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朝阳区有一家远近闻名的夕阳红老年活动站。十几年来,有几百位忠实会员来这里参加各种戏曲文化活动,还经常外出表演,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但是,2006年,朝阳城管认定,夕阳红老年活动站属于违法建筑,影响了市容市貌,要予以强制拆除。创办者裴老先生则认为:夕阳红老年活动站成立14年来,虽然没有获得规划部门的批准,但其公益性一直得到各级部门的支持,应该予以保留,并要求城管撤消强制拆除决定。最后,裴老先生将朝阳城管告上了法庭……
一个拥有几百名拥趸的夕阳红老年活动站,开展各种公益性的戏曲文化活动达14年之久,突然间,半路杀出个老程家的后代——“城管”,挥着板斧,“哇呀呀”地吼着要把它当作“违法建筑”砍了。这对于好不容易才有个“老有所乐”的活动场所的老年人自然是想不通的:这十几年都过来了,怎么一下子好端端的老年活动站就“违法”了呢?如果给拆了,那么以后我们到哪里去活动呢?
因为2008年渐渐迫近,于是联想到这也许又是“有碍国际观瞻”的“城市洁癖”在作怪。以前“洁癖”症状较轻时觉得这个老年活动站还可以容忍,现在却因症状日益加重而看它不顺眼了——要是国际友人来到此地,看到这样的“违法建筑”,岂不大大地丢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面子。所以,接下去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了。
这使我想到一位美国的记者朋友给我讲的故事:80年代中期,他刚刚派驻中国采访,当时有一个数字他怎么也不相信,这就是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能够达到68.5岁。凭他在全世界到处转悠的经验,再按中国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医疗卫生条件,他觉得这个数字肯定是水份大大的。但是,后来他到上海去采访,在一条很有沧桑感的旧弄堂里,发现了一个因简就陋的社区文化活动站,里面正有一群老伯伯、老妈妈在那里兴高采烈地唱越剧、唱沪剧,唱得那么投入,以致他这个高鼻子、蓝眼珠的老外(在当时,这是很有围观价值的)在门口站了半天也没有人察觉。他看了非常非常地感动,顿时明白了在并不富裕的中国,为什么老年人的寿命能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后来,他提出要采访,老人家们争先恐后地向他报出年龄,算一算,平均年龄居然超过70岁,最老的都87岁了。他们嘻嘻哈哈地告诉记者,自己为什么“开心里格来”……据说这位记者朋友根据这次采访写出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明年的奥运会肯定会招来大批的国际游客。北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都,让外国朋友们看什么?是那些我们的官员十分引以自豪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吗?昨天有一篇报道,题为《美国人感受中国:单元楼缺少民族传统》,其中写道:“我常觉得那些整栋整栋的单元楼很奇怪,……它们有些像前苏联的建筑风格。我觉得很遗憾,很多中国的单元楼和写字楼,都忽略了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中国传统建筑方正、壮丽,令我印象深刻。可惜,如今大多数单元楼都千篇一律。”
还是实事求是地让老外看看中国人、北京人的真实生活吧,包括那些在夕阳红老年活动站中唱京剧、唱评剧的老人家们的忘情表演。那会丢我们的面子吗?不妨做个实验,保证绝大部分老外会翘起大拇哥——“Wonderful”!
一个拥有几百名拥趸的夕阳红老年活动站,开展各种公益性的戏曲文化活动达14年之久,突然间,半路杀出个老程家的后代——“城管”,挥着板斧,“哇呀呀”地吼着要把它当作“违法建筑”砍了。这对于好不容易才有个“老有所乐”的活动场所的老年人自然是想不通的:这十几年都过来了,怎么一下子好端端的老年活动站就“违法”了呢?如果给拆了,那么以后我们到哪里去活动呢?
因为2008年渐渐迫近,于是联想到这也许又是“有碍国际观瞻”的“城市洁癖”在作怪。以前“洁癖”症状较轻时觉得这个老年活动站还可以容忍,现在却因症状日益加重而看它不顺眼了——要是国际友人来到此地,看到这样的“违法建筑”,岂不大大地丢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面子。所以,接下去自然而然就会想到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了。
这使我想到一位美国的记者朋友给我讲的故事:80年代中期,他刚刚派驻中国采访,当时有一个数字他怎么也不相信,这就是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能够达到68.5岁。凭他在全世界到处转悠的经验,再按中国人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医疗卫生条件,他觉得这个数字肯定是水份大大的。但是,后来他到上海去采访,在一条很有沧桑感的旧弄堂里,发现了一个因简就陋的社区文化活动站,里面正有一群老伯伯、老妈妈在那里兴高采烈地唱越剧、唱沪剧,唱得那么投入,以致他这个高鼻子、蓝眼珠的老外(在当时,这是很有围观价值的)在门口站了半天也没有人察觉。他看了非常非常地感动,顿时明白了在并不富裕的中国,为什么老年人的寿命能够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后来,他提出要采访,老人家们争先恐后地向他报出年龄,算一算,平均年龄居然超过70岁,最老的都87岁了。他们嘻嘻哈哈地告诉记者,自己为什么“开心里格来”……据说这位记者朋友根据这次采访写出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明年的奥运会肯定会招来大批的国际游客。北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首都,让外国朋友们看什么?是那些我们的官员十分引以自豪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吗?昨天有一篇报道,题为《美国人感受中国:单元楼缺少民族传统》,其中写道:“我常觉得那些整栋整栋的单元楼很奇怪,……它们有些像前苏联的建筑风格。我觉得很遗憾,很多中国的单元楼和写字楼,都忽略了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中国传统建筑方正、壮丽,令我印象深刻。可惜,如今大多数单元楼都千篇一律。”
还是实事求是地让老外看看中国人、北京人的真实生活吧,包括那些在夕阳红老年活动站中唱京剧、唱评剧的老人家们的忘情表演。那会丢我们的面子吗?不妨做个实验,保证绝大部分老外会翘起大拇哥——“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