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运行到今天,市场茫然者众多,多空分歧也逐步加大。我们看到,在近两个交易日大盘盘中震荡呈现明显的加剧态势,但终盘都能以红盘报收,显示多方依然在多空博弈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本研究员自大盘收复2245点以来,一直是坚定的做多支持者。在2月的报告《牛市途中,谁斗胆做空谁将被踏于“牛蹄”之下》中,本研究员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产业整合引发的动力,将推动牛市演绎财富神话!
当前的中国证券市场走牛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这项改革的基本完成,为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并走向市场化打下了基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最大的制度变革,解决了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大大增加了股民的信心。其二,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一直以来这被看作是股市走牛的最坚实基础。我们预测,2020年前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仍能达到8%左右,其中2006至2016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8%,2016至202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5%。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产生良好预期,成为拉动由熊转牛的最重要引擎,而不是某些股评家叫嚣的“散户疯狂入市,大盘也疯狂”!
从基本面来考虑,近期消息相对较为平静,市场更多地在按自有的规律运行,假设近两个交易日政策面不出台重大的利空打压,那么依据目前多头所占的优势,大盘在“五一”长假前仍将保持震荡盘升的趋势。在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我们确实有一些企业正处在即将被市场资本淡出的夕阳行业当中,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重组,将一些优质资产注入使其摆脱困境,焕发生机,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从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来看,重组是中国未来时期一个永恒的热点,只要有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的存在,重组股就不可能被市场冷落,应该说它是一个长久的热点!目前的低价股犹如遍地干柴,随时有可能成为市场热钱瞄准的目标。
众多中央企业和大型国企与那里控制的上市公司对数也曾处于经营困顿的状态,但经过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它们的整体经营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这些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其财务指标的积极变化,必然会带动股价的大幅拉升。对于某些经营比较困顿的企业,在重组预期明朗前后的股价反差是极大的,其财富暴增效应也极为明显。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尤其是航天军工集团)的资产整合、优秀民营企业的借壳浪潮,都愈演愈烈,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低价重组股的比价优势凛冽尽致地发掘出来!成为一种被市场主流持续掘金的优势工具。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过度分散,即使是大企业,与国外相比,规模也相对较低,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也更为紧迫。通过并购重组,促使产业结构集中,消除企业之间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兼并、收购等商业行为进行强强联合,实现大的产业整合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此外,科技进步在为上市公司的并购、以及跨国并购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使跨国公司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促使跨国公司不断地进行跨国并购。许多跨国公司为保持其领先地位,同时又降低其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成本,一是通过并购来获取新的技术,二是通过并购避免技术研究上的重复开发,三是通过并购来分摊技术研发的高额成本,提高技术开发效益,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这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并购的进程。
随着经济基本面转好,货币开始出现升值压力,股票与房地产等都有明显的涨升,尤其是币值应升而未升之际,最容易吸引全球投机资金涌入,此时是资金密集型的股市与房地产的最佳切入点。由于经济增长较快,股市行情呈业绩与资金复合推动型。在人民币预期升值到可能升值这一特定时期,汇率升值的预期对当前我国股市的支撑力度可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股市的支撑力度。场上涨的动力也在被国际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大一点说,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正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出来。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房产等固定资产,是无法体会到大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好处,更无法分享经济持续高增长产生的红利,而只有参与了资本市场,投资了股票,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
目前我们的市场仅仅处在人民币升值的初期前端。人民币升值、价值重估,使我们对中国整个的国民资产不得不以一个新的眼光来看待。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上升,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的崛起,中国证券市从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来看,重组是中国未来时期一个永恒的热点,只要有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的存在,重组股就不可能被市场冷落,应该说它是一个长久的热点!资产重组题材在资本市场上经久不衰,在目前的形势下更具备突出的投资价值。可以说,现在的上市公司重组不仅是资产的重组,更多的是制度结构的重组、上市公司整体营运架构、管理制度和市场体系的重组,这个重组是一个立体性的综合性的重组,管理层在当前市场上积极支持上市公司重组,是从市场体系上全面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完善整个上市公司竞争秩序和法律监控体系的开始,上市公司才能从此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由于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吐故纳新的能力,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可以不断地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纳入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我国股市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正因如此,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重组的题材不断被发掘,不断得到市场认可,不断通过股价暴涨的神话来验证重组浪潮带给我们市场的财富效应。
业绩增长与资金流动性过剩是目前推动股指上涨的两大重要力量,目前来看这两大驱动力并未有减弱趋势,同时加上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带来的投资机会,总体来看市场目前趋势依然向好,排除突发性利空性因素,预计节前股指仍将延续震荡上行趋势,“长假效应”有望在节后再度上演。考虑到近期盘口抛盘隐现,预示着后市大盘的上升速度可能会放慢,这意味着多空分歧也将加剧,但震荡之后,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的做多信心。在消化浮筹之后将重拾升势,3800点即将成为大盘脚下点位,红五月”正在拉开序幕,节前摸高4000点的基础依然坚实。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企业实质性的重组,注意把握资产注入、ST股改与重组相结合带来的获利机会。对中小企业板、北京奥运概念、航天军工、有色等板块也可继续关注。就各个股而言,建议继续关注本研究员近日推荐的昌河股份(600372)、*ST中房(600890)、闽福发A(000547)、航天动力(600343)、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600855)等20余只资产注入概念股。笔者在此再次强调: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是健康的,当前的股市运行也是健康的,不要畏惧不学无术的股评家的胡言乱语,坚定持股,迎接中国产业经济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当前的中国证券市场走牛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这项改革的基本完成,为中国股市健康发展并走向市场化打下了基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最大的制度变革,解决了制约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大制度性缺陷,从根本上使上市公司大小股东利益趋同,全流通时代即将到来,大大增加了股民的信心。其二,中国经济的持续向好。一直以来这被看作是股市走牛的最坚实基础。我们预测,2020年前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仍能达到8%左右,其中2006至2016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8%,2016至202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6.5%。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投资者对中国股市产生良好预期,成为拉动由熊转牛的最重要引擎,而不是某些股评家叫嚣的“散户疯狂入市,大盘也疯狂”!
从基本面来考虑,近期消息相对较为平静,市场更多地在按自有的规律运行,假设近两个交易日政策面不出台重大的利空打压,那么依据目前多头所占的优势,大盘在“五一”长假前仍将保持震荡盘升的趋势。在中国的产业升级过程中,我们确实有一些企业正处在即将被市场资本淡出的夕阳行业当中,上市公司迫切需要寻求新的重组,将一些优质资产注入使其摆脱困境,焕发生机,增强可持续经营能力。从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来看,重组是中国未来时期一个永恒的热点,只要有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的存在,重组股就不可能被市场冷落,应该说它是一个长久的热点!目前的低价股犹如遍地干柴,随时有可能成为市场热钱瞄准的目标。
众多中央企业和大型国企与那里控制的上市公司对数也曾处于经营困顿的状态,但经过重组注入优质资产,它们的整体经营能力发生了很大变化,促进这些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根本性提升,其财务指标的积极变化,必然会带动股价的大幅拉升。对于某些经营比较困顿的企业,在重组预期明朗前后的股价反差是极大的,其财富暴增效应也极为明显。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尤其是航天军工集团)的资产整合、优秀民营企业的借壳浪潮,都愈演愈烈,这在很大程度上将低价重组股的比价优势凛冽尽致地发掘出来!成为一种被市场主流持续掘金的优势工具。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过度分散,即使是大企业,与国外相比,规模也相对较低,技术、设备相对落后,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这一问题更为突出,也更为紧迫。通过并购重组,促使产业结构集中,消除企业之间低水平的过度竞争,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兼并、收购等商业行为进行强强联合,实现大的产业整合的趋势已经初步显现。此外,科技进步在为上市公司的并购、以及跨国并购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使跨国公司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促使跨国公司不断地进行跨国并购。许多跨国公司为保持其领先地位,同时又降低其技术开发的风险和成本,一是通过并购来获取新的技术,二是通过并购避免技术研究上的重复开发,三是通过并购来分摊技术研发的高额成本,提高技术开发效益,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这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上市公司战略并购的进程。
随着经济基本面转好,货币开始出现升值压力,股票与房地产等都有明显的涨升,尤其是币值应升而未升之际,最容易吸引全球投机资金涌入,此时是资金密集型的股市与房地产的最佳切入点。由于经济增长较快,股市行情呈业绩与资金复合推动型。在人民币预期升值到可能升值这一特定时期,汇率升值的预期对当前我国股市的支撑力度可能要大于经济增长对股市的支撑力度。场上涨的动力也在被国际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大一点说,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正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出来。而作为普通老百姓,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房产等固定资产,是无法体会到大国经济崛起带来的好处,更无法分享经济持续高增长产生的红利,而只有参与了资本市场,投资了股票,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豪!
目前我们的市场仅仅处在人民币升值的初期前端。人民币升值、价值重估,使我们对中国整个的国民资产不得不以一个新的眼光来看待。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上升,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在全球的崛起,中国证券市从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的过程来看,重组是中国未来时期一个永恒的热点,只要有资本市场和产业经济的存在,重组股就不可能被市场冷落,应该说它是一个长久的热点!资产重组题材在资本市场上经久不衰,在目前的形势下更具备突出的投资价值。可以说,现在的上市公司重组不仅是资产的重组,更多的是制度结构的重组、上市公司整体营运架构、管理制度和市场体系的重组,这个重组是一个立体性的综合性的重组,管理层在当前市场上积极支持上市公司重组,是从市场体系上全面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完善整个上市公司竞争秩序和法律监控体系的开始,上市公司才能从此分享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由于资本市场具有强大的吐故纳新的能力,通过上市公司收购兼并和资产重组,可以不断地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纳入资本市场,不断完善我国股市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功能。正因如此,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上市公司重组的题材不断被发掘,不断得到市场认可,不断通过股价暴涨的神话来验证重组浪潮带给我们市场的财富效应。
业绩增长与资金流动性过剩是目前推动股指上涨的两大重要力量,目前来看这两大驱动力并未有减弱趋势,同时加上资产注入与整体上市带来的投资机会,总体来看市场目前趋势依然向好,排除突发性利空性因素,预计节前股指仍将延续震荡上行趋势,“长假效应”有望在节后再度上演。考虑到近期盘口抛盘隐现,预示着后市大盘的上升速度可能会放慢,这意味着多空分歧也将加剧,但震荡之后,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的做多信心。在消化浮筹之后将重拾升势,3800点即将成为大盘脚下点位,红五月”正在拉开序幕,节前摸高4000点的基础依然坚实。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企业实质性的重组,注意把握资产注入、ST股改与重组相结合带来的获利机会。对中小企业板、北京奥运概念、航天军工、有色等板块也可继续关注。就各个股而言,建议继续关注本研究员近日推荐的昌河股份(600372)、*ST中房(600890)、闽福发A(000547)、航天动力(600343)、航天通信(600677)、航天长峰(600855)等20余只资产注入概念股。笔者在此再次强调:中国经济运行总体是健康的,当前的股市运行也是健康的,不要畏惧不学无术的股评家的胡言乱语,坚定持股,迎接中国产业经济伟大复兴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