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24)


1978年9月4日 星期一
    今天,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我上高中了。
    上个学期,我被评为我们年级的学习标兵;我们年级有三百多个同学,我是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这也是新设的一个奖项。今天的开学典礼上,我被特别按排坐在了主席台上,我感到非常地高兴,也感到非常地激动。我得到的奖品是:一个军黄色的书包,上面写着一行红字“红军不怕远征难”;一个日记本,一朵红绸花,还有一张奖状。一走下主席台,我就迫不及待地把那个黄书包背上了,台下的同学们看到之后,发出一片笑声。

1978年9月12日 星期二
    今天,班主任余老师让我把我的数学作业抄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参考。早自习的时候,我在黑板上抄写着我的作业,下面的同学们则乱成了一片,说着、笑着、吵着、闹着,这让我很生气。

1978年9月19日 星期二
    班里进行了物理课的小测验,我得了82分;以前,我的主课考试很少会在90分以下的,为此,我感到很惭愧。
    今天,我在《文汇报》上看到一篇文章:说上海一个十六岁的初三学生,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各门课都考在了九十分以上;她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我真是差得太远了!

1978年9月24日 星期日
    上午,班里进行了数学测验,我觉得做得还可以。
    下午四点,我在纺织城影院,看了朝鲜故事片《在阴谋者中间》。

1978年9月30日 星期六
    今天,我看了一部老电影《神秘的旅伴》。主演是达奇和王晓棠,一对金童玉女。现在复映的老电影特别多,有些片子也特别好看。

1978年10月1日 星期日
    今天是国庆节,学校放假。我看了一部老电影,喜剧片《满意不满意》,片子里的小杨师傅可真有意思。
    记得小的时候,我在保姆胡妈妈家里,看到墙上挂着一张画:一个戴着白帽子的厨师,手里托着一个盘子,盘子里有一只烧鸡。我问胡妈妈:“这是谁?”胡妈妈说:“这是电影里的小杨师傅。”今天我才看到,小杨师傅是什么样的。胡妈妈还特别喜欢学着影片里的苏州腔说:“阳澄湖大闸蟹,凌空八只脚”。胡妈妈总是一副快快乐乐的样子,说起什么来都是绘声绘色的。

1978年10月3日 星期二
    今年国庆节假日里,我没有到公园去玩,除了看电影之外,就一直在家里看书。我并不感到很枯燥,学习是苦中有乐的事情;我不断地告诫自己:凡事有失才能有得。

1978年10月8日 星期日
    今天的数学课上,班主任余多宏老师提问:“什么是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呢?”全班没有一个同学答得出来,余老师生气了,说:“下面的课没法上了”;他让同学们自己看书,砰地一声关上了教室的门,走了。教室里宁静了片刻之后,就成了一片嘈杂声。
    接下来是历史课,老师是吴家琪。他是我们厂公认的能人,人很精神,也很神气。今天上课之前,他先来把一张地图挂在黑板上;到上课的时候,他看到地图不知让谁撕坏了,问了半天也没有同学承认,他也生气地走了。
    吴老师的生气,我想,主要还不是这件事。他上课的时候,喜欢夹杂着说几句英语,有的同学挺高兴的,觉得这对学习英语有所帮助;可也不知道是哪个同学,把这件事反应到学校书记那里去了,为此,书记在全校教师大会上,点名批评了吴老师。我不知道为什么学校书记不调查研究就乱发言呢?这一来,不是打击了吴老师的积极性了吗?
    吴老师说过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对于酷爱知识的人,我愿意将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他;而对于不想学知识的人,我是不想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他的。”

1978年10月9日 星期一
    今天的英语课,真令人难忘。英语老师姜开君,早就收到了外语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可由于我们学校外语师资的缺乏,她一直坚持上课到现在。今天,她给我们讲完了最后一堂英语课,就要去读书了。姜老师年纪很轻,圆圆的脸,白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讲话非常流利,英语读得特好听。她这一走,学校就没了英语老师了,以后可怎么办呢?看来,只有先靠自学了。
   
1978年10月13日 星期五
    今天,学校做出一项重大的决定:从我们高一年级一班的同学里,抽出八名学生,加上高二年级的学生,还有前面的高考落榜生,组成一个高考复习班,去冲击明年的高考。我们班被选出的八个同学是:我和卓放,徐西明,高山,杨永学,王勤杰,周宝玲和张娟萍。
    另外,我们年级有一些同学,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了中专和技校,现在通知书来了,他们也不再继续上高中了,他们要离开我们这个子弟中学,去外面读中专和技校了。比如,我们年级的王鹏,秦培元和任春虎等同学。这样,我们年级被称为尖子班的高一一班,刚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就要散了。我的同桌,也是小学同班同学的张福根,和我的好朋友,初中同班同学宣捷,都没被选进高复班,他们还在高一一班里继续上课。
    我们高一一班里,都是从小学起就是一个年级的老同学,其中还有不少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大家在一起聊天时,无拘无束的;课前课后,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可到了高复班里,就有很多同学不熟悉了;其中还有不少是姐姐他们高二年级的。说实在的,我从心里真不舍得离开我们这个高一一班。

1978年10月30日 星期一
    今天,我看了这段时间非常轰动的日本影片《追捕》。这次引进了三部日本影片,除了《追捕》外,还有《望乡》和《狐狸的故事》。 这段时间,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影片《追捕》了:谈影片的故事,也谈影片的人物。男女主角,杜丘和真由美,分别是由高仓健和中野良子饰演的。尤其是高仓健,让我看不够,也想不够似的;看完影片后,脑子里全是他。
    人们的评论热烈极了,也很极端。有人说:这样的电影才是电影;还有人说:长这么大了,才真正看了部电影。也真是,这部电影少有的好看:从头到尾,都把人抓得紧紧的;看完之后,如梦初醒、恍然大悟。电影院门口人山人海的;我认识的所有人,都看了或是准备要看这部影片。

1978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今天,我看了部美国的黑白片《百万英磅》。主演是格力高里派克。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突然之间有了很多钱,他会是什么样子呢?多么奇妙地设想呀!

1978年11月16日 星期四
    今天,父亲胆结石的老毛病又犯了,疼得脸色腊黄、满是汗水,疼的在床上翻来翻去的。妈妈急得在一旁直掉眼泪,我和姐姐也伤心地哭着。和我们家合用厨房的红梅妈看到后,二话没说,跑到楼后去借了个架子车,拉上我父亲,就奔纺织城医院去了。我父亲又住院了。
    我们家住过厂家属区光明小区的二楼、一楼和四楼,现在,住在十一楼。我们这个单元里有三间房,二南一北,另有一个厨房和一个厕所。我们家搬到这里来之后,住了其中的一南一北两间房,还有一间朝南的房子空着;后来,红梅一家搬了进来。
    红梅妈原来就是我们厂的纺织工人;而且,她是我小学同学姚永钊的亲生母亲。红梅妈年轻的时候,和我们厂的姚师傅结为夫妻,生了两个孩子,大的是儿子姚永钊,小的是女儿姚红梅。由于红梅妈的生活不够检点,和厂里一贺姓男子乱搞男女关系,厂里开除了她,姚师傅也和她离了婚。红梅妈觉得处理得太重了,多次进京告状,并和偶然碰到的老李结了婚,又生了三个儿子。她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现在复工了。当她离厂九年后,再次回到我们厂的时候,姚红梅已经成了李红梅,另外,她还带来了现在的丈夫和他们的三个儿子。
    虽说我们两家合用一个厨房和厕所,有时也会有一些摩擦和矛盾,可看得出,红梅妈人是泼辣了些,心地还是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