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个性化的新趋向


   与国内各种各样的大规模广告招聘、现场招聘会并行,现在越来越多的网络招聘已经成为求职的重要渠道,而帮助求职者找工作的人也有了职猎、职客、网上职业顾问等称谓。虽然很多求职者奔波于各个招聘会之间,在海量的职场信息中辛苦地寻找自己合适的职位,但常常发现在密集的求职群体中,常常找到的只是自己更大的失落——自己的满腔热忱与用人单位的谨慎审视甚至漠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成为招聘现场的常态,求职者个人的声音淹没在熙熙攘攘的嘈杂中,有时甚至成为招聘单位作秀的陪衬。在这样的情况下,网络招聘的兴起为求职个性化的凸起搭起了一个现实的平台,而且已经不满足把现场招聘的流程简单搬到网上,逐渐有一些新的求职或就业方式被创造出来。

    明码标价的逆向求职。与传统的“用人单位提出需求招聘员工”的方式不同,“逆向求职模式”倡导按照求职者的个性需求找工作,用人单位量才录用的新方式。求职者在网络上发布具体的求职信息,并对签订正式合同、有三险一金等工作环境、待遇有严格要求,对于工资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甚至有的高薪求职者还明确要求北京、上海或广州等工作地点。此外,还要规定工作行业等。某位先生一直应聘外企职位,但是无论网上投递简历还是招聘会面谈,始终没有回应。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发布了求职意愿和2000元的酬金,没想到马上有人和他联系。现在,他已经和一家外企签订了月薪5000元的合同。这种“定向就业”的模式减少了招聘双方的盲目性,降低了求职和招聘“等待成本”,并催生了“量体裁衣”式的职业介绍模式.

    专业特长的灵活就业。对于一些学有专长或特长,且用工形式灵活、约束不强的较为时尚的岗位就业方式,比如婚庆类、演艺类、素质教育类、健身类等新型职业的个性化就业方式,具体像婚庆主持人、酒店吉他演奏、钢琴家教、瑜珈教练等,这类岗位对于专业技能水平,甚至学历都有相当的要求,而此类岗位的收入水平亦不低。根据某市就业情况调查,结婚摄影、婚礼策划师的工资中位数分别为600元/次和1000元/次,婚礼司仪和结婚跟妆的工资高位数分别为1600元/次和1000元/次;月嫂的工资高位数和中位数分别为3800元/月和2500元/ 月。 

    无论是逆向求职还是灵活就业,这些新的个性化求职方式都明显地青睐于“熟人介绍”这一稳妥的渠道,亦即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或圈内人达成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这种求职的过程中,人际关系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我国人情面子的人文特点。

    这种新的求职趋向带来新的社会变化:从就业的以用人单位为中心,逐渐演化为求职的以求职者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点对点式的对接方式降低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彼此甄别和等待成本,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就业主体的灵活性和阶段性的特征更加明显,形成新型的流动性与稳定性的短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