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官员考核模式一直以来受到大家的广泛质疑甚至批评,人们普遍认为这种GDP中心主义的考核方式导致了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恢复经济增长与环境共生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建立成为了国家十一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由国家环保总局牵线推动实施了绿色GDP计划,希望能够将环境代价纳入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
这项计划自三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各方的关注与支持。毕竟,这是中国政治体系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但是,今日却纷纷传出消息,国家已经放弃了实施绿色GDP核算体系,原因如国家统计局一位官员所表示:“精确计算出根据对环境影响调整后的GDP数据,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国家环保总局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复杂性。”
这说明两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1、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政府官员考核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十分艰难的问题,很多从理论上有很好意义的办法由于操作层面的技术问题会被迫流产,难以付诸实施。由于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复杂多样的国家,中央政府要想确保政策的实施,就必须找出精确衡量地方党政官员工作表现的方法。而各个地区的文化、经济等制度性差异给整体性的改革带来的阻力非常巨大。
2、我们是否应该以更温和的心态面对目前社会中出现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我们所关注的环境保护、腐败、资源浪费、收入差距扩大等现象的解决都需要很漫长的过程,在实践中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政治思维和学术思维的差别就在这里。我们的改革不只发生在北京、上海等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如何将改革推进到内陆更多地区才是更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