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强国博客的《工薪一族也正在进行阶层分化》一文评论中,一名匿名用户在评论中说到:“人们也麻木,缺乏斗争精神,至使一些人把公家的钱看作自己的钱……”看到这位朋友的评论,特别是这一句话,我颇有感触。
想起3月12日,我曾看到的杭州一家都市报上的一篇报道,《围观者,你们岂能为劫匪让道》。看了报道,我愤然不平,产生的愤怒与今天这位博友的话在我的思想深处产生了共鸣。
报道称,在浙江省义乌市,一位带着小孩的弱小保姆,在国际商贸城公交站台上被歹徒公然抢劫,在大声向旁人求助时,却遭遇冷漠。边上几十名围观者无人施求,在劫匪逃离现场时,竟为手无寸铁的劫匪让道。受害者龚女士深深叹息,感觉“像掉进冰窟般心寒”。
我们曾经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那时人与人关系是多么的友好,相互帮助蔚然成风,产生了一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抢救国家财产和他人财物、救助他人生命的英雄人物,雷锋精神、乐于助人成为一个时代的风尚。
就是在文革时期,人民群众也是具有“革命性”的,群众的觉悟又是何等的警惕,只要有一点点“阶级斗争新动向”,立即就会有人向政府报告,即使在这样与斗人的环境下,同坏人坏事作斗争,仍是那个时代值得歌功颂德的。
然而,我们走到今天,我们的社会道德实实在在地在退化,我们的民族精神又确确实实地在散失。
在当今的社会,在人们的隐私权得到充分尊重的情况下,我们从一个人与人之间极端的相互关联的社会走来时,又以极快的速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冷漠,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个体,对这个社会发生的一切不和谐之音,又是那么的漠然。左右邻居老死而不往来,路遇危难而不施救,笑看邻家失火而袖手旁观……甚至是对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都一概视而不见,甚至有意躲避。一桩桩,一件件,令人发指。
哀莫大于心死。我们的民族真的就走到了这等没有人性的地步吗?曾几何时,我们曾同仇敌忾,奋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曾几何时,我们曾抛洒热血,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新中国;曾几何时,我们曾勒紧裤带,全民共度三年自然灾荒;曾几何时,我们曾万众一心,迎战汹涌的洪水台风……我们的民族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一个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民族,一个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民族,一个是非分明,敢于斗争的民族……作为热爱我们这个民族的正直的中华儿女们,我们必须站出来,或举起我们的右拳,或按抚着我们的良心,立下我们的诤诤誓言,呼唤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呼唤中华民族的民族斗志。
国家富强需要民族精英,民族振兴更需要热血儿女。
后记:今天出差回来,本不想写点什么了,因为一天的工作也是很累的,只是想上来给博友的评论作一个回应,但当我看到那位匿名用户的评论时,“缺乏斗争精神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与前些天所看到的报道的感受,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我感觉有话不得不说了,于是拿起笔,投入了战斗。希望借此文能唤醒一些还有良知的民族兄弟姐妹们,民族的沉沦于你我他都有关,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不能再冷漠下去,我们的血要热起来,为了民族,更是为了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