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3日的《南方周末》,我比以往要晚两天才读到。当天早上我出发前往郑州参加一个会议,本想买一张南周带到火车上看,没想到南京的几个报摊都没有买到。在郑州会议驻地附近的报亭也没有买到。没办法只好发短信委托家人在南京代买。到了周六会议结束返回南京的时候,没曾想在郑州火车站内的报摊上看到了这一期的南周,于是自然有一种小喜悦,表面上还要不动声色,很平常地掏出两块硬币买下。
都说河南人被妖魔化了,没想到真的遇到一件小事。我随手掏出的两块钱硬币只在卖报人手中停留了片刻,她就扔回给我其中的一枚说:“假的!”假的?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块钱的假币,于是赶紧拿到手中仔细研究,发现正反两面的图案呈九十度错位而不在同一方向的垂直线上,果然是假币。但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卖报人几乎能在一瞬间就发现了假币?后来我认真地想了想,这大概是因为当地出现假币的次数太多,以至于把他们锤炼成火眼金睛了吧?
以前读南周,从来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而这次不同,从郑州到南京的动车组,全程运行四个半小时,加上候车的半个小时,我除了用餐如厕花掉半个小时、闭目养神用了半个小时之外,其他时间全都用来读南周了,而且刚好完成了对全报中我希望阅读的内容的阅读。这样算下来,读一份南周所需时间,比较准确的答案是四个小时。没有这趟旅程,我还真没有办法对这一时间作出如此精确的计算。
四个小时,我都用来读什么了呢?法治版的《十年牢狱?“北京艳照门”结局难料》,经济版的《能源部为何“意外”出局》,财经版关于马云的两篇文章,民生版关于菲佣的整版文章,人物版关于施永青的介绍与访谈,文化版关于汤唯的整版文章,音乐版陈其钢的专访,阅读版关于《货币战争》一书的解读,写作版的世说新语,两会报道版的《解码1300名省级地方官》、广东北京小组关于思想解放和铁道部的讨论,写真版的全部照片和说明,往事版美国总统选举办法是跳着看的,评论版完整阅读的只有“自由谈”中的庄永志、“评中评”中的尤泽勇,以及部分读者来信。当然,品味头版那张人大开幕式主席台的大幅照片,也用去了我不少时间。后来价值中国网的一位专栏作者发信给我,询问是否读过本期南周中关于劳动合同法解读的文章,并称该文作者的随意解读是“极不负责”的,南周的舆论导向有些时候也“并非很好”的。而我只能对他说抱歉,因为我根本就没在那篇文章上浪费时间。
在这一期我所读过的内容中,我想重点说说关于马云的两篇文章、关于菲佣的整版文章、关于汤唯的整版文章,以及刚才提到的那张大幅照片。
关于马云的两篇文章,实际上是对江苏、上海的IT业与浙江所作的比较。“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相同疑问,十分抢眼,不仅能够引起江苏、上海两地读者包括党政高层领导的关注,而且也会引起其他地区相关人员的关注。因为,江苏、上海只是两个代表。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会存在。关于这次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我注意到后来媒体上的两篇跟踪报道,一篇是《浙江创建百余创业基地,为小企业发展提供沃土》,另一篇是《广东打造中国服务信息经济中心》。这两条新闻,线索和动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这两位政治局委员对阿里巴巴和马云的青睐。他们对中小企业不谋而合的关注,以及媒体的热议,的确引发了许多人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考,引起了人们对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与经验的浓厚兴趣。不过,对待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方针还是因地制宜。就企业规模而言,也应该宜小则小,宜大则大,最不合适的就是人为的拉郎配。曾几何时,有不少省就依靠领导强拉硬拽搞出了一些大企业,其中有一些生存得较好,有一些则明显不如从前。这些教训值得大家记取。我们统计部门搞工业经济分析的同志经常在分析报告中使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词句,一个是“船小好调头”,一个是“舰大好抗风浪”。至于什么时候需要船小,什么时候需要舰大,则完全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转。我认为,这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一个领导者最大的欣慰是什么?是他说出的话有人听。汪洋此次带队到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本来跟其他地方领导们的互访没有太多区别,但因为马云,因为阿里巴巴,汪洋的考察变得别致新颖,变得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想想看,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在如此重大的考察学习中,专门安排参观阿里巴巴,并且公开说明是受了另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影响。这个意义是不是非同小可?难怪这条新闻很快就在媒体上炒得火热。而考察学习结束之后,人们更关心的则是,广东也好,上海也罢,浙江本身也算,与此事有关的地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上会有什么新举措。不管结果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联系上了那次考察,联系上了马云和阿里巴巴,商机和发展机会就有了,至少新闻效应就比常规的发展举措要来得大。
再看南周上几乎属于同题作文的这两篇文章,讨论的是一件事情,视角却完全不同。江苏的那篇站在了物质角度,通过江苏(重点是省会南京)与浙江(重点是省会杭州)IT业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两地的落差,分析了原因,并认为这种虚拟经济和新经济方面的差距,将对未来影响深远;上海的那篇,则站在精神的角度,通过对上海自身“冒险精神”的纵向分析和历史比较,认为日益盛行的职业文化恰恰是往昔冒险精神的杀手,使上海只有表面的繁荣而不再是冒险者的乐园。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看成了掌上明珠。但他们却忘记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哪个人能够证明IT业对经济的推动力有多大?当然也更没有人能够证明,虚拟经济就一定比实体经济强大。我们真的有必要对虚拟经济如此礼遇和追捧吗?!
关于菲佣,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第一,菲佣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品牌?第二,菲国年轻和高资女性为什么不惮于做菲佣?第三,为什么菲佣在我国如此受欢迎?第四,我们国家有保姆群体如何打造成“菲佣”?把这四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服务需求的满足问题,是否能够得到一些解决呢?
关于汤唯,这期南周出版时,正好传来她被封杀的消息。至少从封杀的理由来看,对汤唯是不那么公平的,而“下课了”这样的标题,完全是根据最新出现的情况所做的临时变动,与正文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标题,对汤唯也是不那么公平的。《色戒》是一部严肃的探讨人性的电影,不是三级片。如果把汤唯看成是三级片女主角,那完全是对电影本身的曲解,是对演员的不尊重!
关于照片,实在耐人寻味。因涉及到诸多国家领导人,我想我还是不说的好吧!
都说河南人被妖魔化了,没想到真的遇到一件小事。我随手掏出的两块钱硬币只在卖报人手中停留了片刻,她就扔回给我其中的一枚说:“假的!”假的?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一块钱的假币,于是赶紧拿到手中仔细研究,发现正反两面的图案呈九十度错位而不在同一方向的垂直线上,果然是假币。但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卖报人几乎能在一瞬间就发现了假币?后来我认真地想了想,这大概是因为当地出现假币的次数太多,以至于把他们锤炼成火眼金睛了吧?
以前读南周,从来没有相对固定的时间。而这次不同,从郑州到南京的动车组,全程运行四个半小时,加上候车的半个小时,我除了用餐如厕花掉半个小时、闭目养神用了半个小时之外,其他时间全都用来读南周了,而且刚好完成了对全报中我希望阅读的内容的阅读。这样算下来,读一份南周所需时间,比较准确的答案是四个小时。没有这趟旅程,我还真没有办法对这一时间作出如此精确的计算。
四个小时,我都用来读什么了呢?法治版的《十年牢狱?“北京艳照门”结局难料》,经济版的《能源部为何“意外”出局》,财经版关于马云的两篇文章,民生版关于菲佣的整版文章,人物版关于施永青的介绍与访谈,文化版关于汤唯的整版文章,音乐版陈其钢的专访,阅读版关于《货币战争》一书的解读,写作版的世说新语,两会报道版的《解码1300名省级地方官》、广东北京小组关于思想解放和铁道部的讨论,写真版的全部照片和说明,往事版美国总统选举办法是跳着看的,评论版完整阅读的只有“自由谈”中的庄永志、“评中评”中的尤泽勇,以及部分读者来信。当然,品味头版那张人大开幕式主席台的大幅照片,也用去了我不少时间。后来价值中国网的一位专栏作者发信给我,询问是否读过本期南周中关于劳动合同法解读的文章,并称该文作者的随意解读是“极不负责”的,南周的舆论导向有些时候也“并非很好”的。而我只能对他说抱歉,因为我根本就没在那篇文章上浪费时间。
在这一期我所读过的内容中,我想重点说说关于马云的两篇文章、关于菲佣的整版文章、关于汤唯的整版文章,以及刚才提到的那张大幅照片。
关于马云的两篇文章,实际上是对江苏、上海的IT业与浙江所作的比较。“为什么出不了马云”的相同疑问,十分抢眼,不仅能够引起江苏、上海两地读者包括党政高层领导的关注,而且也会引起其他地区相关人员的关注。因为,江苏、上海只是两个代表。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地区也会存在。关于这次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我注意到后来媒体上的两篇跟踪报道,一篇是《浙江创建百余创业基地,为小企业发展提供沃土》,另一篇是《广东打造中国服务信息经济中心》。这两条新闻,线索和动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这两位政治局委员对阿里巴巴和马云的青睐。他们对中小企业不谋而合的关注,以及媒体的热议,的确引发了许多人对发展中小企业的思考,引起了人们对浙江中小企业发展模式与经验的浓厚兴趣。不过,对待经济发展,最有效的方针还是因地制宜。就企业规模而言,也应该宜小则小,宜大则大,最不合适的就是人为的拉郎配。曾几何时,有不少省就依靠领导强拉硬拽搞出了一些大企业,其中有一些生存得较好,有一些则明显不如从前。这些教训值得大家记取。我们统计部门搞工业经济分析的同志经常在分析报告中使用两个截然相反的词句,一个是“船小好调头”,一个是“舰大好抗风浪”。至于什么时候需要船小,什么时候需要舰大,则完全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转。我认为,这就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一个领导者最大的欣慰是什么?是他说出的话有人听。汪洋此次带队到长三角地区考察学习,本来跟其他地方领导们的互访没有太多区别,但因为马云,因为阿里巴巴,汪洋的考察变得别致新颖,变得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想想看,身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在如此重大的考察学习中,专门安排参观阿里巴巴,并且公开说明是受了另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影响。这个意义是不是非同小可?难怪这条新闻很快就在媒体上炒得火热。而考察学习结束之后,人们更关心的则是,广东也好,上海也罢,浙江本身也算,与此事有关的地区,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上会有什么新举措。不管结果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只要联系上了那次考察,联系上了马云和阿里巴巴,商机和发展机会就有了,至少新闻效应就比常规的发展举措要来得大。
再看南周上几乎属于同题作文的这两篇文章,讨论的是一件事情,视角却完全不同。江苏的那篇站在了物质角度,通过江苏(重点是省会南京)与浙江(重点是省会杭州)IT业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两地的落差,分析了原因,并认为这种虚拟经济和新经济方面的差距,将对未来影响深远;上海的那篇,则站在精神的角度,通过对上海自身“冒险精神”的纵向分析和历史比较,认为日益盛行的职业文化恰恰是往昔冒险精神的杀手,使上海只有表面的繁荣而不再是冒险者的乐园。这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把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看成了掌上明珠。但他们却忘记或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还没有哪个人能够证明IT业对经济的推动力有多大?当然也更没有人能够证明,虚拟经济就一定比实体经济强大。我们真的有必要对虚拟经济如此礼遇和追捧吗?!
关于菲佣,确实值得我们思考。第一,菲佣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品牌?第二,菲国年轻和高资女性为什么不惮于做菲佣?第三,为什么菲佣在我国如此受欢迎?第四,我们国家有保姆群体如何打造成“菲佣”?把这四个问题想清楚了,我们的就业问题、服务需求的满足问题,是否能够得到一些解决呢?
关于汤唯,这期南周出版时,正好传来她被封杀的消息。至少从封杀的理由来看,对汤唯是不那么公平的,而“下课了”这样的标题,完全是根据最新出现的情况所做的临时变动,与正文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标题,对汤唯也是不那么公平的。《色戒》是一部严肃的探讨人性的电影,不是三级片。如果把汤唯看成是三级片女主角,那完全是对电影本身的曲解,是对演员的不尊重!
关于照片,实在耐人寻味。因涉及到诸多国家领导人,我想我还是不说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