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此招何时了?


央行此招何时了?

 

 

央行又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自2003年以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是第十八次(见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历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顾),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存款准备金率已由6%调至16%,时间之短,频率之快,幅度之大,在我国金融史上所没有,在世界金融史上所罕见,是创新?还是无可奈何的选择?是央行监管能力的具体体现?还是又一次体现央行的无能?因为尽管调整的幅度大、频率快,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尤其是2007年一年就调整了十次,一年就提高了5.5个百分点。可2007年的各项统计指标还是高得吓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07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数据显示,2007年全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平均每月增加约385亿美元。其中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13亿美元,同比多增38亿美元。外汇储备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按照1:7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粗略计算,2007年一年也将带30000多亿元人民币的货币投放。尽管我国原有过度的流动性压力依然存在,但屡创下新高的外贸顺差仍在源源不断地带来新的流动性。货币、信贷、投资的增长率居高不下。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07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3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5%;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4.3万亿元,同比增长22.1%200710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361亿元,同比多增1192亿元。1月至10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3.50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7265亿元。2007年全年CPI指数上涨4.8%GDP上涨11.2%

通过连续十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积效应”,已开始显现,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2008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速”略有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23055亿元,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150867亿元,增长18.3%,回落1.6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433亿元,增长11.1%,回落5.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各项存款增加26353亿元,多增7606亿元。1-3月份,货币净投放58亿元,同比少投放258亿元。

2008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同时显示了:物价持续高位运行,价格总水平处于多年来的新高,房屋销售价格继续上涨。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8 %,农村上涨8.7%。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略有涨跌。一季度,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7.4%3月份上涨7.8%),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3月份上涨8.0%),比上年同期高4.0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3月份上涨11.0%),比上年同期高5.7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0%3月份上涨10.7%),比上年同期高5.4个百分点。

以上数据和比较,让我们产生几点疑问和顾虑:疑问:一是通过这一系列的密集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各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哪?效果怎样?二是持续的过度的流动性导致通货膨胀的现实压力不断增大,下一步的宏观调控措施是什么?还要再一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吗?我的几点顾虑:一是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超出国际公认的标准,再提高的空间有多大?会不会有副作用?二是各大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会不会将贷款的方向转向高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与项目?(这有可能累加我们银行的贷款风险)三是2008年一季度的各项存款增加26353亿元,多增7606亿元。这一指标中有多少是个人存款?如果是企业存款增加,我们要小心了,尤其是以外资企业的名义进行的存款?国际上期待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游资会以各种方式侵入中国,“享受”中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加快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希望我们国家的智囊团更加有智慧,国家的管理者和执行者更加科学理性地操作。

 

资料:中国人民银行历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全程回顾

 

2008425 15.5%调至16%

 

2008325 15%调至15.5% 

 

2008125 14.5%调至15% 

 

20071225 13.5%调至14.5% 

 

20071126 13%调至13.5% 

 

20071025 12.5%调至13% 

 

2007925 12%调至12.5%

 

2007815 11.5%调至12%

 

200765 11%调至11.5%

 

2007515 10.5%调至11%

 

2007416 10%调至10.5% 

 

2007225 9.5%调至10%

 

2007115 9%调高至9.5%

 

20061115 8.5%调高至9%

 

2006815 8%调高至8.5%

 

200675 7.5%调高至8% 

 

2004425 7%调高至7.5% 

 

2003921  6%调高至7% 

 

19991121 8%下调到6% 

 

1998321  13%下调到8%

 

 2008420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