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建硕

百姓网CEO

2011年注定是中国互联网第三春


  我预测,2011年将会是中国互联网继1999年,2005年之后的第三个春天。这个推论不仅仅是用差数列推出来的,而是因为这些天,我真切的嗅到了一些春天的气味,这些气味,和2004年底如此相似。

  人到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起,说最近两年的互联网沉闷得很,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我就觉得这正孕育着有趣的事情,就好像沉闷得2002和 2003年一个样。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让整个行业安静了整整3年。2004年底,新鲜的东西已经开始出现,蛰伏的创业者开始活动,因为让一个有创业冲动的人忍3年是有可能的,再长下去,鲜有忍得住的人。沉闷了三年的互联网,把大家憋坏了。想干些什么,却又不知道方向;...

Read more

互联网的夫妻老婆店模式


互联网是有趣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或许诞生了和街边的零售业一样多的夫妻老婆店。一对夫妻,做一样适合互联网模式的产品,并且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一次又一次的出现,好像并不完全是巧合。

Six Apart

最近的一家夫妻老婆店,估计最因此而著名的,或许算是Six Apart。这家以MovableType起家的互联网公司,最初就是丈夫Ben和妻子Mena在自己的家里写出来的。Mena和Ben是高中同学。 Mena喜欢写东西,她在2000年的时候就开始写blog,名字叫作Dollarshort.org。 但她一直苦于没有一套好一点的blog写作软件,于是就逼着他的程序员...

Read more

创业公司的欲望


有一本书名字叫《植物的欲望》,作者迈克尔·波伦讲述了一个从奇怪的视角来看到的世界,正如这本书的副标题所说的,“植物眼中的世界”。

“作者在五月份的一天,在院子里播种马铃薯的时候,蜜蜂正在开花的苹果树中间嗡嗡飞行。‘这些蜜蜂或许正在以院子里的主体自居,鲜花视为客体,自己在开垦这客体吧’。他突然想到。然而,如果蜜蜂真的这样想的话,那就是它的幻觉了:花朵在聪明的利用采集花蜜的蜜蜂来搬运花粉。那么,对于人与正在被人种植的马铃薯来说,到底人选择了种植马铃薯,还是马铃薯诱使人这样做呢?谁在利用谁?谁在支配谁?”

这些观点,听起来真是新鲜得很。

“说不定所有的生命在最基本的遗传层面上所关心的东西...

Read more

漫长的一天静下心来梳理


今天很累,一件大事发生,让人投入了太多的注意,一整天的会议,中间穿插了新浪和搜狐的访谈,并且在下午与很多记者朋友共通了客齐集的状况。期间和很多人聊过,甚至还在下午参与了客齐集UI团队,还有对于社区以及大众评审的功能讨论。这一天注定是漫长的一天。

现在到了晚上,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已经没有精力去看又有什么新闻出来,倒是可以静下心来,梳理一下我做客齐集的这一段的思路。希望这个思路不会梳理得太长,这样我就可以早些睡觉去了,说实话,真的是困了,希望能尽快睡一个好觉。

客齐集是个好团队

如果说在过去的一年多中间,我最自豪的,就是我在客齐集的好兄弟和好姐妹们。我从来没有见过配合这么好,如此的相互信任...

Read more

世界不是天才创造的


有趣的游戏

前几天晚饭间,老华组织在座的12个人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每人给出一个从0到100之间的数字。把所有人的数字求算术平均值。谁选的数字最接近这个算术平均值的2/3,谁就赢得整场游戏。

这是个很有趣的游戏,建议大家每个人都再仔细读一下题,想一想,试一下?

分析一下过程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游戏里的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是真的随机的选择的话,大家平均值应该在50左右。50的2/3应该是33.3,对吗?很多人都写了33.3。(当然还有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步)

不过多想一步,如果你写了33.3,难道其他的人不会想得和你一样,也写33.3吗?如果这样,你应该写2...

Read more

对于未来信息科技的四个假设



彭梧问我关于科技的未来有哪些假设。科技这个范畴太大了,不仅仅包括信息科技,还包括医药,化学,机械等等很多。我只能尝试一下信息科技这个方向。

既然这是一个天马行空,不加任何限制的假设,那就让我也放开思绪,想一想未来的50年。

对于未来的四个假设

2000年到2001年的时候,曾经到处演讲,“布道”微软的.NET。其中微软对于未来有有四条判断。我是直到现在还是相信的,虽然这四条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丝毫成为主流的可能性。

这四条就是:

  • 所有信息数字化
  • 一个多网合一骨干通信网络
  • 互联网的带宽无限增加
  • 互联的芯片无处不在。
我来解释一下其中的每一条。

所有信息的数字化

在现在的数字化的世...

Read more

断了的网,没有断的生活


最近断网了。每个人都有些感触,论坛里面,新闻里面,blog里面,都是关于这件”事关大事”的感触。没想到吧,我也有。

慢的乐趣

那天在上海5G还在和亚涛说呢,真不知道没有手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比如说,上大学的时候,有同学来,要到火车站去接人,真不知道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手机,怎么会那么有信息互相碰到。

技术加速了交流的速度,也逼着我们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就像工业化时代的流水线逼着工人加快装配的速度一样。原来写一封信,3天到达,回信回来,就是7天以后了。后来有了电子邮件,这下好了,发出去,立刻就能收到,当天就能回来,自己又要写回信,一天中间几个回合。到了即时通讯工具盛行的时代,更是你...

Read more

百姓CEO王建硕:如何笑傲互联网江湖


大学毕业后,我在两个地方工作过:一是微软,二是现在的百姓网。自己的角色也从最初的职业经理人变成现在的创业者。

互联网的机会很多,发展很快,但淘汰率比较高。其发展的“戏剧性”超出常人想象。

举例而言,2005年,我们在中国首先尝试做分类信息网站。到了第二年,国内却冒出了3000家类似的网站,可是到现在,绝大部分又都消失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在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境之下,你该做些什么?

专注有限的事情

一个人是能够做很多事情,但花5年乃至10年时间去做一件事情是比较少的。我写了9年的博客,其中除有一个月因身体欠佳而没有写外,坚持每天都在写博客。

因为我相信坚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