虚掩着的铁门,对校园潜在着不小的价值与安全隐患。原本无教师资格者可以推门而入,何况范跑跑还是北大毕业生,这道从毕业证上散发出的名牌高校炫目的光彩,几乎像激光一样瞬间穿透挂在大门上的那把“铁将军”。

  这就是范跑跑一直胸口挺直的资本。直到失业后的今天,他居然还是固执地高调耍嘴皮,近乎情绪失控地说:“考教师资格是对他的侮辱”。范跑跑之前的这“一跑”,不仅惊魂而且“惊官”。范跑跑你丢下学生娃不顾先跑不说,还跑到网上甚至凤凰卫视等知名度不等的电视直播间上去撒娇,跑到报纸上去长篇访谈。虽然在博客上“跑”回了战绩不错的几十万点击率,但终究这些点击率不能当饭吃。这厢好,最终“跑”出这个最坏结果:丢了教鞭和饭碗。

  我想,范先生今天抛出的“侮辱论”没多少底气,相反,他此时心里一定很郁闷,即便他说曾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原本我不想再说啥,应罢笔于这个“跑题”,让范先生安静下来好好想想自己这一个多月来的孤单与喧哗。但看到网上尘土飞扬的跟帖,仍禁不住最后一评,试图从这起“跑闻”中窥出我们社会价值中的迷失路径。因为,且不说范先生抛弃学生自逃的行为对与错,就他在博客上、电视上、报纸上发表的这一系列歪论而言,他真的不配作一名心灵解惑之师。他在自跑成功后的一切辩论,即便技巧娴熟,也无法掩盖其极端低化的价值标准。

  这诚如方舟子先生所言,范跑跑的这种对职业道德操守的低标准要求,即便在美国也必然会被解聘。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百姓,范美忠跑得到是没啥惊怪的,但作为一个为人之师、道德之范的老师来说,从他跨步开跑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失去了可以作为老师的基本道德。这种失去,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端,可能均难容于社会价值的认可。所以我说,“范跑跑事件”一举击中了当前中国人文价值教育体系设置上的那块软肋。

  如果这块软肋继续存在,社会价值不筑,那么会有更多的范跑跑出现。所以,学校解聘范跑跑是职内之责、题中之义。之前,我一直巴望范跑跑的母校北大站出来说两句价值纠编的评价之语,但时至今日,似乎仍是一种奢望。所幸的是,范跑跑之前所在的学校和教育监管部门出来“自纠”这一内部失航之舵,我们应有一种稍许欣慰之情。因为这是重构社会价值教育体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