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保健品会倾家荡产?
★ 文 唐朝
8月1日,第20届内蒙古药交会将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如期举行。届时,全国保健品厂商招商大战有将全面展开,众多寻找产品的保健品代理商将又一次把自己的命运交给目前比赌博风险还要大的保健品身上,这些带着发财美梦的保健品代理商心理都非常清楚,一旦中了厂家防不胜防的“无间道”,等待自己的不是血本无归,就是倾家荡产!
“我都是因为相信朋友的推荐才成为保健品代理商的,虚假宣传材料和宣传片都是厂家给的,代理合同里本来已经约定‘因产品质量问题’、‘厂家所提供宣传材料’所产生的问题有厂家负责,并由厂家负责退还我市场保证金和所有货款,现在厂家什么都不管了,我已经血本无归了!老公已经将离婚诉状交到法院;现在还欠40多万的债务,我一个女人带个孩子,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据某财经杂志报道:原本在山西经营着两家中等规模饭店的蔡女士有一个非常幸福和睦的家庭,丈夫是国家机关公务员,女儿既可爱又聪明,自从一个经常来自己饭店吃饭的某保健品办事处主任向自己推荐代理某保健品能赚大钱之后,厄运就一步步向自己走来!
保健品招商骗局大起底!
急于引诱保健品代理商上钩的厂家传统套路是:1、广告通知:首先在招商类报纸和杂志刊登招商广告,大家众所周知的那份报纸和那几份杂志都是厂家发布虚假广告的集中营,据一位权威广告检测机构专家透露,这类虚假保健品招商广告在70%以上;2、名人当“托儿”:在广告上明星、名人、名家以不同形式充当“托儿”,代理商和消费者出于对明星、名人、名家的相信,而特别容易上当受骗;3、暴利诱惑:用低价位提货政策造成虚假暴利概念,这是代理商最容易动心的一个环节;4、策划人陪衬:用一些所谓的“著名营销机构全案策划”的方式让代理商放松警惕,这是为了让您感觉市场很容易启动的假象;5、虚假繁荣:用巨款事先打造一个表面繁荣的样板市场,许多代理商就是在参观完厂家提供的样板市场之后而上当的,实际上绝大部分厂家提供的和描述的样板市场就是为了迷惑代理商的;6、榜样说服:用倾斜的支持政策培养2-3个已经赚钱区域代理商现身说法,由于这几个代理商接受了厂家特殊政策而赚到了一部分钱,所以就必须要按照厂家的说法去帮助厂家引诱其他代理商上钩;7、概念销售:厂家会人为开辟一个所谓区别于传统销售模式的新概念,像“社区营销”、“会议营销”等一系列手法,这类手法容易让一些不懂营销的代理商在厂家营销人员口若悬河的演讲中迷失方向;8:巨额广告支持:这类型厂家在招商的时候首先用整版、半版或者1/4版招商广告,这样很容易让代理商感觉厂家很有实力,而厂家也会许诺在全国大面积广告轰炸;9、活动促销:厂家事先会承诺举办各种类型促销活动拉动市场,代理商往往很容易被厂家招商人员描绘的前景感染;10、奖励机制:这类型厂家会设计一个按照销售额返利的制度,诱人的汽车和现金奖励会让代理商身陷其中。
代理保健品容易造成人格分裂?
“三株枯萎了,飞龙落地了……,我国保健品行业短短十几年来虽然先后涌现出过3000多个保健品品牌,但是,许多著名保健品品牌恰恰都是因为营销策略中涉及虚假广告宣传遭媒体光曝光而轰然倒塌的。
“虚假宣传死的快,不虚假宣传死的更快!”许多保健品代理商都明白这个道理。从7月1日起,《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由于保健品不是生活必须品,所以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意识完全要靠广告和厂家宣传材料诱导。而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急功近利”的消费意识又往往会把保健品当药吃,许多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都会问:能治什么病?
保健品什么病也不能治!但是,如果你这样告诉消费者,他转身就会走人。怎么办?
这个时候保健品代理商由于生存和收回投资的需要,就必须要按照厂家提供的宣传资料去说服消费者,虽然代理商自己也对厂家提供的那些宣传材料有所怀疑,可是还能怎么办呢?习惯了就好了!可能代理商没有意识到,这个习惯一旦养成,你就会说瞎话说假话习惯了。你一旦说瞎话说假话习惯了,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同学等等这些人就会越来越疏远你,你的精神世界就会越来越空虚和烦躁。一旦你进入到了这个状态当中,你的事业、家庭会怎么样呢?这样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你的人格迟早是要分裂的。
据一位保健品行业组织负责人透露:目前保健品的宣传内容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占73.5%,其中对产品功能进行虚假宣传、擅自宣称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4%。而且,保健品行业内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就是保健品企业每年在广告费用上的投入一般占总销售额的30%—50%。
不久前,国家工商总局刘凡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国家将采取五项措施严厉打击虚假违法广告。
保健品本身没有问题,由于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消费意识缺乏理性消费观念,所以目前想把保健品当作暴利赚钱工具的代理商来说,危险不但极大,而且,稍不留神,有可能您就会因此像山西那位蔡女士一样倾家荡产!
点击保健品:
国家药监局颁布了《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国食药监市〔2005〕第211号)从7月1日起保健食品广告未经审查不得发布。根据《暂行规定》,明星代言广告被叫停。
规定指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利用和出现国家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或者以专家、医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
从今年7月1日起,所有的保健品广告都必须标上“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语。各地食品药品监督局将从7月1日起对市场上的保健品广告进行监测,从8月1日起,凡未经审查发布的保健食品广告都将提送工商部门依法查处。
7月7日《北京现代商报》报道: 记者昨天从顺义工商分局获悉,顺义一家大型药店的经营人员,在明知“活谓素”仅仅是一种保健食品的情况下,却仍然将其视为药品在药店内发放“活谓素”的虚假宣传单,被顺义工商分局罚款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