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新闻,知道今天是志愿者日。作为奥运会志愿者之一的我,很高兴,毕竟志愿者在今天的北京,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想想最近生活中的接触,又不得不叹息:志愿者,别成了空名头啊。
由于身体处于特殊时期,行动比较不方便,但是偶尔的出门还是必须的。考虑到经济原因,一般出门都是公交车(呵呵,北京公交车的价格和拥挤、堵车让很多人对北京公交车是又爱又恨。),穿着肥肥大大的衣服,明显地告诉大家:有情况,别挤我。一般情况下,一上车售票员就会积极地为我找座位,至少会告诉大家,别挤我。在公交车站旁,排队协助员会提醒排在后面的乘客,别挤我。当然,也经常碰到理睬都不理睬的(没办法,北京的公交车的挤是有名的,有个位置坐实在是难得的事情,路途又远,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当我换上宽大的运动服,情况就马上变了。别人也不看我为什么走路慢,就在后面催着:“快点!快点!”甚至用手推。
虽然很多乘客都不是志愿者,但设立志愿者的目的不是看谁的简历上写上志愿者的经历,而是让所有的人,都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扶一把,让一下座位,侧身让别人过去……
志愿者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或许我们应该做的不仅仅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扶一把,让一下座位,侧身让别人过去……
我们更应该让更多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
我们应该让更多人了解什么是志愿者,什么样的行为是志愿者应该做的,志愿者的行动是在什么时候(我的理解是随时,随刻)。
只有当志愿者不再局限于校园,不再局限于为了入党加分而舍命陪君子式的参加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国家性的大活动(如2008的奥运会),我们的志愿者才真正是志愿者。
只有当我们不再用各种“利益”来招募志愿者的时候,只有当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 “志愿者”的时候,那我们过起今天的志愿者日将更理直气壮。
虽然今天的我无法再到街头协助散发各种公益宣传资料,无法在老人需要座位的时候站起来让座,无法把被主人扔在旁边的垃圾拣起扔进垃圾桶……所以只能在此,写下这篇短文,让大家记住今天:志愿者日。
也希望,明年的志愿者日,我们将完成我们各自认为更有意义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