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以来,中国股市经历了一轮较大幅度,许多股票被腰斩。然而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股票市场重拾升势,上证指数于
正是在这一意下,诸如“5000点比1000点更健康”甚至成为较为主流的声音。
一是两年前的1000点也不健康。“两年前,上证综指跌破千点大关,20多家证券公司倒闭或破产,全部封闭式基金无一例外地跌破面值,不少基金折价达三成以上,大批新老股民全线深幅套牢,如此惨烈的“跌过头”,当然是不健康的!”
二是现在的5000点也不健康。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现在的全国股民似乎都在异口同声高呼:“涨!涨!涨!”,所谓名人、牛人更是嘶声力竭叫嚣,如此态势疯狂态势,显然不健康;第二,中央银行在“5
股市是一个创造财富的场所,也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场所,当今中国股市,投资者众,机构种类繁多,已进入了一个机构博弈的时代。而中国崛起以及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巨大的财富重估与增值潜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资金源源不断注入,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资进入。在人民币升值不止与加息周期未结束的背景下,讨论股市走熊无疑过早,10000点也不是梦。但显然,不能一口吃过胖子,市场还得慢慢来。
为什么5月各方力量(包括内资、外资)如此宣扬中国股市的风险?为什么现在市场如此乐观,以至于“5000点比1000点更健康”成为主流声音?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势如虹,至5-30之前,并未有很好的调整。大量机构也并未预料到市场会如此大的做多动能,他们的谨慎态度,使得在大量散户入市的背景下,市场进入了垃圾股、三线股暴炒的周期,他们所控制的所谓蓝筹股、绩优股并未有很好的表现。在政策面频频发布预警信号的背景下,在5-30之前,许多庄家已经安然出局,或者持有仓位很轻。看着股市变成散户行情,一个劲地往上涨,他们非常着急,所以借5-30之力,把股市往死里打。当然就要运用他们所掌控的一切舆论力量宣扬利空,宣扬市场风险了。包括有关官员在大洋彼岸发表的关于资本利得税的发言,也就成为他们打压股市的重要力量。所以,4月5月,各方力量都在宣扬股市的风险。
其次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5000点比1000点更健康”成为主流声音?这一方面是在市场暂时没有做空机制的背景下,股市只有上涨才能获利,在各类机构多方博弈的情形下,卖出的筹码可能得高价才能补回。另一方面,当股市大幅度调整之后,那些空仓的机构,也包括听党的话,提前出局的机构,又重新补仓了,现在一个个仓位很重。尤其是7月同时宣布提高利息与大部分取消利息税之后,机构认为两大利空均已出尽,他们更加有信心进一步加仓。然而股市如此迅速地进入5000点高位,市场压力还是很大的,如何安然出局,制造下一轮股市的波动周期,以获取更大的利益,是那些主力机构的战略。
重新给市场描绘美好的前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尤其是散户进入股票市场,买入股票,以接收机构手中的高价筹码,成为机构的目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5000点比1000点”成为主流声音,市场的目标已瞄准10000点。
2007年3月,深发展公布年报之后,一份题为“少提准备金以致利润暴增 中信证券砸深发展年报”的报道颇有影响,其时深发展才20元,且尚未股改。如此之大的中信证券报告应该可信吧?而2007年8月8月深发展已越过40元大关,如果包括股改10送1的对价以及10送0.5的认股机证,则价位更高。
所以,主力机构的有些声音必须反过来操作,这也就是主流声音“5000点比1000点更健康”的阴谋。投资者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以应对5000点之上的股市调整。
刘建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