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单纯的技术革新并不能改变旧中国被欺凌、宰割的命运,“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签订的巨大屈辱迫使国人再一次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出路。
《马关条约》只是让国人有丧权辱国的疼痛,1901年《辛丑条约》(俗称《二十一条》)的签订却让更多的中国人直面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这种巨大的灾难面前,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广大爱国主义青年以《新青年》、《科学》作为自己的战斗阵地,引进“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重新寻找民族和国家的救亡图强之路。
1919年1月,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国家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这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中国人民舆论的压力下,向会议提出废除袁世凯和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胶济铁路以及其他权利归还中国,同时还提出七项“希望条件”废除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但这些要求和希望均遭到参加“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拒绝。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并将其写进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至此,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完全失败。但军阀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举国愤怒。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会后举行了游行示威,愤怒的爱国学生痛打了亲日派官僚章宗祥,并放火焚烧了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的住宅。经过全国范围内学生、工农群众艰苦卓绝的斗争,6日至10日,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28日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更是中华民族思想、政治、经济领域内的一次全面解放。五.四精神的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在“民主、自由”旗帜下的集体反思、反省并主动承担国家、民族生死存亡责任和义务的自救与自强!
重新研读“五.四精神”,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有两点必要:
1、国家和社会的兴衰进退是建立在对既有现状的“自尊、自重”基础和前提之上的,否定的前提是建设而不是破坏,反对的基础是创新而不是毁灭。
2、只有思想的解放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的本质进步和飞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但也千万别忘记上层建筑的巨大反作用力——经济的不发达会导致落后和挨打,但文化、思想领域内的贫瘠、僵化会直接带来民族灵魂的丧失及自我毁灭!
伦理、道德离开经济支持,会患上“浮肿病”;经济脱离伦理、道德的制约,会患上“疯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