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在我国的医疗体系内
我本身不懂医,也没有看医寻医的经验,在我身边的人也没发现中医治了谁的大病,没有人能用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中医好在哪里,有的也只是一种崇拜性的相信,毫无科学根据可言。几年前在传媒上看到“中医存废”之争使我大吃一惊,当时仅从直觉上就感到中医有严重的问题,后来看的这方面文章多了,使我坚定了“废医验药,把中医理论放在传统文化里来研究,让中药循现代医学理论发展”的主张。
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这种对人体的朴素认识放在现代医学理论里来看毫无联系可言,就是“中药”是不是有效治愈人体疾病之药都成了人们质疑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由科技部、卫生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粗鲁地对此质疑作出了回应,确定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之路。有人说“这是个变相的验药过程”,而这种“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的医疗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做法是不是又要“人定胜天”了。
我是亲眼看到这边小病大养地住在高间里谈天说地,那边即使破产也不能就医治疗的残酷现实的。疾病已经成为对低层民众人格尊严的最大危胁,由于中医的方便和廉价以及国家的鼓吹,中药将成为低层民众,尤其是缺医少药的农村更是中医的广阔天地。由于中药合乎规则的安全和有效性始终没有得到官方的正面解释,更是让人忧心重重。
十七大已经确定了广泛民众的医疗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就在这个当口,有着现代医学深厚背景的卫生部陈竺部长放出了“中医有望对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的大“卫星”来让人惊诧不已。
当反中医者以科学的精神要求对中药进行现代医学方法验证时,挺中医者仅仅给了用个案的特殊性来推断普遍性的说明。并还有中医药是离开现代医学理论的另一套“科学理论”的荒唐说法。
政府不给中医药一个正面和正确的解释,误导的永远是低层民众的认识!
反对中医的人这么多,并且个个言之有据,无人正面回应,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带着“问题”上“岗”的中药能缓解我国医疗体系内存在的问题吗?难道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医们能“医治”本来就求医无门的人们的疾病吗?
给卫生部部长的一封公开信
-----摘自“新语丝”24/10/2007
部长:
自看了你关于“中医有望对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的讲话以后,我认定你中医理论方面的书读得多了,受其影响会同许多人一样越来越深。同时,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知识在你的头脑中会越来越淡漠进而就会完全忘却。所以,你就有了传统医学理论逻辑思维的痕迹,说出了“医学模式”这种怎么都可以解释的,让你无法摸到的空泛概念。——这对中华的医疗卫生事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至少大部分业内人士和敢言直谏的科学家看出了这一点。也许完全澄清事实真相需要几年、几十年,但绝对到不了几百年。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中医的急性萎缩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都是不争的事实。我是一名乡村医生,自然会看到许多与医疗相关的问题。我把它写出来,诸条如下:
1、缺乏科学内涵的“新药品”大量涌入医疗市场:疗效好,毒副作用少,
优于同类的药品称为新药。人们利用中药概念模糊难下定义的特点,中药加西药,换个名字,即成“新药品”。应限制和停止此类药品的生产。传统中药厂在保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逐渐生产有科学内涵的,能长久占领医疗市场的药品,如各种疫苗、常规药品、诺和龙等。原则上,停止任何中药生产厂家的审批。——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医:自然科学没有国界,应去掉“医”字前面的“中
国”、“西方”之类地域称谓的定语,管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内容统一,极易净化;
3、医学院校:学习内容应该是入世的、科学的、现代一流的医学文化;
4、请中医师做取穴试验:让几位中医师在同一人身上取穴(如下肢的下巨
虚、殷门、风市等)定位,各自做好标记。你会发现,同一穴位取点各自不同。说明了,穴位不在人体上,而是在施行者的观念中;
5、关于经络的研究:立即下马,停止耗银。去掉理论和穴位,与拔罐、按
摩、梅花针、艾灸、理疗等相提并论。用阿是穴这个概念;
6、各种诊断仪、治疗仪的生产:既然大家明明白白知道中医理论与现代科
学毫无联系,就应该停止一切与中医、经络理论相联系的各种披着现代科学外衣的诊断仪、治疗仪的生产活动;
7、关于中药的问题:中药中有许多成分对人体有害。有的已经明了,更多
的药品成分没有明了,应该加强研究与筛选;
8、公开公正的大辩论:中医和西医两种理论的代表,面对面地展开学术辩
论,大白于天下;
9、加强对舆论工具的监督: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媒体禁止做不科
学、不规范的药品广告,尤其是中药产品;
10、中医中药的去留:几千年的文化遗留问题,我们不期望在一个早上就能解决,否则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功,说明了计划与自然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可行的。我们应该象进入世贸组织一样,逐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医工作人员和中药厂的既得利益,应该暂时保留,在适当时机给以补助。传统与习惯也为他们的暂时保留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11、拍马屁才是害人精:要珍惜何祚庥、方舟子、张功耀、王澄等人的科学论断,不要当耳旁风吹掉。中国科学史的丰碑上将刻下他们的名字;
12、最佳时机:现在先从思想上认识,舆论上酝酿,行动上准备。中华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圆满成功结束以后,借其东风,逐步施行。可喜的是,科学发展观已写入党章,更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注意。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内涵,付诸行动,顺应科学大潮!
王献章2007年10月24日
我本身不懂医,也没有看医寻医的经验,在我身边的人也没发现中医治了谁的大病,没有人能用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中医好在哪里,有的也只是一种崇拜性的相信,毫无科学根据可言。几年前在传媒上看到“中医存废”之争使我大吃一惊,当时仅从直觉上就感到中医有严重的问题,后来看的这方面文章多了,使我坚定了“废医验药,把中医理论放在传统文化里来研究,让中药循现代医学理论发展”的主张。
中医的核心理论阴阳五行这种对人体的朴素认识放在现代医学理论里来看毫无联系可言,就是“中药”是不是有效治愈人体疾病之药都成了人们质疑的问题,在这个时候由科技部、卫生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粗鲁地对此质疑作出了回应,确定了“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之路。有人说“这是个变相的验药过程”,而这种“实现我国医药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培育以中药为基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健康产业,将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市场份额,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并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战略将对我国的医疗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做法是不是又要“人定胜天”了。
我是亲眼看到这边小病大养地住在高间里谈天说地,那边即使破产也不能就医治疗的残酷现实的。疾病已经成为对低层民众人格尊严的最大危胁,由于中医的方便和廉价以及国家的鼓吹,中药将成为低层民众,尤其是缺医少药的农村更是中医的广阔天地。由于中药合乎规则的安全和有效性始终没有得到官方的正面解释,更是让人忧心重重。
十七大已经确定了广泛民众的医疗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中之重,就在这个当口,有着现代医学深厚背景的卫生部陈竺部长放出了“中医有望对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的大“卫星”来让人惊诧不已。
当反中医者以科学的精神要求对中药进行现代医学方法验证时,挺中医者仅仅给了用个案的特殊性来推断普遍性的说明。并还有中医药是离开现代医学理论的另一套“科学理论”的荒唐说法。
政府不给中医药一个正面和正确的解释,误导的永远是低层民众的认识!
反对中医的人这么多,并且个个言之有据,无人正面回应,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带着“问题”上“岗”的中药能缓解我国医疗体系内存在的问题吗?难道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医们能“医治”本来就求医无门的人们的疾病吗?
给卫生部部长的一封公开信
-----摘自“新语丝”24/10/2007
部长:
自看了你关于“中医有望对医学模式带来深远影响”的讲话以后,我认定你中医理论方面的书读得多了,受其影响会同许多人一样越来越深。同时,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的知识在你的头脑中会越来越淡漠进而就会完全忘却。所以,你就有了传统医学理论逻辑思维的痕迹,说出了“医学模式”这种怎么都可以解释的,让你无法摸到的空泛概念。——这对中华的医疗卫生事业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至少大部分业内人士和敢言直谏的科学家看出了这一点。也许完全澄清事实真相需要几年、几十年,但绝对到不了几百年。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中医的急性萎缩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都是不争的事实。我是一名乡村医生,自然会看到许多与医疗相关的问题。我把它写出来,诸条如下:
1、缺乏科学内涵的“新药品”大量涌入医疗市场:疗效好,毒副作用少,
优于同类的药品称为新药。人们利用中药概念模糊难下定义的特点,中药加西药,换个名字,即成“新药品”。应限制和停止此类药品的生产。传统中药厂在保留的基础上加以改造,逐渐生产有科学内涵的,能长久占领医疗市场的药品,如各种疫苗、常规药品、诺和龙等。原则上,停止任何中药生产厂家的审批。——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独一无二的一国两医:自然科学没有国界,应去掉“医”字前面的“中
国”、“西方”之类地域称谓的定语,管理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内容统一,极易净化;
3、医学院校:学习内容应该是入世的、科学的、现代一流的医学文化;
4、请中医师做取穴试验:让几位中医师在同一人身上取穴(如下肢的下巨
虚、殷门、风市等)定位,各自做好标记。你会发现,同一穴位取点各自不同。说明了,穴位不在人体上,而是在施行者的观念中;
5、关于经络的研究:立即下马,停止耗银。去掉理论和穴位,与拔罐、按
摩、梅花针、艾灸、理疗等相提并论。用阿是穴这个概念;
6、各种诊断仪、治疗仪的生产:既然大家明明白白知道中医理论与现代科
学毫无联系,就应该停止一切与中医、经络理论相联系的各种披着现代科学外衣的诊断仪、治疗仪的生产活动;
7、关于中药的问题:中药中有许多成分对人体有害。有的已经明了,更多
的药品成分没有明了,应该加强研究与筛选;
8、公开公正的大辩论:中医和西医两种理论的代表,面对面地展开学术辩
论,大白于天下;
9、加强对舆论工具的监督: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等媒体禁止做不科
学、不规范的药品广告,尤其是中药产品;
10、中医中药的去留:几千年的文化遗留问题,我们不期望在一个早上就能解决,否则会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经济发展的成功,说明了计划与自然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可行的。我们应该象进入世贸组织一样,逐步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中医工作人员和中药厂的既得利益,应该暂时保留,在适当时机给以补助。传统与习惯也为他们的暂时保留提供了条件和空间;
11、拍马屁才是害人精:要珍惜何祚庥、方舟子、张功耀、王澄等人的科学论断,不要当耳旁风吹掉。中国科学史的丰碑上将刻下他们的名字;
12、最佳时机:现在先从思想上认识,舆论上酝酿,行动上准备。中华的体育盛会奥运会圆满成功结束以后,借其东风,逐步施行。可喜的是,科学发展观已写入党章,更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注意。应该认真学习,领会内涵,付诸行动,顺应科学大潮!
王献章2007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