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掌握的资源,中东都是世界的心腹。美国要称霸世界,必先控制中东,而要控制中东,必需控制伊朗。所以,在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控制了伊拉克后,美国下一个打击的对象必然是伊朗,——2005年新年伊始,美国高层领导人再度就伊朗核问题向伊政府施压,并称不排除对伊实施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实际上,美国现在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对伊朗发动战争的堂而晃之的理由而已。
伊朗等中东国家对美国贪婪的野心有清醒的认识吗?有!伊朗、叙利亚的领导人对美国的企图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正因为有这种清醒的认识,两国都在竭尽全力防止被美国寻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叙利亚最近从黎巴嫩撤军也正是为了避免受人以柄。在这里,我们关注到:伊朗在应对美国的强横时表现出足够的机智和灵活。可以说,伊朗做到了能屈能伸,有理有节,既坚持了原则,又有相当的灵活性。
在美国不断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试图借此孤立伊朗,为最终推翻这个政权制造口实时,伊朗应对美国,最困难之处在于要把握住一个平衡:在短期,不能让美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在长期,要发展出自己的核武器,增加美国发动战争的顾虑。但是,这两个目标是矛盾的,达到长期目标的努力也许正好给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反之,如果放弃长期目标,也许短期内降低了美国军事打击的可能,但长期来说,由于根本没有让美国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美国的顾虑也大大减小,美国发动军事攻击的可能大大增加。
伊朗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表现的非常聪明。
一方面,伊朗坚称其核计划只是用于和平目的,无意研制核武器,以尽力争取国际同情和缓解压力,同时,还不时做出一些让步,摆出了一幅积极的姿态。
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避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其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在有关核计划的方面,伊朗表现的极其强硬,而俄罗斯的介入使这种强硬有了更有意味的背景。
2005年2月2日,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里·阿迦·穆罕默迪在德黑兰说,伊朗永远不会放弃其核计划,伊朗与欧洲国家展开谈判是为了保护其核成果,而不是放弃其核计划;
2005年2月23日,伊朗总统哈塔米重申,伊朗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2005年2月27日,俄罗斯和伊朗就布什尔核电站燃料供应及处理问题达成协议;
2005年3月1日, 伊朗已拒绝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对伊朗帕尔钦军事设施再次进行核查的要求;
2005年3月6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即使伊朗核问题最终被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伊朗也不会放弃在核能利用方面的合法权利。
为了使伊朗能放弃其核计划,美国使出了“胡罗卜加大棒”的手段。2005年3月11日,美国宣布,为推动欧盟与伊朗的核谈判,布什总统已决定不再反对伊朗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将考虑以逐案审议的形式允许向伊朗出售民航飞机的零配件。
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伊朗将坚持继续进行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任何压力、威胁或利诱都不可能使伊朗放弃自己的合法权——伊朗明白,放弃核计划,无异于自废武功,伊拉克殷鉴不远呐。
伊朗的机智与灵活为伊朗发展其核计划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同时,通过与俄罗斯的意味深长的合作,也大大增加了美国发动攻击的顾虑。但是,即使伊朗应对得当,也要看到,伊朗外交斡旋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根本原因在于伊朗发展核计划与美国控制中东战略的这一根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立场是不可改变的,美国绝对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的立场也是不可改变的,二者的冲突就是必然的,下一步,局势会如何发展?恐怕已是不言自明了。
伊朗等中东国家对美国贪婪的野心有清醒的认识吗?有!伊朗、叙利亚的领导人对美国的企图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正因为有这种清醒的认识,两国都在竭尽全力防止被美国寻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而叙利亚最近从黎巴嫩撤军也正是为了避免受人以柄。在这里,我们关注到:伊朗在应对美国的强横时表现出足够的机智和灵活。可以说,伊朗做到了能屈能伸,有理有节,既坚持了原则,又有相当的灵活性。
在美国不断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试图借此孤立伊朗,为最终推翻这个政权制造口实时,伊朗应对美国,最困难之处在于要把握住一个平衡:在短期,不能让美国找到发动战争的借口;在长期,要发展出自己的核武器,增加美国发动战争的顾虑。但是,这两个目标是矛盾的,达到长期目标的努力也许正好给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反之,如果放弃长期目标,也许短期内降低了美国军事打击的可能,但长期来说,由于根本没有让美国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美国的顾虑也大大减小,美国发动军事攻击的可能大大增加。
伊朗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表现的非常聪明。
一方面,伊朗坚称其核计划只是用于和平目的,无意研制核武器,以尽力争取国际同情和缓解压力,同时,还不时做出一些让步,摆出了一幅积极的姿态。
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避免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其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的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在有关核计划的方面,伊朗表现的极其强硬,而俄罗斯的介入使这种强硬有了更有意味的背景。
2005年2月2日,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里·阿迦·穆罕默迪在德黑兰说,伊朗永远不会放弃其核计划,伊朗与欧洲国家展开谈判是为了保护其核成果,而不是放弃其核计划;
2005年2月23日,伊朗总统哈塔米重申,伊朗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2005年2月27日,俄罗斯和伊朗就布什尔核电站燃料供应及处理问题达成协议;
2005年3月1日, 伊朗已拒绝了国际原子能机构提出的对伊朗帕尔钦军事设施再次进行核查的要求;
2005年3月6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即使伊朗核问题最终被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伊朗也不会放弃在核能利用方面的合法权利。
为了使伊朗能放弃其核计划,美国使出了“胡罗卜加大棒”的手段。2005年3月11日,美国宣布,为推动欧盟与伊朗的核谈判,布什总统已决定不再反对伊朗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将考虑以逐案审议的形式允许向伊朗出售民航飞机的零配件。
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塞菲说,伊朗将坚持继续进行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任何压力、威胁或利诱都不可能使伊朗放弃自己的合法权——伊朗明白,放弃核计划,无异于自废武功,伊拉克殷鉴不远呐。
伊朗的机智与灵活为伊朗发展其核计划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同时,通过与俄罗斯的意味深长的合作,也大大增加了美国发动攻击的顾虑。但是,即使伊朗应对得当,也要看到,伊朗外交斡旋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根本原因在于伊朗发展核计划与美国控制中东战略的这一根本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伊朗发展核计划的立场是不可改变的,美国绝对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的立场也是不可改变的,二者的冲突就是必然的,下一步,局势会如何发展?恐怕已是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