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与热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主流是受大的宏观背景影响而形成的,集人气、资金于一身的,并能相当长时间左右市场运行趋势的一类股票的集合体。如过去的“老八股”、“浦东概念”、“本地股板块”、“低价大盘股革命概念”、“价值回归的绩优概念”、“资产重组板块”,以及99年底形成的“高科技”就属于此列。
  
  热点则是受基本面影响随机产生的,能刺激部分人气、资金集中的,但不能长时间左右市场运行趋势的一类股票集合体。如一闪而过的“三峡概念”、年年都闪一下的“入关概念”以及各种各样的“行业概念”、“地域概念”等等均属此列。
  
  主流与热点的关系是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相互独立的。
  
  相互转化是说热点可以转化为主流,如高科技就是由最初的热点转化为主流的;主流又可以派生出许多热点,如网络、电子商务、生物、环保、航天以及刚出现的次新科技等等。
  
  相互融合是说主流与热点可以重合,如重组热中的典型阿城钢铁、深锦兴就因主营的变化而融入了主流之中。
  
  相互独立是说主流与热点还可以相互背离,今年2月中旬至3月初主流与热点开始分离,主流踏上了漫漫不归路,热点却此起彼伏又把指数继续推高了340多点。
  
  弄清主流与热点及二者相互关系对于实战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理清市场脉络,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真正实现思维模式的“高级简单化”。盯住主流、参与主流、不“跑偏”,轻轻松松赚钞票。
  
  2、有利于抄底与逃顶,不被表面的低迷与热闹所迷惑,做到既不放过唾手可得的收益又能保住已到手的胜利成果。  
  3、有利于合理调度资金,把风险降至最低(全仓与主流共进退,1/3仓玩热点)。
  
  正确识别市场主流
  
  弄清主流与热点及二者相互关系之后,正确识别哪一类股票集合体是真正的市场主流就成了重中之重。那么,该如何正确识别市场主流呢?换句话说,市场主流有那些特征呢?
  
  1、市场主流的形成是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宏观因素综合作用于股票市场的结果,是宏观因素一定时期的需求在股市中的曲折反映,市场主流形成之后反过来也要服务于以上诸因素并受其制约。孕育于96年,现已成为市场中谁都不能忽视的股票集合体——高科技板块便是如此。
  
  2、某类股票集合的数量必须在其聚集的人气、资金达到左右市场趋势的程度时才能成为市场主流。从过去的情况看,某一类股票集合的数量至少要达到市场股票总数的20%以上才有可能占据主流位置。
  
  3、市场主流必须具备不断向上拓展空间的能力。其麾下的股票价格要有广阔的、浪漫的、用不着考虑市赢率的想像空间。能极大的激发投资(机)者的入市热情,吸引资金不断地流入市场,从而实现资本资源最佳配置的股票集合体方称得上是主流。
  
  4、能涨会跌也是市场主流的特征之一。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打破“上涨的是主流,下跌的不是主流”的误区。实际上,当市场主流没有被新的主流替代之前,无论涨跌都是主流,主流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涨跌。有时候市场主力为保持主流板块的生命活力是要精心把握涨跌尺度的,除非这个板块没有再利用价值了,一般情况下市场主力是不会做“杀鸡取卵”把股票“炒死”的傻事的。涨起来得到的是利润,跌下来得到的是赢利的机会,两者同等重要。对于市场主流的这一特征,散户心中要有数,千万不要向上看没顶(贪),向下看没底(怕)。
  
  以上这几条可以作为识别市场主流的参考座标。当然,记住了这几条不等于从此就有了很强的判断力了,判断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而这种素质的获得则是很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