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与游感”之二十二:《西藏和平解放历程》
今年八月,看完了奥运会开幕式后,就偕家人去了西藏,正逢拉萨平定“三•一四暴乱”后不久,在拉萨马路上、集市中,一队队军警巡逻和一个个站岗的较多,开始看了也有点紧张,随之却有了强烈的安全感,反而在其后的旅行过程中感到很放松。过去,只在电视上看过解放军抗洪救灾、抗震救灾的图像资料,这一回确确实实感到解放军在身边,是可靠的人民子弟兵。除海外那些鼓吹藏-独者本身及支持者外,在全中国百姓中,是鲜有藏-独支持者的。
回来后,我翻看了建国以来的西藏历史资料,更感到,解放军在西藏稳定中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无论从最早的昌都战役,到《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订,还是到1959年平叛、民主改革,以后的反藏-独,或者是1988年与2008年平定暴乱,没有解放军幕前、幕后力量的显示,是做不了这些政治行动的。这几十年来,由于解放军在西藏的驻扎,使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有效管治程度大大加强了,超过了元朝以来的历朝历代对西藏地方的管治。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上,还立有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一)进军西藏
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西藏进军。10月6日至24日,进行昌都战役,一举攻占昌都,歼灭藏军主力5700余人,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在中共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藏地方政府于1951年4月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赴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指派的以李维汉为全权首席代表的代表团,进行关于和平解放西藏问题的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共十七条,主要内容是: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西藏回到祖国大家庭;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西藏军队逐步改编为解放军,成为中国国防武装的一部分;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西藏的现行政治制度不变;宗教信仰自由;西藏各项改革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随后,班禅及班禅堪布会议厅发表声明,表示拥护协议的各项规定,并致电达-赖喇嘛,表示愿和达-赖喇嘛精诚团结,为彻底实现协议而努力。
5月25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的名义,发布了命令解放军进军前后藏的训令,根据协议规定,解放军于1951年7、8月间分路自西康、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出发,继续向西藏进军。6月29日,新疆军区部队到达阿里首府噶达克,9月9日,18军进藏部队先遣支队开进拉萨,10月1日,云南军区部队进驻察隅,10月16日,解放军进藏部队胜利进抵拉萨,10月26日,张国华、谭冠三率18军部分主力进驻拉萨,举行了入城式,11月底,18军一部开进日喀则和江孜,12月1日,由范明率领的18军独立支队抵达拉萨,与18军主力会师,18军又派出部队于1952年1月和7月进驻山南、亚东等边防要地。
7月14日,张经武到达亚东东嘎寺,向达-赖喇嘛面交了毛主席的亲笔信和协议副本,希望他根据协议规定尽力协助人民解放军和平开进前后藏。8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张经武抵达拉萨。9月24日至26日,噶厦政府召开有300多名各级僧俗官员参加的大会,通过了上报达-赖喇嘛的呈文,要求签订十七条协议。10月24日,达-赖喇嘛致电毛主席,表示拥护十七条协议。
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宣告成立,以张国华为司令员,阿沛•阿旺晋美、朵喀•彭措绕杰、昌炳桂为第一、二、三副司令员,谭冠三和范明、王其梅为正副政委。3月7日,成立了以张经武为书记,张国华、谭冠三、范明为副书记的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4月28日,十世班禅大师抵达拉萨,在同达-赖喇嘛会见后,于6月23日到达日喀则。
(二)筹建自治区
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的政治形势仍然十分复杂。一些分裂主义分子还是千方百计地阻挠协议的执行,狂妄地提出要修改十七条协议,无理地要求人民解放军撤出西藏。如1951年11月至1952年4月间,发生司曹鲁康哇和洛桑扎西及“人民会议”事件,5月1日,西藏军区和噶厦分别发出布告,宣市“人民会议”为非法组织,予以取缔。
1952年6月16日,签订了《西藏地方政府与扎什伦布寺喇章谈判备忘录》,合理解决了噶厦归还原属班禅的辖地及有关的问题。
1954年,达-赖喇嘛和班禅一起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参与讨论和通过新中国的第一部宪祛。在这次会议上,达-赖喇嘛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在稍后举行的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班禅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同时,解放军在藏族民工的支援下,加紧修筑从雅安到拉萨的康藏公路和从青海格尔木到拉萨的青藏公路,两路的修筑共投入军工民工11万多人,在极其艰难的四年多的筑路工程中,先后有3000多人为此牺牲。1954年12月,青藏公路和康藏公路全线修通,在拉萨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由此,进藏部队在西藏站稳了脚根。
1952年9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外事帮办办公室在拉萨成立,在外交部的领导下,统一处理西藏地区的涉外事务。中印之间分别在拉萨、孟买开设总领事馆,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从1953年底开始,经过4个月的谈判,于1954年4月9日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1956年,中国和尼泊尔两国经过谈判,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保持友好关系以及中国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1954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达-赖喇嘛和班禅时提出,考虑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问题,两人都同意毛主席的这一提议。当年11月,西藏地方政府、班禅堪布会议厅、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中央政府等4个方面的代表组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筹备小组。1955年3月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决定》,决定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是负责筹备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带政权性质的机关,受国务院领导,并决定达-赖喇嘛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任第一副主任委员,张国华任第二副主任委员,阿沛阿旺晋美任秘书长。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在拉萨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派遣以陈毅副总理为团长的代表团专程到拉萨表示热烈祝贺。
但是围绕分裂和反分裂以及民主改革的问题,激烈的斗争一直在延续。1955年,原“人民会议”分子阿乐群则等人向达-赖喇嘛递交“请愿书”,要求其领头搞“西藏-独立”,在西藏工委多次要求下,噶厦被迫宣布阿乐群则等人的“人民代表”是非法的,并将阿乐群则逮捕,关进狱中,后放出让其出走印度噶伦堡,办报纸鼓吹“西藏-独立”。1956年,昌都江达县大头人齐美公布、昌都宁静地方大头人普巴本分别发生叛乱。
1956年应印度政府邀请,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去印度新德里参加释迦牟尼涅槃2500年纪念活动,达-赖喇嘛在他人的鼓动下,对参加纪念活动后是否返回西藏犹豫不决,经周总理的耐心说服,达-赖喇嘛最后还是回到拉萨。
(三)平定叛乱
从1957年起,在噶厦的默许下,出现了“四水六岗”、“卫教军”等叛乱组织,围攻中共山南分工委驻地泽当及伏击解放军车队。中央和西藏工委多次要求噶厦官员认真负起维护地方安宁的职责,但分裂分子却认为中央不敢平叛,解放军兵力不足,在西藏难以坚持。在武装叛乱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噶厦中的反动势力始终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纵容和支持武装叛乱。最后终于造成1959年3月的拉萨事件。
1959年2月,达-赖喇嘛想看军区文工团的表演,于是,反动分子以此开始制造“汉人要行刺达-赖喇嘛,凶手当场抓获”的谣言,搅乱人心,此事被揭穿后,他们又造谣说贸易公司楼上架有机枪,对准大昭寺讲经台,并还散发传单,反对十七条协议,叫嚣“西藏-独立”,为叛乱做舆论准备。
3月10日早晨,2000多拉萨市民和数百康区叛乱分子拥到罗布林卡,阻止达-赖喇嘛去军区看戏,叛乱分子还不准商店营业,要大家都到罗布林卡去。12时,叛乱分子在罗布林卡门口砸坏西藏军区副司令员桑颇才旺仁增的汽车,打伤桑颇才旺仁增。接着,又将前往罗布林卡的爱国人士堪穷帕巴拉索朗降措打死,并将尸体拖到拉萨市中心游街。下午,叛乱分子和噶厦的多数噶伦在罗布林卡召开“人民会议”,决定同中央决裂,公开进行“西藏-独立运动”。会议决定由噶伦索康旺清格勒、雪苦巴、噶章洛桑仁增等负责指挥叛乱活动,任命噶伦拉鲁策旺多吉为叛乱武装总司令,决定抽调色拉寺、哲蚌寺僧人武装进驻罗布林卡担任达-赖喇嘛的警卫。会议以后,叛乱分子以“西藏僧俗人民”的名义,在拉萨市张贴布告,宣称西藏是独立的国家,并派代表到印度驻拉萨总领事馆,要求印度给予“保护”。晚上,三大寺的数千武装僧人进入拉萨,驻拉萨的藏军进入临战状态,分散在拉萨附近的武装叛乱分子也向拉萨市区聚集。噶厦还派人打开军械库,把枪支弹药分发给叛乱分子。
为了继续争取达-赖喇嘛,当时代理中央人民政府驻藏代表职务的西藏军区政委谭冠三于先后三次写信给达-赖喇嘛,希望西藏地方政府改变错误态度,否则中央只有自己出面来维持祖国的统一和团结。达-赖喇嘛回信中表示,反动分子正在借口保护他的安全而正在进行着危害他的活动,对此他正设祛平息,他将采取秘密的方式前往军区。但是到3月17日夜,在反动分子的安排下,达-赖喇嘛及其家属、随从、护卫等60多人化装逃离罗布林卡,渡过拉萨河,连夜逃往山南。由于毛泽东主席在3月12日就指示西藏军区,“如果达-赖及其一群逃走时,我军一概不要阻拦,无论去山南、去印度,让他们去”,所以达-赖喇嘛一行长达两个星期的逃跑途中,没有受到解放军的追赶和阻截。
达-赖喇嘛离开拉萨后,集中在拉萨的叛乱武装达到7000人,配备有大炮和机枪等重武器,占据了布达拉宫、药王山、罗布林卡和拉萨市内的各个坚固建筑,对西藏军区、西藏工委形成包围的态势,于3月20日凌晨对市内各个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发动了全面的武装进攻。上午10点,西藏军区决定动用在拉萨的不到两个团的机动兵力,在炮兵的支持下对叛乱武装发起反击,下午6点,解放军攻占叛乱分子重兵防守的药王山,切断罗布林卡和拉萨市内叛乱武装的联系。随后,部队在炮兵支援下分兵多路合击罗布林卡,经过短促的激战,摧毁了叛乱武装的指挥中心,只经过一昼夜的战斗,到21日上午,攻占了除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以外的叛乱武装的所有据点。22日凌晨,盘据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叛乱分子也举起白旗投降,拉萨市区的叛乱全部平息。两天的战斗中共歼灭叛乱武装5300多人,击毙545名,击伤、俘虏4800多名。
3月26日,达-赖喇嘛一行逃到山南隆子县,由噶伦索康代表达-赖喇嘛宣布成立“西藏临时政府”,以隆子宗为“临时首都”,并以临时政府的名义发布命令,宣称西藏在多年以前就已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独立国”。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国务院命令,责成西藏军区彻底平息叛乱,并宣布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在达-赖喇嘛被劫持期间,由班禅额尔德尼代理主任委员职务,任命帕巴拉格列朗杰为副主任委员,阿沛•阿旺晋美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撤销叛乱分子索康、柳霞、夏苏等十八人的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委员和一切职务,并按国家法律分别给予惩处。31日,达-赖喇嘛一行越过“麦克马洪线”,进入印占区,通过印度的一个哨所向印度政府请求“政治避难”,在印度庇护上,进行分裂活动。
由于达-赖喇嘛在印度从事分裂活动,1964年12月19日,国务院发市《关于撤销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职务的决定》,撤销了他的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委员等职务。而达-赖喇嘛的庇护人印度尼赫鲁政府与印军也同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在1962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中,印军被打得大败,如果不是补给线的原因,我看解放军完全可以打到新德里,印军大败后,尼赫鲁总理不久在国内谴责声中郁闷而死。
(四)自治区成立
驻藏解放军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到1961年10月以前,肃清了西藏全区的残余叛乱分子,取得了平叛的最后胜利。
同时,西藏工委和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进行了彻底摧毁封建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推翻封建农奴主阶级的统治,解放百万农奴,把封建领主占有的土地和牲畜等分配给农牧民,废除上层僧侣和封建贵族专政的“政教合一”封建农奴制度,并对未参加叛乱的领主占有的多余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中央代表团团长谢富治在大会上讲话,张国华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作报告,阿沛•阿旺晋美做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9月8日,大会选举产生西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主席,周仁山、帕巴拉格列朗杰、郭锡兰等当选副主席。
(五)之后的西藏
1966年,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同样波及到西藏,也有“炮轰自治区”,也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文革对西藏最大的影响是,搞乱了中央政府为西藏工作制定的一系列以行之有效的政策,使平叛、民主改革及成立自治区的成果遭到了破坏,破坏了藏汉民族关系,损害的自治区政权建设,连班禅大师都受到迫害,同时,自治区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西藏文化也受到了浩劫。
文革结束后,在邓小平的主持下,当时的胡耀邦总书记亲自考察西藏,中共中央在1980年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进一步平反冤假错案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宗教政策与民族政策,改变激进的经济政策,让农牧民休养生息。1984年,中共中央召开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在西藏建设43项中小型工程项目。1994年,中共中央又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决定由中央和全国各省市共同投资、援建西藏62个项目。2001年,中共中央又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会议,以推动西藏经济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由此,西藏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全面的的发展。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
1989年,十世班禅圆寂,1995年,经中央政府批准,十一世班禅得以认定、坐床与学经。
同时,对境内外西藏分裂主义势力发动的两次暴乱(1988年与2008年)予以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的稳定与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