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可柱教授在“沽名钓誉”?——人大代表“炮轰”著名经济学家和“四大名校”


 

(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教授漫画像)    

    昨天(3月7日)上午还在睡觉,接到武汉某所大学一位青年教师打来的电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教授智囊团的一员,他最近正在忙着联系各路媒体的采访。他邀请我当天跟洪代表见面,但因为这几天事情比较多,所以没去,但让他把相关的材料传过来,答应帮他找几家媒体报道一下。

    与洪可柱教授及这位大学青年教师是在一年以前认识的。去年大概5月份,我去武汉采访东星集团总裁兰世立。这位大学青年教师通过当地的一位朋友,知道我去了武汉,于是约我见面。于是在采访完兰世立后,他便跑到下榻的宾馆来见我,并用车把我拉到中建三局。当时洪可柱教授刚从中建三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还在哪里有办公室。洪可柱教授2006年提了包括把买房首付提高到五成的几个提案,在社会在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与争议,被《南方周末》评为“2006年两会十大言者”。我们围绕房地产和教育等热点问题谈了两个多小时。中午还一起吃了顿饭。

    今年35日全国人大开幕,洪可柱教授又携着几个提案来到北京。他敢说敢言的作风,从他发过来的提案目录可以窥见一斑:《关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为代表的名校应大力开展反教育(学术)腐败促进高校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建议》、《关于“确保高招公平、实行高考录取分省定额投放听证制度”的再建议》、《关于“取消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实行全国三十所名校联考与地方自主招生两次考试相结合模式试点”的第三次建议》、《关于继续提高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停止实施商品房预售制度以及对只有一套自住房的“房贷破产者”实行破产保护和社会救助的建议》、《关于对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历届委员进行责任审计的建议》、《关于大力开发潜在支柱产业提高基础设施业自主创新水平在武汉建立“中国桥梁与钢结构产业基础”的建议》。其中有些提案无疑是“重磅炸弹”。

    昨天和今天联系了几家平面和网站媒体,大家现在基本都在聚集两会报道,再加之洪可柱教授的提案直击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所以都很想进行报道。今天上午和一家杂志商量对洪可柱教授报道的角度,我提议做《人大代表炮轰著名经济学家》之类的文章,对方有所顾忌,于是做了关于房价的一篇文章。

    今天晚上,一位朋友发来短信,说洪可柱教授上了腾讯网的头条,我上网一看,果不其然,题目就是《洪可柱痛批经济学家圈钱厉以  宁回应:有证据,你去告我吧》。这应证了我昨天对此话题的敏感。

    洪可柱教授在《关于对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历届委员进行责任审计的建议》提案中这样说:“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从1993年成立以来为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是勿庸讳言十多年来中国股市曾经发生严重股价虚升,投机泛滥,筹集资本的渠道成了吞噬资金、圈钱投机的黑洞,做庄做局欺骗广大、中、小投资者(即散户),成为全球独一无二的最大赌场,而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会的部分委员,利用特殊的地位、垄断的权力,不对称的信息,以各种方式让配偶、子女、亲属、学生、朋友大肆参与炒股,有的人本身就是庄家,利用一级股票市场获得低价乃至无偿违法赠送的原始股在二级市场抛售,大肆牟利,获得超额利润。

    他甚至在提案中直接点名:“以全国政协常委(原全国人大常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首届委员厉以宁为首的厉以宁家族已拥有上亿资产,直截和间接投资控股参股的企业达二十多家,《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厉以宁家族暴富’风波》一文,作为全国政协常委(原全国人大常委)和证券法起草小组组长以及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首届委员的厉以宁先生,其公职与其家族的‘暴富’是否有严重的利益勾联,厉以宁先生在其家族“暴富”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厉以宁先生却始终拒绝做出解释和澄清。

    其他几位著名经济学家虽然隐去了姓名,但行内人士都知道说的是谁:“还有一位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先生,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和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的委员,×××教授的家属炒股票这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他的女婿就曾供职于某证券公司北京分公司,×××不管股市风起云落,其公开的预测总是利好,要全民炒股。他说什么:股市不是赌场,不是零和游戏,是创造财富的重要途径。请注意,×××教授曾担任过清华紫光、中集集团、大唐电信三个上市公司顾问和独立董事。去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和三十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提高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和停止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建议》,×××公开表示反对,在媒体上与洪可柱代表论战,×××极力鼓吹对商品房的炒作,他认为:国内楼花、现房、二手房都可以炒作,只有更多的人参与炒作才会让楼市有活力。客观上看,×××已沦为少数不法房地产企业牟取暴利的一个‘托儿’。还有一位与厉以宁先生齐名的著名经济学家也曾任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首届委员,与厉以宁、×××先生是黄金搭档和‘战略合作伙伴’,以投资理论研究见长,此先生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某著名研究所的所长,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留学海外,为新中国第一批‘海归’,厉以宁先生号称‘厉股份’,此先生号称‘×投资’。其与厉以宁、×××以及另一位法律界泰斗级的曾任中国证监会股票发行审核委员会首届委员的某某法学权威,相互‘抬庄’,互请对方作为自己学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学术委员会的主席和委员……四位先生为了避嫌分别到对方学生任职的企业和机构担任高级顾问,如果是上市公司则担任独立董事……他们可说是中国最先富起来的精英代表,但其魔术般致富与敛财速度超过了任何垄断企业,因为他们是靠权力和不对称信息致富”

    据媒体报道,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对有人指责他为利益集团代言、亲友利用不对等信息牟利的传言时,并没有表示惊讶。他表示:网络上炒作已经非常严重,但无论炒作到什么程度,只要有证据,你就去告!

    洪可柱教授的另外一篇关于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为代表的名校应大力开展反教育(学术)腐败促进高校改革与教育公平的建议》的提案也引起了争议。在提案中,洪可柱痛批清华、北大、复旦、交大这“四大名校”现状的四大弊端:一是投资巨大、浪费惊人、亏损严重、创新乏力;二是学术腐败盛行、欺世盗名成风;三是名牌大学已沦为江湖,著名学者公开为强势集团辩护;四是上市圈钱、与民争利、为外国培养高精尖人才。并称以“四大名校”为代表的一批名校程度不同地在催生教育(学术)腐败的摇篮。

    这篇文章招致了著名学者葛剑雄的批评。葛剑雄于昨天下午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问题只出在“四大名校”》的文章,指出洪可柱教授作为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兼职教授和博导,还有浙江大学的顾问,却对中国高校缺乏基本的了解。葛剑雄主要批评观点是:“四所名校”的提法不符;四所高校或教育部的投资额不符合实际四所高校是存在问题,但不是最严重的,洪教授不应该将四所高校推到风口浪尖。

    面对争论,网友分成了两个阵营:有人支持洪可柱教授,说“洪可柱痛批有理,葛剑雄纯属狡辩!”;但也有人质疑洪可柱教授,说他“故做惊人之语,有沽名钓誉之嫌”。

    洪可柱教授所言所行,我个人觉得:首先,他敢于也乐于站在弱势群体的一面,说出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这无疑是可贵的;其次,作为一位64岁的已经退居二线的老人,那些虚名对他已经没有太多用处了。当然,能为民请命,并能引起一些反响和效果,最后被大众所认可和称赞,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不小的心理满足。公心与私心有时并不矛盾。如果说这也是“沽名钓誉”的话,那我们应该热烈欢迎社会上涌现出更多象洪可柱教授一样可爱可敬的“沽名钓誉”者。

    问题是,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我们有胆量或者有闲心来做这样的“沽名钓誉”者吗?

 

200738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