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底气何来?


    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代省长王君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大会上说,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负责任的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去抓安全。要敢于碰硬,敢于面对矛盾,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绝不放松,对违法非法生产经营的打击绝不手软,对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绝不姑息。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只要工作抓对了、抓狠了、抓实了,相信人民群众是拥护的。(2008年10月7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抓安全生产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意味深长,值得党员领导干部仔细品味,认真研读,终生记取。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对生命的敬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无价,但又很脆弱,需要我们用真心去呵护,用真情去关爱。尤其是对于煤矿工人而言,常年在井下生产,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更需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才能保证生命安全。当然,抓安全生产,可能会得罪一些违法非法生产经营者,影响其靠违法非法开采而不顾工人死活所获得的既得利益,对他们越严格,越会招来他们的“骂声”。但是,作为政府部门,作为人民群众生命守护神的党政官员,没有一种敢于动真碰硬、敢于面对矛盾,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绝不放松,对违法非法生产经营的打击绝不手软,对事故责任人员的追究绝不姑息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抓对、抓狠、抓实、抓出成效,就无法对得起人民群众,呵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真正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当无辜群众因为亲人失去生命而“哭声”一片的时候,群众的“骂声”也会将我们党员干部“淹死”。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对责任的清醒。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就必须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人民群众负责,是政府官员的天职。而在日常工作中,要尽到对人民负责的责任,就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麻烦,尤其是当人民利益和一些不法老板、乱政官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压力将会更大、矛盾将会更多。此时此刻,就考验了我们对责任的清醒程度。我们如果害怕得罪人、害怕担责任、害怕听到一些违法非法行为者的“骂声”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开一面”、“放一马”、“松一下”,将会换来老百姓伤心的“哭声”。客观地说,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对自己肩上的责任有着清醒如一的认识,都能始终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对老板负责、为老板服务,相反却是热衷于围着资本转,他们宁可听群众的“哭声”也不愿、不敢、不能听老板的“骂声”,其结果正如王代省长所言“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是对权力的敬畏。温家宝总理说过,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但是,并不是每一位官员都能对权力怀有如此强烈的敬畏。相反,却将人民赋予的权力,拿来对付人民、算计群众,与人民群众争名夺利,对人民群众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一些地方官员之所以会对一些黑心矿、小煤窑听之任之,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借口他们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功臣、是纳税大户,不敢不照顾、不得不迁就、不能不纵容。而一些违法非法生产经营者之所以敢肆无忌惮、有恃无恐、无法无天,也是因为他们仗着有部分官员用强大的权力为其“撑腰”、“壮胆”。权力一旦沦为了不法交易的工具,就不可能履行好其应有的职责。所以,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给的,就得慎权、敬权、畏权。因为,“只有把人民放心上,人民才让你坐台上”;“人民能给你权力,也能废止你权力”。对权力的敬畏,是做好为民工作、履行为民职责的重要前提。 

    当然,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要时刻分清楚谁的“骂声”和谁的“哭声”。王君代省长的这句话,其实理解为宁听不法老板的“骂声”不听无辜群众的“哭声”。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对此“清醒清醒再清醒,过细过细再过细,扎实扎实再扎实,落实落实再落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过硬的作风、过硬的举措,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事实上,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宁听千声骂,不听一声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将安全生产抓到实处。



新闻链接: 

    王 君:抓安全生产,宁听“骂声”不听“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