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纪委发布《关于严格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若干规定》,通知要求:凡有《规定》所列禁止行为的,自规定发布后30日内,即6月30日前主动说清问题的可考虑从宽处理,对拒不纠正或者本规定发布后违反本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待犯错误党员“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政策,各级纪检机关在综合考虑违纪性质、情节轻重、认错态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处理犯错误党员时可以比平时的自首和主动交代更从宽一些,以达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一场全国范围的廉政风暴似乎即将拉开大幕。
但是,有多少人主动向党组织说清楚问题呢?以河南省为例,从5月29日到6月14日,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有979人“坦白”,上交违纪金额不过821万元,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被统计到的灰色收入4.4万亿元(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领导进行的调查研究报告《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相比,正可谓九牛一毛。这样的“成果”简直算不上多么辉煌,相反让人揪心的忧虑。
是没有问题官员吗?200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99人,金融、教育、医疗、电力、土地、交通等行业和领域涉嫌犯罪的人员7805人,私分、侵吞、挪用国有资产的国企人员9117人,贪污、挪用公共财产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1931人。李成言主编的《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一书认为,当前我国的腐败黑数是80%-95%。按照最底线80%来计算,还有86608人未受到查处。
是制度缺陷,让问题官员心存侥幸?当前,权力过分集中、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制度缺陷让腐败肆虐,让问题官员有机可乘,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而且,“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以及“部门利益个人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为问题官员撑起了一把把保护伞,难免不使问题官员心存侥幸。试想,如果当前官员的财产申报是透明的,对那些收入来源不明的官员以巨额收入来源不明罪进行处理。对于这样一个从宽处理的机会,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门前,还不出现车水马龙的局面?
是群众麻木,不愿举报?我们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试想,如果广大群众踊跃举报,让腐败官员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何止这样一点人主动说明问题呢?当前,人们面对腐败的肆虐,既缺乏自力救济的通道,也缺乏公力救济的通道,公众的热切期待往往以失望告终,进而越来越丧失信心,越来越感到无力和无奈,公众的普遍愤怒、普遍焦虑和普遍的无力感在持续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谁来监督,谁来举报?
面对这些疑问,应当怎样回答?或许30日大限后,廉政风暴真的来临,涤荡腐败的污浊。我们希望不是“光打雷,不下雨”。
我们拭目以待!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待犯错误党员“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政策,各级纪检机关在综合考虑违纪性质、情节轻重、认错态度等因素的基础上,处理犯错误党员时可以比平时的自首和主动交代更从宽一些,以达到惩处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一场全国范围的廉政风暴似乎即将拉开大幕。
但是,有多少人主动向党组织说清楚问题呢?以河南省为例,从5月29日到6月14日,在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共有979人“坦白”,上交违纪金额不过821万元,与全国城镇居民收入中没有被统计到的灰色收入4.4万亿元(见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领导进行的调查研究报告《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相比,正可谓九牛一毛。这样的“成果”简直算不上多么辉煌,相反让人揪心的忧虑。
是没有问题官员吗?2005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99人,金融、教育、医疗、电力、土地、交通等行业和领域涉嫌犯罪的人员7805人,私分、侵吞、挪用国有资产的国企人员9117人,贪污、挪用公共财产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1931人。李成言主编的《廉政工程:制度、政策与技术》一书认为,当前我国的腐败黑数是80%-95%。按照最底线80%来计算,还有86608人未受到查处。
是制度缺陷,让问题官员心存侥幸?当前,权力过分集中、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制度缺陷让腐败肆虐,让问题官员有机可乘,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而且,“国家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法律化”以及“部门利益个人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为问题官员撑起了一把把保护伞,难免不使问题官员心存侥幸。试想,如果当前官员的财产申报是透明的,对那些收入来源不明的官员以巨额收入来源不明罪进行处理。对于这样一个从宽处理的机会,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门前,还不出现车水马龙的局面?
是群众麻木,不愿举报?我们经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试想,如果广大群众踊跃举报,让腐败官员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何止这样一点人主动说明问题呢?当前,人们面对腐败的肆虐,既缺乏自力救济的通道,也缺乏公力救济的通道,公众的热切期待往往以失望告终,进而越来越丧失信心,越来越感到无力和无奈,公众的普遍愤怒、普遍焦虑和普遍的无力感在持续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谁来监督,谁来举报?
面对这些疑问,应当怎样回答?或许30日大限后,廉政风暴真的来临,涤荡腐败的污浊。我们希望不是“光打雷,不下雨”。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