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英洪

张英洪,湖南溆浦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以“纵观上下五千年,横看东西两半球“自勉。立志以自己的学术努力分担农民的心身疾苦,以自己的独立思考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

土地制度改革还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现行土地制度与市场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不相适应,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地制度改革明显加快,在改革取向和政策制定上也有许多新的突破,例如: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开展若干试点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民对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赋予农民更...

Read more

重构集体产权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权利问题。农村改革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扩展农民权利的过程。维护和发展农民权利,说到底,最根本的就是要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和集体所有制的改革都在不断地推进。相比之下,我国政策理论界对集体所有制改革的研究成果要远逊于对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研究。最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研究员主持完成的《集体所有制下的产权重构》一书,将对集体所有制改革的研究推到一个新高度。

  集体所有制是一种财产制度,周其仁教授对集体所有制的解释是:集体所有制既不是一种共有的、合作的私人产权,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国家所有权...

Read more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建国后人为形成的二元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彻底破除二元社会结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二元社会结构

  美国着名的发展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通过对印度、埃及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后于1954年提出了着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1954年、1955年刘易斯先后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两本着作,确立了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个模型。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是二元经济结构。我们认为这种二次经济结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