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扰乱房地产调控: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327的《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一则《房改刹车并未踩死 部委公务员享受准福利分房》的文章,披露了一些部委在房改实行十周年后的今天,其公务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依然可以享受准福利分房的特殊待遇。

该文报道:2006年一年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共审核批复84个单位按房改成本价出售公有住房2347套,建筑面积约15.49万平方米;48个单位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出售旧公有住房2106套,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13个单位出售新建经济适用住房5133套,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这些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下属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专门为公务员统一修建的住房,并以相对低的价格卖给各部委的公务员(比如新海苑2004年的售价是每平方米5000多元,而当时周围楼盘市场价已经超过7000元每平方米)。类似这样的小区在北京还有若干,比如双井桥向西的广泉小区、宣武区广安门外的广源小区等等。

这则消息经《腾讯新闻》转载不到是10个小时,就引来了3000多条评论,网友对国务院下属部委率先抵制国务院房地产改革的有关政策表现了强烈的不满,更多的网友则对当前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能否得到进一步落实表示担忧。

作为国务院直管的部委,理应率先执行国务院下发的各种文件,可事实上,很多国务院直属部门的表现确实令人遗憾,甚至令人鄙视,为了小集团的利益,竞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哪里还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丝毫味道?

部委自顾自的事情其实已经很多,近几年的审计风暴大家都很清楚,那么多的部委存在财务违规现象,有的部委甚至有几亿、几十亿的违规资金。作为普通民众,我们真的难以相信,一个部委哪来的那么多钱?中国的财政资金究竟是怎么管理的?按照财经纪律,很多违的规部委首长,本应该引咎辞职的,可我们却没有看到一个违反财经纪律的行政首长因此受到行政处理,甚至还有一些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首长加官晋爵。

当然,在拥有5万多亿财政收入的今天,有着超强忍受力的中国公民,对部委几亿、几十亿的违规资金也只是在口头上谴责一下而已,因为即使他们不违规,这些钱也用不到自己的头上去。因此,部委违反财经纪律,和广大老百姓关系并不是太大。何况,近几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部委违反财经纪律,也就难以引起群众的深度不满。

可是,部委扰乱房地产调控政策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方面,北京及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已经超出了群众的承受能力,“高房价”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负面因素。作为国务院的直属部门,部委的公务员多吃多占点本身也没有什么,可他们在多占之后,极有可能就不那么热衷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落实了,因为这些人已经成为高房价的受益者。

部委率先抵制国务院房地产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当然会纷纷效仿,山东省省直机关经济适用房单户面积295平米,部委好意思去查处?去年年底,由国务院九部委组建的联合调查小组赴全国各城市进行房地产专项调查,至今似乎也没有什么结果,因为他们本就是高房价的受益者,哪好意思去查处别人?在此问题上该文也是是报道得很是到位:但是总体来说,部委建经济适用房还是能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什么呢?一位资深房地产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因为地方政府每年也背着建经济适用房的指标,就是每年必须保证向市场推出多少套经济适用房,但完成这项任务非常困难。一是没有好地,而且这几年房价这么高,没有开发商愿意来做几乎不怎么挣钱的经济适用房。他建商品房比建经济适用房挣钱挣得多得多,为什么要去替政府打这个工呢?如果有部委自建经济适用房,正好替他完成了指标,一举两得。这是一种默契。”  

如此官官相护地违背国务院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必然会引起老百姓的极度不满,国务院宜下重拳对这类违规现象实施整治,让那些违规者无法享受因违规而带来的红利。

只有国务院直属部门做事公正了,才能对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无所作为实施有效监督;各级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很好地执行国务院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高房价将要带来的社会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

毫不夸张地说,部委抵制房地产调控:人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相关新闻

房改刹车并未踩死部委公务员享受准福利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