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捐款中体现的民主意识
关键词:地震 捐款 礼尚往来 逆反行为 尊重人权
自从温总理在面对“心连心机构”的外国友人的医疗援助的时候,表明“感谢”并“希望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与援助”的态度之后,截止到2008年5月16日中午,灾区共收到赈灾捐款26.55334亿元。(http://money.163.com/special/00252MT8/earthquake.ht)。5月18日,CCTV特地安排现场捐款的活动,相信其他省市也会有类似的演出捐款活动。数以十亿计算的捐款,在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实力的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从争取得到名义上的支持到物质与财务上的捐赠。再到捐赠的数字攀升,小的数字已经难以再激起人的兴趣。接受捐赠者的胃口越来越大。同时从本人在5月15日的文章中分析,这些赈灾款项与所承受的损失相比,仅仅是九牛一毛。
捐款原本是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原则,是每个人都应该拾一把柴的事情。
但在捐款中总是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
在本人身边有个朋友表示生活压力比较大,只捐了两块钱;另一个朋友在地震的时候,刚好不在学校,同学替她捐了五块钱,她表示如果是募捐的时候自己在场,会捐20块。但随即她又表示,学校里把每个人捐款的数字都张榜公布,捐的多的自然会有稍许的洋洋自得,捐的少却只有感觉无颜,仿佛是个落后份子。
媒体在报道捐款现场的时候,画面中的每个捐款者所捐的都是一叠百元大钞。
伴随着救护时间的推移,捐款已经成为地震灾害过后压倒一切的主题,从单位到街道,从行业到学校,从赈灾义演到媒体呼吁,攀比时刻都在,有些企业捐少了,然后就说他怎样怎样,有些企业一开始捐的少,然后又捐了第二次。
捐了就表扬;没捐或捐少了就骂。有意思!很有意思!
毕竟损失惨重的重大灾难,国内的国有和民营企业捐款,我们不嫌多少,更不应有攀比。
比如香港政府捐款3亿港币就不为多——毕竟是我们自己的特别行政区;比如台湾的企业与民众的捐款,其中王永庆反应迅速,早早捐出1亿元人民币,邵逸夫也捐出了1亿。富士康集团捐出6000万元人民币。台湾的华航捐赠物资在15日晚间已经到达成都双流机场。
这些都原本是一家子的事情,也无须见外。
我们不是一定要把外国的捐赠物资抵挡于国门之外,比如沙特捐6000万美金。我们同样心存感激,谁让他们拥有的石油和美元一样富足呢。台湾捐20亿元又派医疗队。俄罗斯第二批物资已经起运。韩国捐1000万,那是因为我们是邻居,在文化上也一脉相承。(http://bbs.voc.com.cn/topic-1502951-1-1.html)
这使得本人想起了前一个星期,叔叔的女儿——也是本人唯一的妹妹结婚,来宾都多少拿来一些礼金与贺礼,而叔叔家倒也都记了清晰的账,最终发现跟投入酒席和招待费用相比,却也没有什么盈余,而且那些礼金在以后人家有事的时候,要如数还礼的。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尚往来的国度。这大约是每个家庭在红白喜事、孩子周岁、满月的时候约定俗成的礼节。
回想当初唐山地震的时候,中国政府坚持不要国外的任何捐助,除了闭关锁国、经济没有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之外到大约是怕欠了人家的人情,最终要被成倍地讨还了出去。
四川地震救灾的这些礼金虽然可以应赈灾的名义而有不还的道理,提供赈灾的政府与企业也许也未必会惦记着还,但毕竟以后还是要面对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别忘记一轮加一轮的战略、金融、贸易、反倾销、反垄断、保护知识产权等等方面的谈判。
捐款成为一种义务,一种摊派、一种攀比甚至值得炫耀的行为。已经掩盖了捐款这一自觉、自发与自主特色。从某种角度就失去了捐献的意义。
甚至姚明捐50万,刘德华捐10万都被人骂,甚至沃尔玛捐200万美元都被骂。
国内企业,万科只捐220万,王石对此理性地说,对任何一场灾难的赈灾捐款,都不应成为企业的负担。在眼下这个灾难不再是新闻的念头,企业赈灾捐款应该具有可持续性。
生命为大,死者为大。每个人都是应该捐款的,就如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一样。
但这样都“应该”的情况下,该发生的事情与不该有的疏忽还是挡不住,这不单纯是个腐败与渎职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而言,还有一种心理因素——那就是逆反行为。
我知道逆反的人都活的很累,比习惯于顺从的人更累。因为他们执着于自己的判断,甚至没有自己的判断,认为一切事情只要说no,持反对态度就可以了。这样的人甚至不需要自己有思想,只需要有自己的执着甚至任性就可以了。
在本人看来:每个人心里都有杆秤,捐钱捐物是应该的,不应该有数字上的攀比。我有捐的自由,有捐多少的自由,就应该尊重你就有少捐甚至不捐的权利。这才是真正的民主与对人权的尊重。
同时每个人心中都有逆反心理。就如一个司机,如果不愿意交出自己开车的“特权”,就永远不能享受坐车时的感受。但由于不能变通,他们的感觉会很单一。
又如一个孩子,你越是督促他(她)不要贪玩,要好好学习,他(她)就越会抓紧一切时间去玩,这个时候的玩并不是贪,甚至从玩本身得不到任何愉快,玩仅仅是一种逆反行为,是他(她)感觉不听你的就是他行使自主权利的一种表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都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与做事原则。
任何应该的东西都是社会要求,是外部约定,而非自发。成熟的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成熟的社会也需要尊重人的自主权利。
在一年前,本人写过 “关于为什么和为什么不”的系列主题。每个人的实际承受能力不同,在自顾尚且不暇,就业、收入难以有保障,在物价、房价、药价、能源、粮食与食品价格难以想象,养不起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不敢去想上年纪之后的事情的时候,谁还会穷其所有去帮助别人呢!
很多人说:我不是要争应该不应该捐献,你至少要让我知道是捐给谁了,让他们知道我付出了那么多。
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不愿意捐的原因,得出的结论就是不捐款。
从另一个角度,面对灾难还是少问些为什么的好。假如至少你的生活状况比灾民的状况好,捐出一些暂时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钱)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捐款者需要经常问自己的就是这个why not的问题。
捐两块钱算不算心意?捐五块钱就无颜面对大家了吗?
问题不是捐还是不捐,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数字的问题,更大的程度上是态度以及立场的问题。
面对别人的态度,很能够体现自己的思想。
你是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还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缺乏安全感,活在别人眼睛里的人会成熟而且更容易被社会所接纳。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贾春宝
附:部分明星捐款名录:
成龙 杨受成:捐款1000万;李连杰壹基金:捐款100万;陈坤、张静初、陈佩斯等:捐款70余万元;刘翔和教练孙海平:捐款50万;周杰伦:捐款50万;姚 明:捐款50万;谢霆锋:捐款30万;陈建斌蒋勤勤夫妇:捐款20万;林建岳:捐款20万;那 英:捐款20万;范冰冰:捐款20万;黄圣依:捐款20万;黄晓明:捐款15万;吴奇隆马雅舒夫妇:捐款15万;刘 烨:捐款10万;伊能静:捐款10万;赵 薇:捐款10万;邵 兵:捐款10万;姜 文:捐款10万;阿 娇:捐款10万;周 迅:捐款10万;谭维维:捐款10万;
崔永元:捐款10万;孙 俪:捐款10万;张信哲:捐款10万;刘德华:捐款10万;甄子丹:捐款10万;谭 晶:捐款10万;李 咏:捐款10万;林心如:捐款10万;张靓颖:捐款10万;苏有朋:捐款10万;王中军:捐款10万;郭晶晶:捐款10万;易建联:捐款10万;容祖儿:捐款10万;刘晓庆:捐款10万;李 湘:捐款10万;孙 悦:捐款10万;冯小刚徐帆夫妇:捐款10万;田亮叶一茜夫妇:捐款10万;刘伦浩翁虹夫妇:捐款10万;张国立邓婕夫妇捐:捐款10万;顾长卫蒋雯丽夫妇:捐款10万
同时,艺人BOBO组合、金巧巧、徐靖博、何洁、马天宇,黑龙,巫启贤,蔡依林,范思威,李玟,伍佰,陈好等也通过各自经纪公司纷纷捐款,以实际行动向灾区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