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林友清
提出了“品牌定位导图”、“品牌宗教化”、“心智文件夹模式”、“消费者联想测试模型”、“品牌定位三步转化”等品牌分析工具,认为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有如传教士和教徒之间的关系,企业在传播行为中应当像传道士一样,在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品牌信仰传递给消费者。同时,“品牌宗教化”是在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品牌长期竞争优势的最佳途径,致力于让更多中国品牌搭载中华五千年文明精髓,把中国品牌推向世界。
林友清在品牌实践中推崇品牌故事营销,提出“低端产品造场景、高端产品讲故事”的基础诉求及创意模式。主张在创意诉求中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将品牌诉求可视化、可感知化,让消费者愿意成为我们品牌故事中的主角,从而实现对号入座。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24
【品牌玩法案例】
“不想洗碗”创意秀
如果有人主动愿意洗碗,那么TA也真是冒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了——调查显示,在80/90后的年轻一代中不想洗碗的人群占到90%以上,甚至为了不洗碗而被称作“懒癌”都无所谓。
为了推销自己的洗碗机,西门子瞄准这一消费者痛点,以一个微博小号为导火索,进而引爆话题,激活每个人心底那股“我不想洗碗”的情结,同时借助社交平台扩大和延伸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拓展产品认知度的目的。
一句戳中心底的话配合低门槛的参与方式,激发了受众的热情和参与度,造...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23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22
【品牌玩法案例】
谁被称为史上最衰代言人?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21
【品牌玩法案例】
10秒钟的沉默时间
美国纽约国际银行在刚开张之时,为了迅速提升知名度,曾做过以下这样一个广告。
一天晚上,全纽约的广播电视正播放节目,突然间,全市的所有广播都在同一时刻向听众播放一则通告:听众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紧接着整个纽约市的电台就同时中断了10秒钟,不播放任何节目。一时间,纽约市民对这个莫名其妙的10秒钟沉默时间议论纷纷,于是'沉默时间'成了全纽约市民茶余饭后的最热门话题,国际银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便家喻户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20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19
【品牌玩法案例】
“碧浪加强”的失败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18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
【品牌玩法案例】
一个重视员工礼仪培训的公司
广电运通是国内最大的ATM机生产企业,它不仅对员工的着装有要求,对员工的礼仪行为也提出了要求,并且每年都举办员工礼仪与沟通培训课程,以保证员工的礼仪行为专业到位。
公司在2004年举办的礼仪培训,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来为员工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拜访、接待礼仪、电话礼仪、着装礼仪、餐桌礼仪、交谈及应对礼仪等,既全面又不乏细节,让员工受益匪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友清案例点评:
一个成功的品牌,最早的感知者...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17
林友清《品牌玩法》 案例连载
【品牌玩法案例】
龙大粉丝的借力营销
龙口粉丝具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历史,龙口粉丝不但名誉九州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在许多消费者眼里龙口粉丝是优质粉丝的代名词。龙大集团凭借“龙口粉丝,龙大造”,顺理成章的把龙口粉丝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转移到龙大粉丝身上。借势策略成就了龙大粉丝行业霸主的美梦。
龙大粉丝的成功是借助的区域公有资产,而天堂伞业的成功是借助了城市的名气。天堂伞业的经典广告语是“真想有把天堂伞,杭州天堂伞业”。“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16
林友清《品牌玩法》案例连载
【品牌玩法案例】
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
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这个和右边那个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进人出的。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这个总是比右边那个多出了百十元来。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进了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小姐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加不加鸡蛋?”我说加。于是她给我加了一个鸡蛋。每进来一个顾客,服务员都要问一句:“加不加鸡蛋?”也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我又走进左边那个小店。服务小姐同样微笑着把我迎进去,给我盛好一碗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