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品牌营销


 

    2003年3月23日的早晨,正当我收看央视一套对伊拉克战争的现场直播,并为线条凶猛的美军战机冲出航母强悍扑向已然黑烟四起的巴格达“敬畏而震动”时,一条间歇时发布的广告引起了我另一类震动:这是某浙江企业从去年就开始投放的、业界普遍反响还不错的一则品牌形象广告:画面上是几架同样强悍的战机,呼啸着掠过山川与河流,最后在天空中形成一个象征胜利的大大的“V”字,广告语除了品牌名称之外,落幅在“胜利之鹰”上。

战争,不论是什么理由的战争,最终造成的都是对生命的掠夺,反战是全球最主流的声音。因此,对于无论多么大牌的品牌而言,战争都是一个需要小心规避的营销雷区。根据美国同行的权威消息,早在2月战争风声日紧时,美国的广告商们已做好了应对战时新闻的准备:许多广告商在与媒体签订合同时增加了有关战争的条款,比如,要求不得将自己的广告安排在带有暴力的画面前后播出,或者是将广告刊登在报道坏消息的版面上;更多的广告商关注其在广播或印刷媒体上的广告,以保证自己的广告不会给消费者带来不良的联想。而早在12年前的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媒介便损失了数以千万计的广告收入,除了巨大篇幅的战争报道大大缩水了广告空间外,几乎大多客户的广告投放量都聚然下降,部分原因是消费者没有了购买欲,另一原因是没有公司愿意给别人留下任何与战争有关联的印象。

另外,为了加强营销攻势,部分世界巨头自今年年初开始忙不迭的更新品牌形象,比如可口可乐就抢在2月中旬发布了新的中文标识,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全球第一包裹快递商UPS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这家公司沿用了四十多年的“盾牌”标志在3月25日正式变脸,但由于伊拉克战事,其原计划当天在全球举行新标志揭幕仪式被迫无限期推后了。

与这些全球巨头科学的品牌营销管理相比,我们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目前中国企业的营销状况好比一座冰山,即使是超越同辈、浮出海面的小部分强势品牌,依然在营销管理、系统规划、风险预警、全局控制等方面缺少经验与队伍;而在海平面以下的,是构成中国工商企业的绝大多数,在他们的日常营销活动中,随意性的、照搬照抄式的非理性行为处处可见,一味的追求轰动效应、追求炒作而不知趋利避害,仅仅近几个月以来,什么频频举办当众接吻大赛、什么当街竖起两层楼高的卫生巾等商业闹剧比比皆是,不良的营销风气甚至将一些大品牌也拖入泥淖。

如果说在突发的战争初期未能及时更换日常广告,仅仅是大品牌的监管控制缺乏经验的话,那么如此众多非理性与科学的营销行为,将成为中国企业尽早脱离低水平竞争层次的重大障碍。为此,4月8日,中国营销人金鼎奖执委会发布新闻称,其数十位资深评委一致呼吁广大国内企业抵制低劣庸俗的广告促销或商业炒作,并把全面提升中国营销、倡导理性与科学,确定为5月末将在杭州举办的第三届金鼎奖暨中国营销论坛的主题。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国营销界仅用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便走过了发达国家近百年的营销发展历程,中国营销人队伍也已达数千万之众。由于从业人员众多、市场竞争日趋残酷,一些价值取向扭曲、格调不高、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的营销炒作时有耳闻。金鼎奖执委会主任、奇正咨询机构总裁孔繁任先生分析说,这实际上是营销理论与实践积淀不足的一种市场表现,如今不规范的营销行为受到越来越明确的制约,而急功近利、言过其实的营销传播也大大降低了企业及其品牌的说服力。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以理性科学、融汇国际先进营销思想的方法提升中国营销,应是国内业界的当务之急。

金鼎奖评委、武汉大学商学院营销系主任、博导景奉杰指出:理性和科学的基础是学习,中国企业应该边实践边深入学习基础的市场营销理论及技法,学会应用营销理论指导营销管理实践,学会在中国营销实践中对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升。

2000年诞生的“金鼎奖”,是中国营销史上第一个为营销人设立的专业奖项,由两岸三地著名营销学术权威及业内专家担纲评委,设有“杰出营销总经理”、“杰出区域销售经理”等七个专业奖项。在前两届“金鼎奖”活动中,共有来自海信、科龙、乐凯、奥康、金六福等知名企业的数十位中国营销精英获奖,更有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浦·科特勒博士、整合营销传播创始人唐·舒尔茨教授、法国营销代表人物让·艾尔菲教授等国际营销权威,与会共论市场营销发展。

 2003年作品

 

相关链接

怎一个“俗”字了得!——人大代表抨击媚俗流行文化

新华社记者翟伟、邬焕庆

 

“人民群众要的是通俗,绝对不是庸俗!”

  当今社会上种种低俗、恶俗、庸俗的流行文化,引起了一些人大代表的强烈抨击。

  他们指出,中国要现代化,就不能没有现代文化的积累;但是媚俗流行文化所隐含着的背离现代先进文化走向的观念枷锁,正裹挟着现代传播力量畅行无阻,应该引起人们的警惕。

 

  低俗广告,你要宣扬什么?

  现象定格:一些广告在价值取向上把女性当成了男性的玩偶和附属品。例如:一个女人做暧昧的猫状伏着,后被一个所谓的“成功”男士抱起,然后旁白抛出一句广告语是:“成功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就是成功模式?)再如:一个用色迷迷的眼睛看女子的男人,用手凑近那女子脸,女子迎上去,男人的手就在她的脸上抚摸来抚摸去,然后广告语是:“在这干燥的日子里,我最爱她如水的肌肤。”(这就是爱情?)

  近段时间商品广告以婴幼儿作为广告形象好像成为新的趋势:广告画面出现了一个男孩子正在玩一只玩具熊。孩子的妈妈在旁边说:“吃了xx营养品,长的聪明!”然后是小男孩对玩具熊说:“不吃,笨!”言外之意是说,我吃了这种营养品变的身体好、聪明!你要像我一样,你也要吃xx。(聪明、智慧原是如此简单?!)

  代表之声:黄泰康代表说,商品做广告无可厚非,但要做出好的广告才能赢得人们的心,不会使人厌烦,否则只能带来反作用。林林总总的一些庸俗的广告包围着你,甚至误导着你的价值观,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这些低劣庸俗的广告,玩一些噱头,美其名曰为创新。其实这只能暴露创意出这些广告内容的人和商家自身的浮躁,急功近利,文化、道德素质的不高。

  真正好的广告应该是做到艺术品位要高,能展现美,给人以美好的印象;生动活泼,新奇有创意,人们喜闻乐见,能寓教于乐更好。

 

  恶俗商业炒作,你要刺激什么?

  现象定格:杭州有家包子店,招牌上竟然赫然是“仁肉包子”!当今商业炒作的流俗、媚俗、甚至恶俗现象之严重,单单从杭州河坊街一家“仁”肉包子店的自我标榜,就可以看出这里面有多么混乱的思想。“仁”乃是人生之大义,可在这里,“仁”肉包子仅仅是借“仁”字之“形式”,图谋的是重现孙二娘、张青“人肉包子”的恶名和刺激,“玩一把心跳”罢了。

  还是在杭州,一家洗浴用品公司为了获取注意力,刺激眼球,居然在最繁华的中心地段设置洗浴台,请来天生丽质且胆子够大的小姐“宽衣解带”,安排她们穿着薄如蝉翼的内衣,极其开放地展示自己美丽而又似乎滴着水的身体,仅仅是满足观众们“让我一眼看个够”的简单欲望。

  “男欢女爱”指河蟹,“一丝不挂”是烧鸡,恐怕让你想破头都不知道这些触目惊心的菜名与菜的联系。不过这些恶俗不堪的名称,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天津的一些农村饭店的菜单上。人们走进这些饭店点菜时都要吓一跳,以为走错了地方,原来菜谱上竟赫然写着“男欢女爱”、“出水芙蓉”、“一丝不挂”、“勾勾搭搭”、“风流寡妇”……等端上餐桌发现,原来“男欢女爱”就是一雄一雌两只河蟹,“一丝不挂”是一只烧鸡,再看“勾勾搭搭”原来是黄豆芽炒绿豆芽……

  代表之声:黄天锡代表说,商家追逐名利的恶俗炒作只是一个小聪明,一个“雕虫小技”,是不值得欣赏的。商家只顾盯着大家的钱袋子,总是无休止地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子和各种感官神经。

  商业的一些恶俗炒作,尤其是一些处处得不到要领的策划、创意,其负面作用较大,从长远计,中国悠久的商业文明的韵味只能会慢慢消逝,大家的人文精神只能会转变成为享乐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