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没有什么腐败,因为当时检查比较频繁,处理的力度也比较大,帐目如果只错一个很小的数额,往往也要被严惩,从而没有人愿意当会计,更不敢贪污受贿,而情愿只做一名普通生产队员,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引入,以及西化思想,文化的渗透,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即现在腐败问题不仅越来越严重,而且金额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且处罚的力度一直不够大,而这与计划经济时代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当然我认为那个时代的处理有点走极端,但同时目前对待腐败的态度也很极端,由过去的过于严厉转变为目前过于宽松,可能是因为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基础还很薄弱,所以发展才是中心工作,其它工作应该服务于这个中心工作的原因,所以对腐败份子很宽容,但我想固然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使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众吗?但现在看来形势是向这方面发展的吗?显然不是.另外在贪污腐败治理上也存在思路不对头问题.
本来行贿受贿涉及到两方即行贿方和受贿方,但是在处理上显然偏向某一方,从整体上看,如果处理行贿受贿问题时,多是处理受贿方,而行贿方很少被严惩.当然在行贿受贿问题,受贿是主要的,如果他不受贿,也就没有行贿,可以说受贿是主要方面,而行贿是次要方面.所以严惩受贿者的思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是不对头的.因为行贿方和受贿方是两个不同的主体,虽然在某些方面行贿方是被动行贿的,而受贿方处于主动地位,但行贿方有主动的行贿动机也是很普遍的.从历史发展的历程就可见一斑.解放时是几乎没有人贪污的,而当时虽然没有多少钱,但却有很丰富的产品的,但依然没有多少人侵占这些物品,而改革开放后,许多意欲发展的民众如果靠正常经营和生产是很难致富的,在当时依然是集权的时代里,他们主动对官员进行糖衣炮弹式的攻击,在金钱和利益之下,这些官员是逐渐被拉下水的,而起先他们并不是主动受贿的,从一个角度可以说没有行贿,就没有受贿,也就是说行贿在前,受贿在后.有位专家说的精辟即现在所谓的富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以前的江洋大盗,地痞,流氓等,他们靠的是非正常渠道发家致富的,而目前又让他们主导中国的市场.,领导及其它企业前进,这个现象引起人深思.这样下去将会变成怎样?正如让一个落后地区的行政首长去领导一个发达地区,让一个素质和能力的人去领导比他素质,能力更高的人,结果会怎样?我们自然心知肚明.但是事实上在每一个角落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这到底是怎么了.我想关键是政府对于这些人没有给予应有的惩治,许多原罪因为怕阻碍经济发展而不追究,岂知如追究将使他们如鱼得水,仍然用老方法行事即本身在发家过程中就同各方建立了比较牢固的联系,而这种方法得到了一些力量的认可,这使得他们移花接木,把老方法继续用在当今的一些事务中,这样下去,使风气依然不能从根本上好转,因为上一代的行为,思想又影响到下一代,这样代代相传,很难形成好风气,因此我认为对于行贿的也要严惩,因为从一定程度上说,之所以有今天这么严重的腐败与起先有千千万万个行贿者有关,正是他们推动了事态想更严重方向发展,因此在严惩受贿者的同时,也应严惩行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