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有“纸馅包子”这样虚假的新闻出笼


为何会有“纸馅包子”这样虚假的新闻出笼

李华新

  日前,北京电视台(BTV)在《北京新闻》中通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纸箱馅包子”系虚假报道,摄制者已被刑事拘留。先前播出此报道的北京电视台同时向社会深刻道歉。
称摄制者为栏目组临时人员,已被刑拘。
  通报还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对该报道审核把关不严,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致使该虚假报道得以播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7-19 2:04:05 · 来源: 新京报    )

   现在已经搞清楚的事实是不所拍摄的有关纸包子的报道是BTV的一位临时人员伪造炮制的。但是现在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做这样的虚假的报道。

  北京电视台通报称,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做的包子”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此报道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每天对北京早点市场进行彻底检查,均没有发现早点市场存在“纸箱馅包子”。市公安部门介入后,组成专案组全力核查,于7月16日初步查明事实真相。
  通报称,经查,今年6月中旬,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化名“胡月”,先后两次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以为工地民工购买早点为名,要求做早点生意的外地来京人员卫某等4人为其制作包子。訾某自带了从市场购买的肉馅、面粉和纸箱,并授意卫某等人将纸箱经水浸泡后掺入肉馅,制成包子。訾某用其自带的家用DV机拍摄了制作的过程,编辑后用欺诈手段获得播出。

  笔者在见到一些媒体对所谓的纸包子进行批判的时候就有些不解,因为这样的所谓的纸包子,即使会有,那么也是有其他的目的的,现在所发生的这样离奇的事情,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有足够高的收视率,还是为了自己的能够用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能力呢?
   此外,当主编和值班人员对于这样离奇的新闻感觉到里面是否有问题的时候,在对方信誓旦旦的肯定面前为什么会相信呢?

   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可以很好理解的,那就是一切都是收视率闹得的,为了追求这个收视率,为了体现自身节目的收视效果,自然是越是离奇越是出现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越好。而在这些收视率背后,其实也是为了达到一种商业利益。于是乎如此离奇的报道才会大行其道。

《透明度》通常是记者接到爆料然后去偷拍,剪辑成片后再由主编审查,从开播到现在从来没有出现过“假新闻”事件。

    新闻从业人员一个最最基本的操守,就是新闻的真实性,如果新闻失去了真实性,那么一切都是白谈,一切的策划和创意都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以公开造假的方式来制造的新闻,如果没有其他的因素介入,那么这样的新闻不仅是没有意义的,还会给社会带来灾难。这样的人如果是无知但另论,如果是有意而为那么仅仅是用来吸引眼球,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已经大大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那些所谓的审稿人员的无知,同样也是令人感到不安的。

    不得不说,这条假新闻的出笼,除暴露出媒体浮躁外,还暴露出一些媒体在报道社会问题时的戏说倾向和唯恐天下不乱的心理作祟。中国目前所需要的一个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来之不易。这样的一些报道如此轻松出笼,甚至有意识的矮化丑化我们的社会现状,和一些媒体唯恐事情不刺激不吸引眼球的心理也是同样危险的。
  在妖魔化自己国家的商品中获得快感,在对自己的国家主流形象的披露中得到快感,这是一种病态的媒体观。也是一种不健康的民族心理。

   最后需要之处的是一些所谓的媒体评论,或是网评的,见到事情就评的风气,有所还是过于的草率,尤其是一些对什么样的问题都大发一统的感慨的人,往往是不了解事情的真伪就大评特评。结果在一个虚假的事实的评论中,反而使得评论很尴尬,一些所谓的睿智之士的评论也因此而大跌眼睛。

   还是要强调,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新闻不真了,新闻的生命没了死了,如此的新闻就只能是负面的东西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