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千万不可以简单地、想当然地把我们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基础设施有待建设当作是我们抗击经济衰退的现实优势。假如问题只是如此简单的话,那么发达国家也是拥有这样的优势的,任何国家都是拥有这样的优势的。道理简单,把那建好的基础设施毁了重建不就得了?这正是“破窗理论”的药方之所在。通过把窗户捅破,重新建设能不能够刺激经济呢?能,但这只能是就短期而言。而且这样做是有代价的,就是要以牺牲可用于未来经济发展的资源为代价。我们一定要明白,凯恩斯经济学只是短期分析,其满眼所见只有短期而没有长期,因此我们应用其理论就不能不多加一份小心。是的,“破窗理论”是错误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不全面的。“破窗理论”的错误或者说不全面,在于忘记了经济学最基本的教义,那便是:资源是稀缺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都有代价。所以,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在抗击经济衰退过程中建设的基础设施在经济衰退过后能不能成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增量生产力。关于这个问题的肯定的答案才是我们抗击经济衰退的现实优势之所在。然而遗憾得很,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总是肯定的。如果说1998-2001年大规模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因为有2002年加入WTO后的市场巨幅扩张而成为上届领导人所称的“优质资产”,有力促进了2003年以来的高速增长的话,那么再次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和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还能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我们恐怕就没有那么肯定和有底气了。
发展中经济是我们抗击经济衰退的现实优势吗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