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通膨看10年


投资的真谛,不在于对大盘是否预测准确,是否在最高点沽出,在最低点抄底,也许有的投资朋友一生有过这样愉快的经历,但谁能保证这种经历是常态呢?本栏认为投资成功,特别是长期投资成功的政策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投资组合能够随着市场长期主要动力而受益。周三美联储2000亿出手救市,原油再度刷新108美元/桶的高点,让笔者感觉到,这个时代,真的最不值钱的,就是钞票了,钞票泛滥意味着我们进入通货膨胀时代。

        今年2月份CPI数据将再度创新高达到8.7%,连续二十年的高增长低通膨周期已经宣告结束,说明中国不仅进入了通货膨胀阶段,而且进入的是最少长达10年的通膨周期,因为此次发生的背景是在供给成本增加,工资、原材料和燃料成本价格不断上涨引起的,供给成本上升具有刚性的趋势,原材料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美元贬值的大背景下不断创出新高,导致生产材料的成本和农产品上升呈现刚性上涨的趋势;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上一次通货膨胀没有遇到的新情况,农民工供应开始出现短缺,新劳动法的推出是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以及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开始缓慢抬升,人工成本有所提高,发改委《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确定了今后资源性产品价格全面上调的基调。虽然依目前状况分析,具体实施将会在CPI水平趋稳之后,但这是明年值得高度关注的一个涨价因素。行政手段最终敌不过市场需求,长期将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与国际价格倒挂是难以持续的,即使采用严厉的宏观调控措施,要抑制乃至逆转通货膨胀的趋势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通膨的存在只是发展程度快慢的问题,不是会不会在短期被消灭的问题,经历了二十年的低通胀时代之后,我们告别了10年通缩,开始进入10年通膨强势运行的时代。

      除了宏观数据的佐证之外,市场的反应正是客观地提供了上述推论的证据,从年后市场热点的反复切换中我们可以看到“涨价”主题成为市场中最有延续性和生命力的题材,题材的背后如果有基本面的支撑,很难说不会延续成为长期投资的动力,从年初的农产品行情,糖价的飙升,煤炭价格上调,化肥价格上涨到维生素涨价后的原料药行情,到新闻纸涨价后的纸业股行情,去年年底开始的草甘磷价格飙升等等……市场的投资主脉无疑不是围绕着一个基本面长期推动因素——涨价来进行的,如果说创投行情是个中期级别的事件性推动因素,那么“涨价”主题无疑就是个长期级别的大事件推动主题,我们正是要从大事件推动中寻找到合理的投资机会,去选择和寻找那些利润弹性与利润率弹性较大的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这些行业能够获得足够的收益;在利润弹性较大的行业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行业的产能和潜在产能并不宽松,这样企业生产的产品议价能力较强,特别是一些由于环保因素压制产能的行业,如维生素原料药行业、造纸行业、染料行业、化纤行业等等一方面已经完成了全球性产能向中国集中的产业转移,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节能减排将小规模生产的企业排斥在外,例如造纸行业产能已经有需求拉动的迹象,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议价能力强,整个行业的上升周期因涨价而呈现明显的景气趋势,企业在通货膨胀时期将出现逆势高增长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