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过年


 

    在美国过年

   

 

    美国汽车很多,中国自行车最多;美国老百姓很守信用,美国政府却反复无常,中国则刚好相反;美国人讲究喝,中国人讲究吃;美国人喜欢贷款,显得很有钱,中国人喜欢存钱,显得也很有钱;美国人经常离婚,中国人经常结婚;中国人个头小,身体很好,美国人个头大却很脆弱;等等。这些是我对美国的基本印象。

 

    终于,2004.2.22,由于情人兼老婆的那个人在美国俄亥俄州作高级访问学者,我有了一次机会去访问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恰好,那是中国的大年初一。在经过了24个小时的旅途劳顿后,终于到达了辛辛那提,见到了分别将近半年的妻子。还好,妻子依然楚楚动人,容貌完全可以胜任情人的要求,而且对我的感情似乎并没有任何动摇的迹象。令人惊奇的是,这么长时间的旅行之后,那里仍然是大年初一。第一次体会了时差的奇妙。那一天大雪纷飞,到处银装素裹,公路上积雪很厚,多少年了,很少见过这样痛快的雪。洁白的世界让人心旷神怡。

 

    但是,兴奋的情绪还没有平息下来,饥饿悄悄的降临了。挨饿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美国的吃法总好像吃不饱似的,再一个买东西不方便。

  

    虽然我们夫妻分别只有半年,表面上我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妻子已经习惯了美国的饮食,甚至已经喜欢上了一些美国食品。她兴高采烈的向我推荐奶酪、冰淇淋夹面包等等新鲜的吃法。在我的眼里这些怎么能算是食物呢?

   

    在美国购买生活用品,没有汽车是万万不行的。妻子没有汽车,买东西要搭人家的车。这种状况是很尴尬的,每次买东西都匆匆买好,然后在集合地点等着人家,不可能像过去在国内那样可以仔细的挑选,想怎么逛都行。因此,为了我的到来虽然买了不少食物,没两天就开始挨饿了。

 

    反复讨论以后,我们做了两个决定:第一,尽可能去租辆车,解决购物问题;我在国内有车,但是不知道在美国要办什么手续,那就去研究一下;第二,买来东西,我亲自下厨按照中国的办法做饭。

 

    租车比想象容易得多。我在中国上海的行车执照“no problem”,那个精干的满脸雀斑的白人小伙子在柜台后面边帮我填表边告诉我。然后我们就到院子里去check我的车,在似懂非懂的听了几条注意事项后,我就坐进了那部日本产的“LANCER”。院子里车很多,阳光照射着地上的积雪,地面还结着冰,小伙子笑得也很灿烂,妻子也坐进了车,兴高采烈的有些按捺不住;说了一声ByeBye之后,我发动了汽车。车的性能很好,只是座位太低,窝在方向盘后面有些不大习惯。我告诉自己,这可是美国,这可是雪天,地面都是冰,我开上了车,这不是在走路,所以要小心,千万不能出问题。情人就在身边,不能出笑话。

 

    我良好的行车习惯和驾驶理念这时候起了效。车很平稳的驶出了院子,不懂美国的交通规则,风雪严寒的气候,不熟悉街道甚至也忘了来时的道路,没有考试,没有学习,我居然在美国开上了汽车,每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人都感到惊奇,我和老婆当然是兴奋莫名了。紧张的驾驶了十几分钟,没头没脑的在家门口绕了好几圈后我们终于找到了家。

 

    认真刻苦的学习了美国的交通规则后,反复的把辛辛那提市的地图琢磨一番。于是,勇敢的走上了高速公路。经过两天的热身驾驶,购物问题获得了完美解决;按照自己想象的中国传统饭菜的做法,我给老婆作了一大盆稍子(这是陕西人发明的界于红烧肉和肉丁之间的熟食),至少够老婆吃一个月,饥饿问题也随之不复存在。

 

    正当我埋头苦干专务家政的时候,结婚以后从没有这么好的表现,以至于发现了自己居然还有管理家务的天赋为自己感到高兴时,妻子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构想:我们开车到田纳西州的一个同学那里过年:度周末;大概是认为我的表现只是假象,或者为了奖励我;我赶快找到地图,仔细研究之后,心底里有些发毛。到达田纳西州州府纳什维尔必须向南穿越肯塔基州全境,全程将近1000公里;要穿过、路过七八座城市,全部是高速公路。我至今为止还没有这么长的行车经验。但是,对于在美国开车旅游的向往战胜了畏惧,如果安排好,分两天行驶应该没有问题,无非是要妻子跟老板请个假,早走一天而已,而这一点妻子愉快的答应了。路途中,有一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岩洞,叫做猛犸岩洞,地下探明的洞长约365英里,大概580多公里,无疑,这处景观也深深的吸引了我。

 

    经过认真的准备,主要是道路熟悉问题。电脑查询清楚路途的走向,美国到底是信息大国,几乎每一件生活小事都能够在电脑里找到答案。电脑里对路线描述的非常清楚,很小的街道,甚至门牌号都有记录。当然,也可以说,美国的变化不大,一次把数据输完了,它就完事了,不像我们国家,每天街道,门牌都在变化,怎么可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下午2点上了65号高速路,出了辛辛纳提,刚刚还是艳丽多彩的天空,突然间乌云密布,很快就下起了大雪。道路变得湿滑,路上的车也变得急忙忙的,人们闷着头,只顾赶路。雨刮不停的忙活着,前方的视野不是很清楚,必须集中精力。妻子本来很捣蛋的开着玩笑,手拿地图故意考验我的方向感,现在也悄无声息的坐在那里,紧张的目视前方。

 

    肯塔基州以农牧业为主。平原上坐落着一些不大不小的山峦,一路上基本上看不到露土的地方,要么是草地,要么是森林,要么是村庄。公路两侧几乎每隔一公里就有一个休息站之类的地方,供游客加油、上厕所、休息、吃饭、获取信息,地图以及其它的信息资料是免费的,设施确实很完善。我们国家虽然也有不少高速公路,但是这些方面就要差很多。

 

    快到肯塔基州最大的城市路易斯维尔,雪更大了,车速也慢下来了;进城的道路非常多,都汇集到一个路口,只见空中的立交桥和我们往返16个车道高速公路汇合在一起,大雪在空中弥漫着,蝗虫一般的汽车开着车灯,犹如萤火虫的灯光互相闪烁着,世界仿佛被汽车、大雪和黑暗充溢着,地狱一般的壮观。妻子打开了音响:“你开车的样子很凶恶,就像抢了银行的强盗正在仓皇逃窜,我可不想当强盗!”“你也好不到哪里去,眼珠子都要掉到地上了。”我们互相开了个玩笑。这是一首克拉玛依之歌,我把音响开得很大,在辽阔的美国大地上,听着这种极为中国的歌曲,不知为什么,一下子理解了“酷”的含义。

 

    晚上8点,我们到达了猛犸岩洞的休息区。找到路边的一家旅店,名字叫“Quality inn”。一个体重足有280公斤的白人小伙子接待了我们。

 

这家旅店静静的卧在那里。黑黢黢的,在外面基本看不到灯光,只有在路边的灯箱广告闪烁着。大堂很小,正面向里走是餐厅,右手边就是柜台,闪着一束灯光,那个叫做丹尼斯的壮硕大汉听到我们的询问声立刻从柜台后面冒出来,好家伙这么大的块头在中国是很难见到的。不过,小伙子却很腼腆,手底下的活却不慢,蛮干练的样子;他很快安顿了我们,隐没在柜台后面的黑暗中。

 

那一夜,我们睡得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