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孟祥妲

孟祥妲,博士,云南师范大学教师。信奉主观价值经济学,主张小政府和市场经济。

CPI掩盖通货膨胀(三)


 

CPI掩盖通货膨胀(三)

 

消费者是如何被误导的

 

公布CPI数据,当然是希望它可以作为反映市场情况的指示器和政策调整的指标。但是我们已经知道,CPI不能反映价格变化的权重结构,也不能反映价格变化的时间结构,它自发地会扭曲事实情况——这还不算人为的有意为之。只是在一点上,CPI的制定者们是成功的:他们把舆论的焦点引向了CPI,当人们观察经济、尤其是价格变动的现实的时候,大部分注意力都被不断发布的CPI数据所吸引。毕竟,普通人既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考察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最有效地获取信息,最好是有一个单一的指...

Read more

CPI掩盖通货膨胀 (四)


 

 

如果一种经济政策总是从一开始就带来衰退和萧条,则根本就不会有人支持它。——阿狗语录

他们不是监控物价,而是监控民众对物价上涨的忍耐力——红牛语录

   

CPI掩盖通货膨胀,这既是一个客观事实,也是在反映一个主观意图。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

1、不存在一个数字指标能够反映价格水平的变动,任何这样指标内容的选取都是任意的,并且其权重的改变也是任意的。专家可以找出无数借口来“证明”其合理性,但没有哪个是成立的。

2、已经给出的指标体系,在内部的量化结构上和长期中的时间结构上都歪曲了价格变动的事实。

3、结构上的错误...

Read more

“扣除价格因素影响”荒谬绝伦


 

 

 

公民社会需要自己的多元指标体系,而不是只听到一个管道中发出的声音。——阿狗语录

 

人们关心经济发展,是因为他们自己可以在其中获得富裕和增进幸福的手段。他们希望增加收入,能够享受更多的消费品和闲暇。当然,没有人希望经济的虚假繁荣——收入增加必须是真实的。那就是他们比以前消费了更多质量更好的消费品,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稳固的收入增加能够一直支持他们的生活水平进步。

但是,现代社会的政府干预主义之下,以刺激经济为借口的通货膨胀在持续不断地发生,人们的收入其实一直在不断地被稀释掉。正因为如此,官方公布的经济...

Read more

阿狗语录(第二辑)


每一家央行都在批评其他国家央行放任的货币政策,同时都在为自己同样的政策辩护。——2月21日
政府从未相信过CPI,它只是指望着人们能相信它——2月22日
对印钞机来说,通货膨胀过去是、一直是、永远是成本推动的——2月23日
监管注定失败的,不如放任可能成功的。——2月24日
经济学变成美好愿景之日,就是它丧失精神价值之时。——2月25日
正义若无标准,行事则无指向。——2月26日
为了消除内心的不安,人们给世间制造了更多的恐惧。——2月27日
信念是生活的基石——2月28日

认识自己如此困难,多数人越是努力,就越是认不清。——3月1日
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支持程度,是以它在其中获利多少为限度的。——3月2...

Read more

为什么通胀之下工资没增加(二)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中http://zj6840.blog.163.com/blog/static/127535086201010934251683/,我们已经分析了通货膨胀之下工资不增加的根本原因。通货膨胀其实是信贷扩张的过程,新增加的钱不是均匀流入市场,而是以贷款的形式进入,信贷被资本逐利的动机配置到资本要素收益更高的行业。所以,信贷扩张带来的是资本收益的快速上涨,资产价格增加,然后会是土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这些生产要素收益的增加,最后,货币经过很长时间的流动之后,才最终慢慢地改变工资收入,而这时消费物价总是已经被泛滥的货币推高很多。工薪阶层感觉他们的收入增加赶不上物价...

Read more

黑兹利特的至理名言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期影响,更要考察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绝大多数经济谬论正是在于忽视了上述这个教训,以至于给当今世界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那些谬论全部出自两个基本的错误,有的错在只看行动或计划的即时影响,有的错在只看特定群体所受的影响,而忽视其他的群体。当然也有人同时犯下这两个错误。

 

               ...

Read more

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吗?(一)


 

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吗?(一)

 

更正确的说法是,通货膨胀(信贷扩张)造成了普遍的成本增加,而成本的提升则促使物价上涨

 

成本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一个人的成本,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对于成本的分析,总是可以回溯的。我们可以把对成本增加的追问一直持续到最初的源头。

在全世界此起彼伏的通货膨胀大潮到来之时,我们听腻了一个词,成本推动。是的,在每一次通货膨胀中,物价飞涨的背后总能找到“成本推动”的因素。面包涨价难道不是面粉和奶油涨价导致的吗?牛奶涨价,难道不是养牛费用太高了吗?出租车更贵了,没看到汽油也涨了么,当然,生产汽油的原油也涨价,因为中...

Read more

康师傅涨价的是是非非


 

康师傅又涨价了。为什么要说又?仅仅因为这是半年时间里第三次提价?在全国人民都在关心通货膨胀和生活费用上升的敏感时期,任何与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价格变动都是引人注目的,还不用说这个涨价行为影响面是如此之广。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带头涨价绝不会被看作是好现象。

通货膨胀时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价格变动会有很快的扩散效应。人们普遍的通货膨胀预期会迅速寻找任何可能的价格突破口,引发一连串的涨价。作为中国方便面行业的老大,康师傅的一举一动当然都会在众人的眼皮底下被放大。这会被视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说它可能会导致进一步通胀的预期和恐慌是毫不为过的。

任凭物价失去控制肯定是最糟糕的情况,...

Read more

美元会失去世界霸权吗?(一)


 

    美元会失去世界霸权吗?这并不是一个愚人节笑话。近些年来,重建世界货币体系成了国际政坛和金融界的热门话题。一些老牌强国企图用更强大更坚实的货币取美元而代之;有的规模庞大发展迅猛的新兴经济体也跃跃欲试,想要弯道超车,提升本国货币的影响力,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尽管经历着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世界头号经济体的老大位置似乎并没有受到实质威胁。美元也仍然是世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最重要的国际间商品和金融交易还在使用美元来结算;在各国的外汇储备中,绝大多数仍然是美元;某些国家里,美元比他们自己的本币流通性更好。美元依旧雄霸天下不可一世。什么?要一枪...

Read more

土地如何才能成为农民的保障


 

众多农民在官方主导的土地“流转”中失去土地成了流民,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民仍然没有真正摆脱二等公民的实质地位。城乡二元格局和目前的土地制度安排之下,农民的自主能力倍受压制。土地无法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收入。一方面,他们很难获得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地位和承认,也无法得到因身份而设的各种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土地征用又时常把他们置于流离失所的境地。

没有人希望过朝不保夕的生活。数千年来,土地的确是农民最大的生活保障。只要统治者们不过于横征暴敛,特权阶层不利用权力大肆吞并土地,农民总可以安享太平丰裕且老有所养。当然,受制于生产能力和创造财富方式的局限,土地的可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