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有几年的教学经历,所以有一些感想和体会.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居于教学的主导地位,所以要想把教学搞上去,一方面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较为宽泛的知识,也就是自己应该有一桶水,才能给每位学生分一碗水,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乐学,善学.而要想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一方面教师本身应该阅读大量书籍,研讨教学模式,总结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也就是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一切工作都要为教学工作为重,一切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教学工作,而每一个人在一个环境里呆很长一段时间,每一个人在同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就会产生惰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委婉的外力加以隐性的督促,同时创造各种条件,由学校组织让老师在闲时走出去,到附近一些名校或到附近一些学校听该校各位教师的课,不一定是名师的课,一般老师的课也应该听,我认为这是对老师的一种督促,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学到一些什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听课有所思,有所悟,同时又放松了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