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忽略的马英九胜选奥秘


  对于马英九今次大获全胜的原因,总结起来大概主要有三个:马英九的个人魅力;贪腐无能的陈水扁成为“超级助选员”;空前团结的国民党。不过,当我们回过头来检视马英九成为蓝营唯一候选人的过程,就会发现马英九胜选的另一“秘密”。

  前两天,马英九接受《联合报》专访时,回顾这一年多来的总统选战,感叹地说,“我真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啊!”这个有感而发,确实道尽马英九这次大选陷于苦战的情况,但这条通往总统府之路,又岂止过去一年的道道难关呢?其实打从国民党八年前失去政权那天起,马英九已经踏上这条崎岖路了,先经过党内的一轮撕杀,再面对民进党种种不择手段的狙击,真可谓一路走来,身心俱疲。

  事实上,马英九能够当选总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他获推举为国民党的候选人!这句话,在今天看来平平无奇,甚至有点多余,但试想想,在一个强调论资排辈、讲求派系关系的迂腐政党里,马英九最后竟能脱颖而出,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吗?

  2000年,国民党失去政权后,展开党内改革,向打败他们的民进党偷师,引入党主席直选及党内初选等“民主”机制。不过,这些改革都只是旧酒新瓶,连战等资深干部仍然把持党务,并顺理成章在2004年代表国民党去挑战寻求连任的陈水扁。这是连战第二次参选,但同样铩羽而归。

  到了这一步,国民党几乎到了悬崖边上,再不洗心革面,只有毁灭一途。于是,党内民主机制再不能是花瓶摆设,要以真正选举选出能带领国民党重夺政权的能人,而人气高企的马英九,这时才能以雷霆万钧之势,击败资历深厚、实力强横的王金平,成为党主席,进行推动更多党内的实质性改革,令国民党在2005年的县市长选举,取得十七个县市执政权的辉煌战绩;到了2007年中,马英九再次透过党员直选,成为蓝军的总统候选人。

  马英九迈向总统府的每一步,靠的都是选票,设想没有党内直选,国民党选人用人仍,然依循过去的逆向淘汰机制,在此情况下,马英九早就被党内各派绞杀,就像当年他担任法务部长时因打击黑金而被迫下台,哪有机会代表国民党出征呀?!因此,国民党今次胜选,马英九能够击败谢长廷,最关键的一步,正是党内直选的改革。

  正因为党内直选,让马英九2005年当选党主席后,得到足够的政治授权,摆平党内各派的阻挠,推动更多的党务改革;正因为党内筛选总统人时引入直选机制,国民党才能让最孚众望、胜算最高的马英九出线。更重要的是,在直选过程中,马英九同样要放下身段,认真的倾听基层党员的心声,让他有机会了解国民党失去政权的真正原因。在选票面前,每个高高在上的政客被迫谦卑,被迫聆听,被迫调整自己,马英九也不例外。他的环岛单车行,他的“LongStay(寄宿民居)”,都是由选票的压力催生出来的。也只有选票才能令马英九脱胎换骨!

  当然,日后国民党只有进行更彻底的改革,引入更多体现民意和尊重民意的机制,才能保住执政权。对岸的中共政权,目前正面对愈来愈严重的认受性不足问题,国民党的改革、马英九的胜选,会否令中南海衮衮诸公,领会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要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