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都抽干了,工作没着落
“血都抽干了,工作却没有找到。”读到贵阳晚报近日登载的一则报道,不禁让自己吓了一跳。读完之后才知道是应届大学生找工作,在面试时,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试人员到指定的医院进行身体体检。而多次的求职,工作没有着,体检却进行了多次,以至于大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事情到此之后应该就此打住了,本来嘛,用人单位招收职员要求身体健康也无可厚非,但事情就奇怪在这里,应试人员往往在递上身体体检表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应试者只好在去找用人单位,在下一次应试时,也在重复同样的过程,只是以前的身体体检表在这家用人单位根本不管用,也必有到“指定”医院去体检,如此往复,工作没找到不说,对求职者来说,身上的那点小钱就慢慢的消耗在这样的费用中,报道中的求职者小赵就白白花了600多元的体检费,你说冤不冤枉?如果总是找不到工作,而天天去体检的话,这些求职者身上的血流干是早晚的事情,无奈乎,辛酸乎?
看过这则报道之后,笔者不得不对这些用人单位和其“指定”医院的行为产生怀疑,诸位,你想想,假期换成你我,经历这一切,你也是不是会对这些现象产生一些怀疑呢?
身体检查为何要“指定”医院?对在贵阳市来说,大大小小的医院有上百家,为何偏偏会指定某一家呢?是不是用人单位和“指定”医院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和勾当呢?
指定医院,笔者知道,只有是在发生民事纠纷过程中,对人身伤害发生的争议才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去鉴定,另外就是对精神病的鉴定才是由省级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从来没有听说过要求职过程中,身体体检要由指定的医院进行才作数。这样的“指定”难免会让每一位思维正常的人想入非非。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毕业的那天开始就迈入了失业者的行业,艰辛的求职就让他们放弃很多的权利,忍受着权利被侵犯的痛苦,就是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而一些单位就利用大学生的这种求职心切的心理,提出各种苛刻的条件,比如“零”工资就业,宁可不要工资,以此来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为下一步的求职打下基础。这样一来,就有一些单位,利用求职者在试用期中的这些条件,让劳动者为他们无偿工作,想方设法的对他们的劳动进行盘剥。前段时间就有这样的报道,一些用人钻法律的空子,利用试用期内工资低,招收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或在试用期满后,以各种借口对劳动者予以辞退,以此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让我们都来做一个大胆的设想吧,共同的经济利益让用人单位和“指定”医院之间做出了某种约定,由用人单位要求应试人员到其医院进行体检,收到数额不等的体检费用,对于成千上万的求职大军来说,一人200元左右,10人2000元,100人呢,这笔帐不可细算。而用人单位和“指定”医院在操作过程中,只付出极少的费用,就可以得到这笔钱,何乐不为呢?至于能否应聘上,那太简单了,不作任何答复,求职者也知道该如何做,就是继续他们的希望和梦想,继续求职。
我真不希望自己的这样设想和现实吻合。人之初,性本善。我们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不应该把人想得有多坏,人心都是善的。而现实的许多问题告诉我,利益会驱动一切,对金钱的过渡追求会让人迷失本性,让人失去起码的良知。
大量的失业人员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去关注,而今,他们却成了被很多人吸血的对象,成了很多人发财致富的途径,我们的政府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这些用人单位该做些什么呢?
真希望采访此事的记者能够继续去关注此事,去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用舆论的力量去谴责,用正义的法律去制裁、惩罚那些非法的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