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买是徒弟,卖是师傅
含义:股民会买不会卖,特别是买了股票后,也赚了钱,但由于没卖好,结果由盈转亏。
理解:此股语有一定的误区。因为买是最关键的,是基础。如果在低位买到了股票,那么多半是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在高位买到股票,无论抛售时多么精明,也是很难赚到钱的。事实上,不管是低位接到的股票或大势向上时高位买进的股票,只要不贪,就十有八九能赚钱。而大多数人之所以亏损甚至被套,实际是因为过于贪念或喜好充当行家里手,老想卖到最好的价格,才一次次丧失获利出筹的机会。另外,有一点也很重要,即等待。就是说,一定要学会等待一段时间再建仓。不要手中时刻不离股。
建议:卖是师傅,买是师父,等待是师爷。在目前还处于投机阶段的市场中,“以投资心态择股和买进股票,以投机眼光卖出股票”是中小散户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投资理念。
2.涨时看势,跌时看质
含义:买股票以股价上升时的趋势为主。哪个股票趋势好,就及时买入。当股票下跌时,主要看上市公司的质地,即质地好的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较小。此时要买股票,就要找质地优良的股票。
理解: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买股票确实要以上升趋势强的为建仓主要对象,甚至可以考虑大胆追进。但如果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所有的股票都会跟着下跌,谁也逃不了,质地优良的股价也不例外。
建议:涨时看势,跌时看空。
3.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含义:股市下跌时,中途产生反弹,说明盘体还没有跌到底,反弹结束后,大盘继续下跌寻找新的底部。如果盘体底部确定后,产生的上升势头就绝不是普通的反弹行情,而是一轮反转的大行情。
理解:毫无疑问,此话相当的有道理。
4.天量天价,地量地价
含义:股票持续上涨到一定时期,成交量巨大,则此时一般为见顶。股价持续下跌到一定时期,成交量很少,则此时一般为底部,可进场抄底。
理解:俗话说,行情在欢乐中结束。说的是涨高之后放大量,是多头能量耗尽的一个标志。不管股市后市如何,就某一个时间段来说,做多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实际操作中,股价大幅上升后就要警惕是否临近头部,如果此时再出现放大量,那十有八九是见顶的信号。在空头市场中,若成交量异常放大,则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阶段性的顶部。
地量之所以会见地价,通常的解释是沽盘枯竭,做空的动能已释放殆尽,股价已跌无可跌,所以见底。但这样的解释只要一推敲就不免显得失于笼统。在多头市场中,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对后市比较有信心,坚定看好,愿意持股待涨而不为微利所惑;或者获利筹码为机构、庄家所控,高度锁定而不抛出等等。这是多头市场中的惜筹现象。然而如果在空头市场中,地量往往是空头力量虽然已呈弱势,但仍有一定的打击力背景下出现的,这时候的地是就不能立马见地价,而且很可能成为再度向下变盘的前奏。也就是说,“市道”不同,地量和地价的关联与表现方式亦会有差异。
所以,空头市场中,见到地量别急买,地量之后有地价。也不要考虑真正的地量地价何时形成,等股指或股价见底回升时,并在确信新的一轮升势已开始展开后才可买入。另外,地量真正的含义是指换手率已接近或处于历史最小值,而并非指成交量的多少。地量地价只适合大盘和活跃的个股,不适用于冷门股,也不适用被庄家恶炒后的跳水庄股。
5.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含义:长期橫盘卧倒的盘体躯干,一旦站起来则就是大盘本身躯体的长度。即股市长期在底部橫盘疲软,一旦发动行情,就具有爆发性。
理解:此股语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可以将此股语反向延伸一下,即竖有多高,橫有多长。为什么?一旦站起来的大盘躯体,还会长期橫盘卧倒,即行情一旦爆发结束,股市又会长期在底部橫盘疲软。
6.不怕套牢,就怕踏空
含义:一些股民认为只有买了股票心里才踏实,不买股票,总怕踏空。所以宁可暂时套牢,也不能空仓失去机会。
理解:如果股市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大牛市来临,此股语有道理。但如果大盘处于下跌趋势中,此股语就不适用了。
7.不怕套,怕不套,套不怕
含义:套牢后也不怕,死猪不怕开水烫。
理解:此股语在大牛市中有道理。因为股市处于牛市趋势时,套牢是暂时的,所以可以实行此战术。但这种极端的战术非常不适用熊市,并将容易让自己置身“你套死,死套你,套死你。”的悲惨境地。由此,熊市中,应该是:不怕空,怕不空,空不怕。
8.只看个股,不看大盘
含义:不管大盘走势如何,专心炒个股。
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甚至容易导致非常错误。大盘代表了盘体方向,如果大盘向好,个股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选股并专心于热点个股是对的,如进入5000点高位后,大盘是随宏观经济的一些条件向上不断创高的,出现了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这个时期的股指只能代表一种方向。在大盘向坏下跌,绝大多数的个股下跌的情况下,有的个股也能逆市而行。但后者操作上难度非常大,因为大势向下,则逆市上行的个股最终也难坚挺,要想始终保持一枝独秀,除非是命中的富贵。
9.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摊买卖
含义:买股不要集中资金买一只,而要分散买若干只,以规避风险。买卖里,也要分批、分期逐渐建仓或平仓。
理解:此股语对中小股民来说,意义不是太大。因为,中小股民资金充其量不过几万或十余万,如果不集中买卖,采取分摊操作,实际弊大于利。一是无法面面俱到地分析众多股票的基本面;二是行情平淡时无所谓,一旦遇上大行情,分期、分流、分批、分期买卖众多的股票,会手忙脚乱甚至可能发生操作失误;三是操作次数多,费用成本高,精力消耗大。分摊买卖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分散风险的,但如何操作并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对大盘的基本趋势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大盘趋势处于上升态势或下跌态势,就可以毫不犹豫地集中资金全仓杀入或杀出。如果对大盘的判断有错误,即使是分摊买卖,依然会有极大的风险,甚至逐个个股都会相继被套。
建议:分散风险,与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无关,只与当时如何判断大盘有关。另外,要注重持投结构。
10.鱼头鱼尾
含义:老想在最低点买到股票(吃鱼尾),然后在最高点卖出(吃鱼头)。
理解:事实上,这种想法几乎很难作为,说白了,是一种贪婪的典型表现。能够大体在底部区域买进股票,在顶部区域卖出股票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老想着最低买进最高卖出,还是那句话--除非命里的富贵。事实上,“吃鱼身”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11.天花板,地板革
含义:有些股民总在最低价割肉平仓出局,结果卖个地板革。有些股民在最高价买进,结果一买进就下跌,得到的是一张天花板。
理解:要避免这种糟糕的操作,关键是对大盘趋势作出判断之后着重操作效率。一旦大盘趋势反转上升,立即不惜代价杀进,绝不能举棋不定。而一旦大盘趋势反转下跌,更要当机立断,坚决杀出。
建议:操作要利落,前怕狼后怕虎,最后容易落得“天花板、地板革”的结局。
12.高位利好,撒腿就跑;低位利空,大胆冲锋
含义:当大盘经过一段时期的上升并处于高位时,主力往往会借利好出货。即“利多出尽为利空”。而当大盘经过一段时期的下跌并处于低位时,主力往往会借利空拉抬。即“利空出尽为利多”。
理解:此股语经过实践证明基本正确,但不排除例外的情形。比较全面的理解是:高位利空,迅速撤兵;低位利好,敢打敢冲。
建议:第一,要摒弃在处理其他问题时的正常思考方式,即一定要以确切的消息、传闻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代之以一种新的思路,即“遇到利好传闻时买入,遇利好传闻证实时卖出;遇利空传闻时卖出,遇利空传闻证实时买进”。第二,将传闻与盘面观察结合起来,无论市场上流传的是利好还是利空传闻,如果盘面没有跟着发生变化,就不要急于行动,因为不是任何传闻都会对股市发生作用的,只有当传闻被主力利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形成一种惯性力量时才会对股市走势产生影响,因而投资者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以传闻的预期顺势而为,或是买进,或是卖出。这里要注意的是,传闻是否形成惯性力量,唯一鉴别的方法,就是看盘面的走势是否按传闻的内容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如利空传闻,形成惯性力量后,大盘或个股走势就会朝下突破;利多传闻形成惯性力量后,大盘或个股走势就会朝上突破。第三,利好传闻一旦得到证实,就不宜再买进。相反,应该抛售出局,如想再等一等,看一看,也应该减轻仓位,余下的待机而沽。一旦发觉行情掉头向下,应及时退出;利空传闻一旦得到证实,就不宜再卖出,相反,应该逢低吸纳,如此觉得心中还不踏实,不妨先试着买进一些筹码,看准后再大力出击。
13.乘电梯,拉抽屉
含义:买完股票后没有及时卖掉获利,其股份又跌回原来的价位,循环反复。账面业绩如乘电梯,来回上下,像拉抽屉。
理解:此股语表露出一种遗憾的心情。要防范这种遗憾,首先是从根本上剔除贪心。你到哪就乘到哪,不要一时兴起就忘了出口。也就是说,心中要有一个尺度,盈亏须有一个事前的设定值。
14.顶部一日,底部一年
含义:股价维持上涨的日子一般很短,通常在1-3个月左右(特殊情况除外),其顶部最高价维持时间就更短,几乎是一瞬间见顶后就下落。而下跌探底,底部盘整,反复夯实的时间就相对要长很多,需几个月甚至可达几年。
理解:此股语经过实践证明基本正确。
含义:股民会买不会卖,特别是买了股票后,也赚了钱,但由于没卖好,结果由盈转亏。
理解:此股语有一定的误区。因为买是最关键的,是基础。如果在低位买到了股票,那么多半是赚,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在高位买到股票,无论抛售时多么精明,也是很难赚到钱的。事实上,不管是低位接到的股票或大势向上时高位买进的股票,只要不贪,就十有八九能赚钱。而大多数人之所以亏损甚至被套,实际是因为过于贪念或喜好充当行家里手,老想卖到最好的价格,才一次次丧失获利出筹的机会。另外,有一点也很重要,即等待。就是说,一定要学会等待一段时间再建仓。不要手中时刻不离股。
建议:卖是师傅,买是师父,等待是师爷。在目前还处于投机阶段的市场中,“以投资心态择股和买进股票,以投机眼光卖出股票”是中小散户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投资理念。
2.涨时看势,跌时看质
含义:买股票以股价上升时的趋势为主。哪个股票趋势好,就及时买入。当股票下跌时,主要看上市公司的质地,即质地好的公司股票价格下跌较小。此时要买股票,就要找质地优良的股票。
理解:当大盘处于上升趋势,买股票确实要以上升趋势强的为建仓主要对象,甚至可以考虑大胆追进。但如果当大盘处于下跌趋势,所有的股票都会跟着下跌,谁也逃不了,质地优良的股价也不例外。
建议:涨时看势,跌时看空。
3.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
含义:股市下跌时,中途产生反弹,说明盘体还没有跌到底,反弹结束后,大盘继续下跌寻找新的底部。如果盘体底部确定后,产生的上升势头就绝不是普通的反弹行情,而是一轮反转的大行情。
理解:毫无疑问,此话相当的有道理。
4.天量天价,地量地价
含义:股票持续上涨到一定时期,成交量巨大,则此时一般为见顶。股价持续下跌到一定时期,成交量很少,则此时一般为底部,可进场抄底。
理解:俗话说,行情在欢乐中结束。说的是涨高之后放大量,是多头能量耗尽的一个标志。不管股市后市如何,就某一个时间段来说,做多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实际操作中,股价大幅上升后就要警惕是否临近头部,如果此时再出现放大量,那十有八九是见顶的信号。在空头市场中,若成交量异常放大,则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形成阶段性的顶部。
地量之所以会见地价,通常的解释是沽盘枯竭,做空的动能已释放殆尽,股价已跌无可跌,所以见底。但这样的解释只要一推敲就不免显得失于笼统。在多头市场中,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对后市比较有信心,坚定看好,愿意持股待涨而不为微利所惑;或者获利筹码为机构、庄家所控,高度锁定而不抛出等等。这是多头市场中的惜筹现象。然而如果在空头市场中,地量往往是空头力量虽然已呈弱势,但仍有一定的打击力背景下出现的,这时候的地是就不能立马见地价,而且很可能成为再度向下变盘的前奏。也就是说,“市道”不同,地量和地价的关联与表现方式亦会有差异。
所以,空头市场中,见到地量别急买,地量之后有地价。也不要考虑真正的地量地价何时形成,等股指或股价见底回升时,并在确信新的一轮升势已开始展开后才可买入。另外,地量真正的含义是指换手率已接近或处于历史最小值,而并非指成交量的多少。地量地价只适合大盘和活跃的个股,不适用于冷门股,也不适用被庄家恶炒后的跳水庄股。
5.横有多长,竖有多高
含义:长期橫盘卧倒的盘体躯干,一旦站起来则就是大盘本身躯体的长度。即股市长期在底部橫盘疲软,一旦发动行情,就具有爆发性。
理解:此股语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可以将此股语反向延伸一下,即竖有多高,橫有多长。为什么?一旦站起来的大盘躯体,还会长期橫盘卧倒,即行情一旦爆发结束,股市又会长期在底部橫盘疲软。
6.不怕套牢,就怕踏空
含义:一些股民认为只有买了股票心里才踏实,不买股票,总怕踏空。所以宁可暂时套牢,也不能空仓失去机会。
理解:如果股市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大牛市来临,此股语有道理。但如果大盘处于下跌趋势中,此股语就不适用了。
7.不怕套,怕不套,套不怕
含义:套牢后也不怕,死猪不怕开水烫。
理解:此股语在大牛市中有道理。因为股市处于牛市趋势时,套牢是暂时的,所以可以实行此战术。但这种极端的战术非常不适用熊市,并将容易让自己置身“你套死,死套你,套死你。”的悲惨境地。由此,熊市中,应该是:不怕空,怕不空,空不怕。
8.只看个股,不看大盘
含义:不管大盘走势如何,专心炒个股。
理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面,甚至容易导致非常错误。大盘代表了盘体方向,如果大盘向好,个股没什么太大的问题,选股并专心于热点个股是对的,如进入5000点高位后,大盘是随宏观经济的一些条件向上不断创高的,出现了赚指数不赚钱的现象,这个时期的股指只能代表一种方向。在大盘向坏下跌,绝大多数的个股下跌的情况下,有的个股也能逆市而行。但后者操作上难度非常大,因为大势向下,则逆市上行的个股最终也难坚挺,要想始终保持一枝独秀,除非是命中的富贵。
9.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摊买卖
含义:买股不要集中资金买一只,而要分散买若干只,以规避风险。买卖里,也要分批、分期逐渐建仓或平仓。
理解:此股语对中小股民来说,意义不是太大。因为,中小股民资金充其量不过几万或十余万,如果不集中买卖,采取分摊操作,实际弊大于利。一是无法面面俱到地分析众多股票的基本面;二是行情平淡时无所谓,一旦遇上大行情,分期、分流、分批、分期买卖众多的股票,会手忙脚乱甚至可能发生操作失误;三是操作次数多,费用成本高,精力消耗大。分摊买卖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分散风险的,但如何操作并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对大盘的基本趋势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如果大盘趋势处于上升态势或下跌态势,就可以毫不犹豫地集中资金全仓杀入或杀出。如果对大盘的判断有错误,即使是分摊买卖,依然会有极大的风险,甚至逐个个股都会相继被套。
建议:分散风险,与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无关,只与当时如何判断大盘有关。另外,要注重持投结构。
10.鱼头鱼尾
含义:老想在最低点买到股票(吃鱼尾),然后在最高点卖出(吃鱼头)。
理解:事实上,这种想法几乎很难作为,说白了,是一种贪婪的典型表现。能够大体在底部区域买进股票,在顶部区域卖出股票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老想着最低买进最高卖出,还是那句话--除非命里的富贵。事实上,“吃鱼身”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11.天花板,地板革
含义:有些股民总在最低价割肉平仓出局,结果卖个地板革。有些股民在最高价买进,结果一买进就下跌,得到的是一张天花板。
理解:要避免这种糟糕的操作,关键是对大盘趋势作出判断之后着重操作效率。一旦大盘趋势反转上升,立即不惜代价杀进,绝不能举棋不定。而一旦大盘趋势反转下跌,更要当机立断,坚决杀出。
建议:操作要利落,前怕狼后怕虎,最后容易落得“天花板、地板革”的结局。
12.高位利好,撒腿就跑;低位利空,大胆冲锋
含义:当大盘经过一段时期的上升并处于高位时,主力往往会借利好出货。即“利多出尽为利空”。而当大盘经过一段时期的下跌并处于低位时,主力往往会借利空拉抬。即“利空出尽为利多”。
理解:此股语经过实践证明基本正确,但不排除例外的情形。比较全面的理解是:高位利空,迅速撤兵;低位利好,敢打敢冲。
建议:第一,要摒弃在处理其他问题时的正常思考方式,即一定要以确切的消息、传闻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代之以一种新的思路,即“遇到利好传闻时买入,遇利好传闻证实时卖出;遇利空传闻时卖出,遇利空传闻证实时买进”。第二,将传闻与盘面观察结合起来,无论市场上流传的是利好还是利空传闻,如果盘面没有跟着发生变化,就不要急于行动,因为不是任何传闻都会对股市发生作用的,只有当传闻被主力利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形成一种惯性力量时才会对股市走势产生影响,因而投资者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以传闻的预期顺势而为,或是买进,或是卖出。这里要注意的是,传闻是否形成惯性力量,唯一鉴别的方法,就是看盘面的走势是否按传闻的内容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如利空传闻,形成惯性力量后,大盘或个股走势就会朝下突破;利多传闻形成惯性力量后,大盘或个股走势就会朝上突破。第三,利好传闻一旦得到证实,就不宜再买进。相反,应该抛售出局,如想再等一等,看一看,也应该减轻仓位,余下的待机而沽。一旦发觉行情掉头向下,应及时退出;利空传闻一旦得到证实,就不宜再卖出,相反,应该逢低吸纳,如此觉得心中还不踏实,不妨先试着买进一些筹码,看准后再大力出击。
13.乘电梯,拉抽屉
含义:买完股票后没有及时卖掉获利,其股份又跌回原来的价位,循环反复。账面业绩如乘电梯,来回上下,像拉抽屉。
理解:此股语表露出一种遗憾的心情。要防范这种遗憾,首先是从根本上剔除贪心。你到哪就乘到哪,不要一时兴起就忘了出口。也就是说,心中要有一个尺度,盈亏须有一个事前的设定值。
14.顶部一日,底部一年
含义:股价维持上涨的日子一般很短,通常在1-3个月左右(特殊情况除外),其顶部最高价维持时间就更短,几乎是一瞬间见顶后就下落。而下跌探底,底部盘整,反复夯实的时间就相对要长很多,需几个月甚至可达几年。
理解:此股语经过实践证明基本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