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郭立场

河南信阳市信阳师院历史系

我们需要统一的村干部监督体制


  村干部涉“土”犯罪高发,手段不高明却屡屡得手。日前,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检察院,一位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土地征用款、村集体经济收入等名词越来越多地跳入人们的视野。来自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局资料显示,村干部的犯罪率不断递增,其中一个新动向就是涉“土”犯罪。(《法制日报》12月6日)

  村干部是广大农村中最基层的干部,其廉洁与否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稳固与否。就事论事,为什么涉案村干部的作案手段并不高明却屡屡得手?绝对化的权力若约束缺失必然产生腐败。显而易见,土地征用款管理发放制度上的缺陷也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空间。从法律制...

Read more

监督容不得任何特权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表示,与社会保险基金有关的任何单位和环节都必须接受监督,不能有特权有例外。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针对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出的问题予以回应,坦言劳动保障部门应负重要责任,并将推出多项措施进行整改,逐项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清理回收资金。(《第一财经日报》12月4日)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拥有巨大公共权力,如果不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监督,就会导致权力的失控。可以说,社会保险基金发生这么多问题,根本原因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认真执行国家的政策规定。而操作程序的不规范和不透明,以及缺乏...

Read more

今天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


    “这几年我们学生本科‘出口’比率开始下降,出国比率在23%左右。这个数字还比较合理。”这是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在日前“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论坛中表示的。许智宏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有一定比例接受国外研究生教育,因为中国和国外在教育上的最大差距就是研究生教育。(《第一财经日报》10月30日)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百多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今天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国际化给中国大学带来了许多挑战,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对于中国的大批大学来说,要达到世界...

Read more

非物质文化保护不能单纯靠申遗


 
  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与往年迥异的一点——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我国政府此举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却仍容易让人联想到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而令国人扼腕不已。而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有鉴于此,我国民俗专家、中国民协副主席白庚胜建议,我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应优先边疆和共存文化。(《广州日报》10月6日)
  现时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政府才开始重视中医的申遗,虽姗姗来迟,但终究认识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切实展...

Read more

英雄一去不复返


“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黄继光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董存瑞为什么牺牲?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现在,网上“恶搞”不再只停留在一般的、娱乐性强的娱乐搞笑,从炒作雷锋的初恋女友到恶搞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铁道游击队之青歌赛总动员》,许多人们熟知的历史英雄人物,千千万万青年崇敬的偶像一再被调侃丑化。(《信息时报》8月4日)
  什么都可以拿来嘲弄,我们还有多少英雄经得起恶搞?恶搞到底有没有底线?长此以往,岂不要数典忘祖吗?当戏说者在戏说红色经...

Read more

就业率,水分里的“形象工程”


日前,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教育部正在建立就业率举报制度,并将设立就业率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建立检查制度,在高校教学评估中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加大就业状况的权重,对就业率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以此防止个别高校就业率“注水”。(《京华时报》8月4日)
  针对近年来很多部门或机构从不同角度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各种数据很多,引起多方面议论的情况。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很多地方在就业率指挥棒的指引下,已经开始操作一种由高校、学生和企业合谋的“零报酬就业”,把就业率...

Read more

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8年前,一位年仅19岁的解放军战士在火药爆燃的危险时刻,为抢救战友壮烈牺牲。8年来,一位普通的邮政女工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着烈士的双亲,虽素昧平生,却胜似亲人。河南信阳邮政职工赵海菊,八年情注烈士父母,有人问赵海菊这样做图个啥,她说:“我图的就是让烈士双亲也能享受到正常的儿女爱。”(《人民日报》8月3日)
  “有一些小人物,他们在平凡的世界中书写着精彩的人生,滋生了伟大的人格。”赵海菊,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邮政职工,用美丽的承诺、执著的坚守,无私的行动、实在的业绩,传承着优良道德,教育、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奏响了动听的绿色音符,谱写了动人的...

Read more

VIP病房,被扭曲的公共医疗


  “只要有钱就可以入住。”今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宣称开设VIP(贵宾)病房。酒店大堂式的一楼大厅,门口4名保安,17层的大楼极为安静,闻不出医院的味道;豪华病房套间100平方米,配备价值4万元的进口电子病床,一天的床位费就要上千元。在武汉,已建立类似贵宾病房的医院并非同济医院一家。(《中国青年报》8月2日)


  只要有市场、有需求,医院就应该满足,设立VIP病房的初衷,就是要满足不同层次的就医需求。医院的苦衷是,现在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公立医院不能不“背靠政府,面向市场”。冠冕堂皇...

Read more

梦想上大学,何以害怕考上


  “我做梦都想上大学,可是又害怕真的考上了,学费不知道从哪里来。”今年,王肖龙的高考成绩比陕西省理科二本录取线高出24分,而王家1年的收入不过4000元。王家面临的困境,在他们的家乡陕西省合阳县,这个地处黄河西岸、渭北高原的“国家级贫困县”, 并不鲜见。然而,就是这个贫穷的农业县,却是远近闻名的“教育大县”。(《中国青年报》8月2日)

  上联:学费挣够了;下联:母亲累死了;横批:死也值得。这是一幅由乡土作家题写的挽联,却是现实的写照,曾贴在农户的家门上。教育开支正日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

Read more

这就是我们的大学生?


  “我不晓得咋个跟别人打交道,我也不晓得咋个来适应这个社会。”阿建(化名)是1998年毕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因为心里充满了对社会的惧怕,拒绝社会,更拒绝出去找工作。7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关进了家里,连家门都很少出,每天就在家看电视、睡觉,和父母几天都说不了一句话。(《重庆晨报》7月31日)

  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进行反思。堂堂一个大学生,不知怎么适应社会,毕业后自闭7年,既是个人的惨剧,也是家庭的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家庭抚育一个孩子,社会培养一个学生,有多么的不容易,不言自明。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