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的关于“钱”的格言


     有很多名家说过他们对于“钱”,“赚钱”,“花钱”的理解和感悟,我很留意这些。因为我很喜欢“钱”。呵呵。我给大家推荐几个我认为不错的言论,一起思考和感悟。
  • “钱只有花了才叫钱”----无名氏
评:我第一次听这话,是我同事说的,可能是某位高人的言论,但我找不到出处,写了个无名氏!这句话很经典,特别有人认为把股市里的钱全取出来,不再进股市了,才叫到手的钱!其是这也不叫钱,花了才叫钱!更别说那永远放在股市里的钱了!
  • 你有多少钱不重要,关键是别人认为你有多少钱”---牟其中

评:这位老大的这个观点很重要,你去注意一下你身边的人,你一定很重视那个你以为他很有钱的人,其实他有没有钱,你也不知道,他没准还没你有钱!

  • “人最可怜的是,活着的时候兜儿里没钱,但比这更可怜的是,死的时候兜里全是钱”----郭凡生

评:这话绝对正确,而且几乎人人都比最可怜还可怜,所以有的富人在生前搞慈善,可能是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但你身边的人,特别是苦了一辈子的老人,一定想不明白这个道理。

  • “人要算大钱,不算小钱,才是幸福的!”---冯仑

评:没错,我们大部分人对国家GDP,贸易顺(逆)差,这些大钱出了问题,不关心,不算计,买了棵白菜亏了1毛钱,算计来算计去,难受的睡不着觉。这怎么办呢?

  •  “钱聚人散,钱散人聚”---牛根生

评:这话千万别认为是娇情,这话绝对是真理,不光是大老板要注意这点,你和你兄弟、你媳妇、你父母、你同事、你同学、你亲戚,都适用,所以,每当自己为点钱别扭的时候,想想这句话,绝对管用!现在不管用,以后也管用!

  •   “要有可能的话,我想把我的丧葬费,提前支取了!”---无名氏

评:这是我的一个领导给我讲他的一个朋友的言论,他这个朋友,从小到大,到老,都是提前消费的观点,改革开放前,一直东借钱,西借钱,但一定及时还钱,当然,还的钱也是借的。后来市场经济了,什么贷款呀、按揭呀,透支呀,样样不落,样样精通,他的观点是一定要这样活着才潇洒。他多次咨询单位的人事部门,可不可以提前预支自己的丧葬费,呵呵。多有意思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