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周杰伦《青花瓷》颠覆了语文教学的传统或是挑战


 

默写周杰伦《青花瓷》颠覆了语文教学的传统或是挑战

李华新

  “我们这是第一次见到在考试中还要默写歌词的,居然还是周杰伦新专辑里的歌。”日前,武汉市常青一中的学生称,在刚结束的月考语文试卷中,有一题居然是默写周杰伦新歌《青花瓷》的歌词。老师称因为学生喜欢所以大胆尝试一下12月4日《长江商报》。

     默写一位歌星演唱的歌曲的歌词,的确是让人感到有些很唐突的,可是是否就说默写了歌词就是可怕的,会达到颠覆语文教育的地步,也许如此就是指责的有些过分了。也许是、好像是,这位教师或是学校的兴由所致。

    据该校高一陈同学介绍,12月1在他们班举行月考,在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默写题,其中给出了10个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学生任意选择8句默写完整。在这10个句子中,9句都出自课文里出现过的古诗词名句,而有一句却出自周杰伦的新专辑,《青花瓷》这首歌中的一句歌词。

  “虽然是10句中选8句出来默写,但是出现流行歌曲中的歌词还是很奇怪。”陈同学认为,《青花瓷》是周杰伦的新歌,先不谈喜不喜欢周杰伦,就算喜欢他的同学也很少有记得里面的歌词的。这样出题,实质是将“10选8”的题目变成了“9选8”,增加了试题难度不说,还间接让同学们觉得流行歌曲也可以做考题,那平时的追星也不应该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反对。

    自然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许是喜欢周杰伦的比较多,可是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那么在以此月考中试试这样的题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触犯天理的事情,不过即使是学生掌握了也不能说明什么,只能是学生和老师同样都喜欢《青花瓷》这首歌而已。有的专家专家言,考试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也许问题就说在这里,因为我们里来是把考试看成是很严肃的事情,因而学生是不能由着兴趣而学的。

   看来听了这首歌,也在静静欣赏这歌的歌词。笔者以为其中的文化含量很多,并没有到了可以颠覆语文教学的地步:

   素眉勾勒秋千话北风龙转丹 /屏层鸟绘的牡丹一如你梳妆 /黯然腾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皱边直尺各一半 /油色渲染侍女图因为被失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正在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平地书刻你房间上的飘影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正在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掩盖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一眼的笑意 /涩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药效里千年的秘密 。并非是要评价是否应该不应该要考默写这首歌词。就是看到这些词语和所设计的术语和用于青花瓷上的一些描述,要不是方文山先生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功力,那么堆砌起来这些文章的意象也是不那么容易的。而笔者还是比较喜欢其中的月色被打捞起 掩盖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一眼的笑意 /涩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 /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 /你隐藏在药效里千年的秘密 ........这些意象并不比那些一定要默写掌握的其他的古典诗词难度要小。而且,即使是你不是十分明白,那么至少,关于绘画关于青花瓷这些学生本来停陌生的东西,忽然会因为这首歌的缘故,会让学生们感到新鲜东西的存我路过那江南小镇的等你 /在泼墨山水画里/ 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些句子你仔细品品还是很有味道的。

    尽管这首歌的歌词有些东西并不那么准确,有的只是一种堆砌的感觉,或是为了演唱的需要有需要不合句法的结构,可是如果是听听,还是有些韵味存在的。而且让周杰伦一唱,本来就含糊不清的意象,在加上含糊不清的吐字,那么就需要借助歌词对照来领悟其中的含义了。

   因此,我们似乎没有必要把默写了以此歌词就以为教育考试的方式被颠覆了,而如果是老师可以借助这首歌中所涉及的诗词意境,或是绘画青花瓷的烧制工艺等等问题加以发挥,那么学生们会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默写歌词并不是可怕的事情。

   天正在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掩盖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在独自美丽一眼的笑意。。。。。。这首歌中反腐吟咏的一唱三叹的意象,平心而论,还是具有诗意的。而后面的美丽一眼的笑意,显然是个倒装的句子。至于里面有多少思想内涵的东西,其实也不是演唱者要加以表现的,而只是借这样的一种青花瓷的意象,对烟雨之中的诗意挥洒或是对绘画者的心绪表达,也是及具有江南蓊蕤意境的,那就是一种烟雨之中的情节的书法。而这些都是源于青花。

   语文的教材现在都有了新的更替,一次小小的月考,就能颠覆当下的语文就学考试,此话是夸大了,因为,语文教学接受了流行文化,并非一定是负面的不良影响,或许这样的挑战今后会更多。

   “涩白花青的景已跃然于碗底 ”。这里其中涉及有题款艺术,有制款的讲究,有对年代的分析,有不同制作风格的印记,很多;而这些传统的语文是不会提及的,这也许是《青花瓷》让无数人喜欢的文化因素。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