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股友说我比较关心均线,问有到底有多重要?我要说所有技术图表上最重要就是它,因为均线代表的是成本,在一定时间内持股的平均成本。我们知道,不只是股市,任何投资或生意收入都来自于产出减去投入、卖出价减去成本价。在一个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股市,持有股票的成本往往从根本上决定了可能发生的操盘行为。
MA是一种移动的平均线,MA5是最近5天交易换手的成本,代表了最近的价格走向,是短期趋势。当前大盘头上最大的压力来自于MA60,那是最近一个季度的交易成本,它还在头上,就表示说,这三个月的交易者平均是亏钱的。大盘攻击60日线的过程会逐步解放上面的被套者,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抛盘压力,因而肯定会有一番争夺。表现会是碰到又回落,或突破又回抽等,不会一蹴而就。那它到底有多恐怖呢?其实一点也没有,因为时间就可以解决一切。假如以后一个月大盘不涨,60日线会自动逐步移到脚下了,因为10月的高位价格在60天的计算中被剔除了,代之以最近的价格。这也正是我们看见这条均线正在下移的原因。
市场主力不会是以等待来站上去,因为他们的调仓换股已经基本完成了,底部的筹码也吸收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快就会有突破。机构理想的是拉上去再打下来,来个三次探底更好。但现在人心思涨,大势明朗的情况下,这样做有更大的风险。可以预见后市是会在5200-5450之间震荡,让短线获利者了结,让部分解套者走人,为明年奔向7000以上减轻负担。
除了MA,同样重要的就是VOL成交量。什么都可以骗人,成交量不会,“价以量先”更是前人最好的总结。在当前资金相对紧缺的形势下,成交量放大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放量上涨好,我认为哪怕是放量下跌都是十分有前途的,其中孕育的机遇不可小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几乎是可以不计的,但机构有较高的成本,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MACD和KDJ是股民最常用的指标。MACD中金叉买进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其中的DIF上升也能保持一段上升,所以并非红柱缩短或出了绿柱就会下跌,你不能清楚的判断,就会成为机构伤害的对象。KDJ是一种摆动指标,只有在一个振荡时期才有效,因而很多人说看了些股评说要反弹反弹不来,说要下跌股价却在持续上升,这就是运用技术指标的局限了。
本人在实践中还常用RSI、BOLL、DMI、BIAS、CYW、EXPMA、CCI也配合使用W&R、OBV、CDP、MTM等指标。在更宏观一些,我喜欢用波浪理论和费氏数列来分析。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可能是最接近于市场运行真相的一种描述,费氏数列大约可以描述一些自然运行的节律和人的心理周期,都是十分有益的参考。
我认为任何单一的指标都可能骗钱,有3个以上的指标相互印证就相当可靠。虽然我也认为基本面选股是基础,在实践中,有时根本不用看股票是哪只,单纯以技术指标操作也能有可观的收益。如果你不会运用技术,就不可能做到操作有数,在贪婪和恐惧中的下手难免反复受到折磨。正确的技术分析完全可以把握波段的操作机会,能在一个50%的指数涨幅中获得60%至80%的收益,你的股本可以更安全并有更高的增长。
学好了技术,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力量。但是,如果迷信技术,也许会让你更受伤。因为你所看到的数据所有人都能看到,市场中永远存在着相反方向的两位交易者,你不应该相信你是聪明的,而与你成交的那个人就是傻瓜。
任何技术指标都不过是对过去数据的一种记录,然后通过某种算法来推断下一个时间可能的发展。要记住,实际上你看到的技术图表上刻画的数据只是代表过去,并不能预示未来。价格变化了,人们预期会随之变化,你不知何时会反转;你也不能确信未来几天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和前些天的相同;也许某种趋势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有时让你确信、有时让你难以置信、有时让你恐惧、有时让人贪婪。如此种种,你搞得清吗?
股票市场是一个博弈的舞台。博弈是什么?是所有参与者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决策,是一种策略性的行动。你的对手有机构、私募、大户或是别的很多人,你的信息够吗?你的策略有效不?你能做正确的行动选择吗?你的心理承受力强吗?如果你会下棋,并有一定体会,加上你蠃得起又输得起,学点技术做中短线,能有可观的收益。但如果你不会下棋,你最好就做长线,别听股评,别看K线,更不要理那些与你无关的技术指标。你一样可以成功,因为你很幸运,你发现了牛市并选择了投身其中。牛市有长期趋势,是向上的,你坚定持有就可以获利不错的收益(大约定期存款的3-5倍)。根据CAPM的定价模型,你随意挑选一个15支股票的投资组合就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总之,我觉得技术指标是为游戏的参与者提供一些信号的,如果你有能力识别,并善于去伪存真,那你肯定是市场中的强者,你理应比别人收获更多。如果你做不到,最好是持有,坚定的持有有成长性有股票,就不会被人左右耳光,处处受伤了。牛市为每个投资者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但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你能得到多少,要靠你自己把握。
MA是一种移动的平均线,MA5是最近5天交易换手的成本,代表了最近的价格走向,是短期趋势。当前大盘头上最大的压力来自于MA60,那是最近一个季度的交易成本,它还在头上,就表示说,这三个月的交易者平均是亏钱的。大盘攻击60日线的过程会逐步解放上面的被套者,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抛盘压力,因而肯定会有一番争夺。表现会是碰到又回落,或突破又回抽等,不会一蹴而就。那它到底有多恐怖呢?其实一点也没有,因为时间就可以解决一切。假如以后一个月大盘不涨,60日线会自动逐步移到脚下了,因为10月的高位价格在60天的计算中被剔除了,代之以最近的价格。这也正是我们看见这条均线正在下移的原因。
市场主力不会是以等待来站上去,因为他们的调仓换股已经基本完成了,底部的筹码也吸收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快就会有突破。机构理想的是拉上去再打下来,来个三次探底更好。但现在人心思涨,大势明朗的情况下,这样做有更大的风险。可以预见后市是会在5200-5450之间震荡,让短线获利者了结,让部分解套者走人,为明年奔向7000以上减轻负担。
除了MA,同样重要的就是VOL成交量。什么都可以骗人,成交量不会,“价以量先”更是前人最好的总结。在当前资金相对紧缺的形势下,成交量放大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放量上涨好,我认为哪怕是放量下跌都是十分有前途的,其中孕育的机遇不可小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成本几乎是可以不计的,但机构有较高的成本,时间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MACD和KDJ是股民最常用的指标。MACD中金叉买进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其中的DIF上升也能保持一段上升,所以并非红柱缩短或出了绿柱就会下跌,你不能清楚的判断,就会成为机构伤害的对象。KDJ是一种摆动指标,只有在一个振荡时期才有效,因而很多人说看了些股评说要反弹反弹不来,说要下跌股价却在持续上升,这就是运用技术指标的局限了。
本人在实践中还常用RSI、BOLL、DMI、BIAS、CYW、EXPMA、CCI也配合使用W&R、OBV、CDP、MTM等指标。在更宏观一些,我喜欢用波浪理论和费氏数列来分析。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可能是最接近于市场运行真相的一种描述,费氏数列大约可以描述一些自然运行的节律和人的心理周期,都是十分有益的参考。
我认为任何单一的指标都可能骗钱,有3个以上的指标相互印证就相当可靠。虽然我也认为基本面选股是基础,在实践中,有时根本不用看股票是哪只,单纯以技术指标操作也能有可观的收益。如果你不会运用技术,就不可能做到操作有数,在贪婪和恐惧中的下手难免反复受到折磨。正确的技术分析完全可以把握波段的操作机会,能在一个50%的指数涨幅中获得60%至80%的收益,你的股本可以更安全并有更高的增长。
学好了技术,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力量。但是,如果迷信技术,也许会让你更受伤。因为你所看到的数据所有人都能看到,市场中永远存在着相反方向的两位交易者,你不应该相信你是聪明的,而与你成交的那个人就是傻瓜。
任何技术指标都不过是对过去数据的一种记录,然后通过某种算法来推断下一个时间可能的发展。要记住,实际上你看到的技术图表上刻画的数据只是代表过去,并不能预示未来。价格变化了,人们预期会随之变化,你不知何时会反转;你也不能确信未来几天市场交易的参与者和前些天的相同;也许某种趋势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有时让你确信、有时让你难以置信、有时让你恐惧、有时让人贪婪。如此种种,你搞得清吗?
股票市场是一个博弈的舞台。博弈是什么?是所有参与者在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时的决策,是一种策略性的行动。你的对手有机构、私募、大户或是别的很多人,你的信息够吗?你的策略有效不?你能做正确的行动选择吗?你的心理承受力强吗?如果你会下棋,并有一定体会,加上你蠃得起又输得起,学点技术做中短线,能有可观的收益。但如果你不会下棋,你最好就做长线,别听股评,别看K线,更不要理那些与你无关的技术指标。你一样可以成功,因为你很幸运,你发现了牛市并选择了投身其中。牛市有长期趋势,是向上的,你坚定持有就可以获利不错的收益(大约定期存款的3-5倍)。根据CAPM的定价模型,你随意挑选一个15支股票的投资组合就能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
总之,我觉得技术指标是为游戏的参与者提供一些信号的,如果你有能力识别,并善于去伪存真,那你肯定是市场中的强者,你理应比别人收获更多。如果你做不到,最好是持有,坚定的持有有成长性有股票,就不会被人左右耳光,处处受伤了。牛市为每个投资者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但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你能得到多少,要靠你自己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