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搬到这儿后,天天晚上都能听到对面楼上那小男孩被奶奶骂、被奶奶打的哭声,每天都如此。就因为这小孩子一丁点儿的违背奶奶的意思和行为,奶奶就会破口大骂,脏话连篇。可能这孩子的父母象大多数年轻父母一样为了生活去外地打工奔波,把孩子托付给奶奶照顾。可奶奶毕竟是老一辈的人了,没有精力、耐心再辛辛苦苦地照顾下下辈了,只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沿用她那一辈的“棍棒出孝子”、家长制的教育方法:不听话就骂就打。觉得这样孩子就会听话了。每次听到这小孩的哭声,我都会心疼他、同情他。
我想这小孩的情况并不是个案,肯定还存在于中国很多家庭之中。父母们为了一家的生活辛苦奔波,不管是在故乡还是在外地,生活、工作压力已经很大了,真的很少有精力顾及孩子,只能拜托与自己相比清闲或是已经退休的父母们代为照顾。即使亲生父母们有精力或是愿意养育自己的孩子,可真正想当好父母、做称职的父母还是很难的,需要极大的耐性和醇醇教诲。可在现实面前,难免会有不顺,对孩子粗暴的时候。其实这样对于各方面都还在发育成熟的小孩子来说,其直接或是间接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对孩子的简单粗暴其实是非常不负责的,小孩子是需要耐心讲道理,循循善诱的。对他这样,难免他的脾性也会粗暴、叛逆,甚或是行为带有暴力性,等他长大成熟后,想纠正都难了。父母不经常在身边,没有感受到父爱、母爱,他会感到孤独,不喜欢与外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会形成自闭症。其实孩子们非常不喜欢父母、长辈们的棍棒教育,小时候孩子是会有点皮,但只要多点威严与耐心,好好地讲道理,很少有小孩不听话的。孩子们也很害怕父母们的吵架,这样会让他没有安全感,怕父母分开,不要他。我听过这样一句话:“父母的最大失败是在孩子面前吵架。”……
其实孩子们从读书开始就会变得辛苦、压力大了,比我们读书那会儿负担都重。有些地方英语课的开设已经搁在幼儿园了。每天早上六、七点就要起床,上一天的课,很多很重要的主课程都是必学的,副课也开设了很多,却没有多大实用性、趣味性;完了晚上回家还得做几小时的功课。动不动就有考试,暗地里排着名次。周末还得练琴、补课,一星期下来,属于自己的时间都很少,每天就跟个机械一样周而复始地转着转着。想想还得这样持续十多年,真是可怜。成绩好、听话的乖孩子才受老师的喜爱、重视,成绩不好还较皮的孩子自然就归于差生之列,老师基本会忽略这样的孩子,但会经常向父母告状。他们小小的年纪,本应该无忧无虑简单开心地生活着,却要过早地背负着来自大人世界、社会现实的压力,稚嫩的肩膀需要承受如此大的负担,而父母想分担都无能为力,只能心疼、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们这样活着。而西方教育却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上学很轻松,课程涉及却十分广泛,像环保、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连大人都会感到新鲜;课余活动很丰富,冰球、棒球、野营……这样看来,中国学生的学习世界是一片阴郁、黑暗,西方学生的世界则是一片灿烂明媚的阳光。
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过严、压力过大而被逼疯的学生数目真的不少,在留学生中也大量存在……如果是因为学习最终把一个孩子逼疯了,这样的学习、这样的教育有何用,还有意义吗?
需要反思了,是教育观念抑或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这样的现实我们都能感受到,可为什么还要听之任之让它继续下去呢?为什么全体人还要如此麻木下去呢?为什么不反抗来救救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回归到做一个正常的小孩子,单纯、轻松呢?都了解并向往、欣赏西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可为什么不真正地去执行呢?光有念想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改变,去执行!父母是孩子的精神支柱,是孩子们的信仰,是孩子们的监护人,你们是最有权利反抗、抵制这一切的,联合起来改变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