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胡冬原

四十不惑年纪,居然一事无成哪

信息消费:河北省扩大内需的新亮点


    信息消费是指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相关的一种新兴消费形式。信息消费与传统消费相比,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潜力很大,前景诱人,已经并正在成为我省扩大内需的新亮点。
    一、河北现状
    1.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宽带接入面不断拓展,为扩大信息消费奠定了硬件基础。2004年,全省通信行业在优化网络结构、调整网络布局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通信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综合通信能力得到了增强。截至2004年底,全省长途交换机容量达22.1万路端,局用交换机容量1960....

Read more

打造诚信税收 构建“和谐河北”


      税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税收法律关系中,表现和反映征纳双方相互信任程度的标的,是由规矩、诚实、合作的征纳行为组成的税收道德规范。它要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要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律的要求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反对纳税人采取欺诈、隐瞒等违背诚实信用要求的手段逃避或减轻纳税义务,损害国家的税收利益,也反对税务机关滥用职权特别是行政自由裁量权,侵害纳税人利益。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税务机关诚信征税、纳税人诚信纳税与政府有关部门诚信用税。打造诚信税收,是构建“和谐河北”的题中应有之义。
 &nb...

Read more

增强煤炭对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本文作者:河北省煤田地质局     张路锁(副局长)   杨森丛
       能源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对这一问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立足国内,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注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加强东部地区的耕地保护、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出席...

Read more

提高河北省公益性文化事业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议


      文化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类产业,具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公共需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属性、双重职能,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由于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的基本属性,决定了一切文化资源、资产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经营开发,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都是为了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提高文化生产与服务效力。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公益性职能为主,主要是满足公共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因此,在运作方式和资金来源上与经营性文化业有一定的区别。但公益性与经营性不是截然分开和根本对立的。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是可以转换和统一的。从发...

Read more

河北经济2005:环境、走势与对策


   回首200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我省经济保持稳健发展,生产总值到8836.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提前一年实现了“翻两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战略目标,人均GDP达到13017元,比上年增长12.2%,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毋庸置疑,全省经济实力的增强,为2005年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及增长惯性,总体判断,2005年的河北经济又将极为可期,GDP突破万元大关基本没有悬疑。
    一、主要环境
    概览2005...

Read more

先进性教育: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改善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成为此次活动的焦点之一,强调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从辉煌走向辉煌。
    但是,从一些同志的讨论中发现,党员和群众到底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有些同志仍处于模糊和偏颇状态。比如,有的把党群关系比作小船和大海,尽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警句跃然纸上,然而把党员看成“木”制的、群众“水”制的,显然有悖于党员从群众中成长、产生、酝酿和脱颖而出的客观事实。又如,有的把党员比做鱼、...

Read more

应重新界定河北在“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地位


      来自省内经济学界和政府人士的普遍观点,是河北应为京津冀的“发展腹地,预期则与之遥相呼应——京津订单的生产基地。因京津与河北相比的居上地位太突出,似是理所当然、当仁不让的“龙头大哥”,因此在意识上河北的“打工”情怀几乎“心甘情愿”——京津承揽订单并提供生产支持、服务乃至“领导”,从而形成一个上、中、下的产业关联,形成一种前、中、后的经济链条,形成一套三、三、二(京津以第三产业为主,河北以第二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这其间,河北毫无疑问也无勇气摆脱“下、后、二”的注定式的命运。对上述观点,笔者另有愚见——上述观点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能...

Read more

2005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论点综评


       一、背景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功成身退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周期性特点也愈来愈明显,我国经济增长由此从1998年开始出现了持续的紧缩态势。中央政府审时度势,从1998年即开始实行扩张性调控政策,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之后,我国宏观经济终于在2003年下半年摆脱经济紧缩的阴影,走出低谷,进入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然而,从...

Read more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一、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首先,从农业本身来看,主要是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导致农民增收的产业空间余地很小。在土地资源方面,一是规模小,农户用来交换的商品性农产品数量少,资金收入低;二是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稳定程度低;三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农民对土地资源占有不完全产权,出售权、转让处置权、风险抵押权不到位,很难成为其固定资产,难以带来其他利润,如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这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与调节中失去很多获得收益的机会。在劳动力素质方面,由于文化技术作为一种附着在劳动者身上的潜在资源,同样也会因其禀赋差异而影响收入,一是影响其对经济发展周期性和...

Read more

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发展,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到2001年底,人口总数、国内生产总值、45种矿产储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玻璃和陶瓷产量、化学原料药产量、公路通车里程、干线公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地方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指标均在全国位居前10名以内,有的还是全国第一……但与此不相呼应的是,河北还不是一个经济强省,更不是一个经济富省,2001年底,反映经济实力和富裕程度的各种指标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位居10位之后,而能够从一定角度反映区域未来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化指标则位居20名之后。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