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南方周末》(2003-1-9)“被遗忘了30年的法律精英”一文,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文中报道的事实令人难以置信,报上刊登的诸位老人的照片不停地在脑海中晃动:
被当今法学界喻为“罗马法活词典”、“百年文库”丛书唯一一位在世的作者周枬,“至今仍生活在上海一栋破旧的小楼房一间十几平米的房子内。一台黑白电视,一个单开门冰箱,就是这位老人的全部值钱家当”。
在哈佛法学博士卢峻先生家里,“唯一的电器是巴掌大的电扇,12元钱买的。90多岁的卢峻一目失明,带着用旧纸封糊住一边的眼镜,蜷缩在被子里。有病了,不敢去医院,也吃不起药”。
晚景最为凄凉是蔡晋先生,“他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一个小房间,竹屏风后面,一张床板,很薄的被子,这就是它的卧室,里面住着孙子和孙媳妇。一个破旧的奶粉罐,装着蔡晋的全部贵重物品。弥留之际,蔡先生孤独地躺在医院的阳台一角”。
不仔细看看报纸上的时间日期,谁能相信、又谁敢肯定这凄凉的故事会发生在今天,发生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可以说,在相对落后的农村,许许多多的农民兄弟的生活也要比这强许多。
按说,这些老先生在“反右”,“文革”中被作为“反动权威”挨批被整还不足为奇,因为那是“左”祸所致,无法无天的年代,砸烂公检法,法律被践踏被亵渎的年代。而在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依法治国已成为基本国策,法制建设已进行了数十年的今天,这些法律精英——中国走向民主、文明、法制国家进程中最为宝贵的高级人才,晚年竟会如此的凄凉,被社会忽视,为人们遗忘,就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了。
他们的悲哀,难道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哀?他们的不幸,难道仅仅是他们个人的不幸?其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时代的不幸!法律没有为他们带来财富和福祉,同样,整个社会已经并继续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过去是无法无天,现在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却是有法无天,贪赃枉法,权钱交易,黑白交流,黑社会、恶势力祸害着国家和人民。这说明法律的权威还没有树立起来,法律之剑的威严还没有表现出来,法律还没有赢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时不时有人以权、以钱、以暴在玩弄法律,玷污法律,欺辱法律。
“在近30年的被管制、被流放生活中,几乎每位老人的心灵都受到深深的伤害,除了宝贵的时光,被剥夺的还有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几乎每个老人家里都看不到书,那时是不敢有,现在则是没钱买”。国家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知识分子政策要尽快落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要尽快形成,中国再耽误不得了,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今天,国家应该让那些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高级人才,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让他们的才华得以发挥,造福社会!
先人曾经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健忘的民族,陷入无穷无尽的周期律而难以自拔,历史的悲剧一再在中华大地上上演!今天,中国正在走向法制化和信息社会,但愿从此不再健忘,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