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裴向前

1.负责当班整个生产线的工作安排和管理。
2.依照生产计划开展工作(可量和可达),向团队传达目标,并组织团对3.开展工作并达到目标
4.是生产团队和生产管理层的沟通链(解决问题/实际问题提出/办法)
5.提出帮助和请求帮助(QC和维修,甚至生产管理层)
6.确保产品质量标准
7.确保安全标准
8.报告机器故障
9.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生产流水线生产
10.有权管理工人和激励工人

最古老的混凝土


  在大地湾遗存F901建筑的木质门框上面发现有类似现代水泥性质的“胶结材料”形成的硬质光面。按照我国著名消防文史学者、《中国火灾大典》和《中国消防通史》主编、《中国消防手册》总编辑李采芹老师的论点推断,这层“胶结材料”的主要功能就是防火,它还可能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使用的防火涂料。

      F901室内居住面,色泽光亮,呈青黑色,表层坚硬平整上有一层光滑的釉质面。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所曾检测了F901此类地面的300个测点,结果显示地面平均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厘米120公斤,相当于今天100号砂浆水泥地面...

Read more

大地湾文化遗存的“六项中国之最”


  最早的旱作农作物标本。大地湾一期出土的炭化稷(ji)标本,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它不仅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时间提前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种植的粮食品种为稷,然后才是粟的推广。

  最早的彩陶。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址出土的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这批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虽还不太完整,却将中国彩陶制造的时间上推了1000年,并以不容置疑的事实说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最早的文字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

Read more

大地湾文化遗址概述


  

      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地处甘肃省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南,地理座标位于北纬35°~35°0′04″,东经105°54′~105°55′06″。东距陇城乡7公里,西距莲花乡11公里,海拔高度1458~1673米,已知遗址总面积275万平方米,其中发掘面积达13800平方米。

      1958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泾渭流域文物普查小组首次发现该遗址,当初仅在山坡地带发现仰韶晚期遗存,因...

Read more

先民的“灶坑”与后代的“火塘”


    将灶坑置于室内,供取暖与炊事之用,是原始住居中的普遍做法,但也往往是导致房屋毁坏的原因。与F901一样,大地湾F405的内柱及扶壁柱均裹以层层泥皮,应属防火措施。在大地湾发现的原始先民的所有居室中,灶坑的位置几乎没有任何差别,都设在门口居中的位置。这样设置,一则可以抵御寒气的侵入,二则可以防御野兽的袭入(野兽多怕火)。原始先民在室内设灶坑的风俗,可以说是传之几千年,变化不是太大。

    在天水的党川、利桥等地,在陇南的徽县、两当等县,居住在山林中的百姓皆在进入房门的靠左侧或靠右侧短墙下设一火塘,短...

Read more

伏羲部落为何离开天水


  甘谷、武山是与秦安大地湾不远的邻县,同属天水地域。甘谷、武山出土的彩陶瓶上都绘有人头形鲵鱼图案,这种鲵鱼瓶被赵国华等先生称为伏羲的形象,其与大地湾原始部落的关系微妙而神秘,真实且相关。以大地湾如此庞大的部落遗址,谁当其配?5000年至8000年前,在长达3000年的时间里,活动在天水地域的先民,只有伏羲部落才有可能居住在大地湾如此庞大的聚落。大地湾遗址F901原始宫殿建筑,更是向世人昭示着,一个伟大时代的伟大原始部落,曾在长达3000年的时间里,在这里生活、繁衍、兴旺过。这个部落不是伏羲氏族部落,又会是谁呢?

    对于伏羲部落为何离开天水,沿渭水、黄河...

Read more

伏羲、女娲的神话与大地湾遗址


  伏羲、女娲的神话传说所表现的,正是被湮没了数千年的我们先民生活的原型故事。

   如果说伏羲、女娲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那么他们的创造发明为什么与历史发展奇妙般的相吻合,令人毋庸置疑呢?如果说他们是真实的人物,那么他们又为什么没有固定的人格,却总是游离于人神之间呢?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早期的人类没有力量记录下自己惊人的创造和伟大的功绩,所以只能以口耳相传的方法,把发生过的历史大事件代代流传下去。久而久之,历史便成了口头流传下来的点滴史实及掺合着虚构部分的混合体——神话传说。

  那么大地湾遗址究竟与伏羲部落有无关系?如何看待...

Read more

信古——疑古——释古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史,克服盲目的疑古思潮,我国许多有真知灼见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也提出了很好的论点。冯友兰先生就曾提出“信古——疑古——释古”的“三个阶段”说。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也精辟地指出:“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李学勤先生在《走出疑古时代》一书中,很有针对性地说:“这样说来,我们对于炎黄二帝的传说也应该有新的理解。如不少学者在讨论炎黄文化时所说的,历史传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表现了中华文明萌...

Read more

神话的真谛是什么


   关于伏羲、女娲,究竟是神话人物,还是历史人物,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争论不休。而大地湾古人类遗址究竟与伏羲、女娲有无关系,更是遭遇到一些考古专家的否定。

    神话的真谛是什么?表面看来,以其题材——神灵的故事——而得名的神话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的神的行为,但神话的实质却是“人话”。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曾说过:“不是自然,而是社会才是神话的原型,神话的所有基本主旨都是人的社会生活的投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说:“神...

Read more

新石器晚期黄河陶器文化遗存


   晚期文化有上游的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村而得名。分布区域为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东北部,用碳-14测定,约为公元前2575——前1730年左右。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种。最为世人称道的是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一件彩陶舞蹈纹盆;齐家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肃省和政县齐家坪发现而得名,分布在青海、甘肃和宁夏境内,据碳——14测定,年代约在公元前1890年——前1620年,陶器采用手制,彩绘以黑色为主,陶说较发达;中游的中原龙山文化,下游的龙山文化,以下游的龙山文化最为卓越。...

Read more

彩陶的繁荣时期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裴李岗为代表,距今为8000年,有大地湾文化、磁山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白石村文化等类型。裴李岗文化陶器大多为红陶,有泥质陶和夹沙陶两类,素面磨光,有些辅以篦纹、划纹和乳钉纹;全部手制,多采用泥条盘筑法;器型有弯月双耳圜底球形壶、筒形罐、碗、圜底钵、三足钵、高足碗形鼎等。裴李岗遗址发现横穴式陶窑,这是我国最早的陶窑。

    中期文化为彩陶的繁荣时期,主要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1921年,仰韶文化因其最早的发现地—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据用碳——14测定仰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457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