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赫尔市的多个取款机出现“取一赠一”的故障,居民排队取款。
英国赫尔市的多部提款机日前出现异常“错乱行为”——取一赠一,双倍吐钱。得到消息的当地居民呼朋唤友,蜂拥而至,迅速将钱提取一空。
当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按照中国人的“观念”进行判断:银行取款机出了故障,首先应该给银行或者警方报案,好让银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即便是有人存有贪念,那也只能是“偷偷摸摸”地支取,完了赶紧溜走,岂能像这些英国赫尔市的市民一样,呼朋唤友,兴高采烈地排起长队,公开“取一赠一”呢?
英国提款机出错出现排队取钱的场景,并不能因此说这些英国人道德败坏,因为在一种银行出错主动担责的社会背景和制度规则下,银行的客户才能保持这样的“风度”——而事实上,正是如此。报道中说,在以前的类似情况中,一些银行会选择自己承担损失,而不是大费周章地向数百人追账。2002年8月份,考文垂一家银行电脑故障,其间,有人甚至往返20次取走成千上万英镑,银行总共被取走100多万英镑。而法律最严厉的惩罚竟然只是判处取款者15个月监禁。
反观
我国的银行业,许霆因ATM机出故障,取款17.5万元被判无期;银行出错,首先展开的是追索和推卸责任;ATM机吐了假币,客户自认倒霉得不到银行的任何赔偿;常常拒兑、拒收零钞……国情不同,法律规范不同,对于“钻银行空子”的行为惩处会有不同,但问题在于,英国有的银行为什么就能够主动承担责任,明知吃了亏也选择不追讨呢?
在国内,网上银行账户被盗,储户自负责任;银行出错多给了钱,追着客户索取、连声道歉都不会说,认为你归还是义务;到银行取款,离了柜台概不负责,哪怕是有假币也无可奈何……这一切,让人在惊闻“英国取款机出错市民排队取款”的事儿之后,不由生出几许感慨,假如国内银行这些让我们习以为常的“霸王规则”能够改一改,客户也就不必面对银行落后的服务和管理而束手无策了。
近些年,国内银行业打着与国际接轨的旗号,正在不断走向“市场化”,纷纷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企业自居。不断地对以往免费的业务和服务进行收费——储蓄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ATM跨行取款手续费……利己性的国际惯例学得很快,可提高服务水平和责任心的“国际惯例”,却视而不见?英国市民借银行漏洞取钱的行为尽管不值得效仿,但由此所折射出的银行严于自我问责,以及法律制度对于银行责任的“强制”,却值得国内银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