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凡

2007年10月加入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私人投资管理部门,担任副总裁兼投资总监。之前,他是汇丰银行广州的支行行长/卓越理财(资讯论坛产品)中心负责人,并曾长驻加拿大任职于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资讯论坛产品)的私人投资经理和资深投资顾问。黄凡持有加拿大萨斯卡切温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同时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务策划师(cfp)和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

科创板会让谁创富


  日前,由中国最高领导人亲自关怀并推动的“科创板”在一年一度的高规格陆家嘴论坛中宣告启航。科创板的开设不仅仅是开辟一块新的资本市场,它还承担起股票发行注册制试点的重任,担当起证券市场增量改革的排头兵的角色。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科创板能完成促进资本市场和中国经济深层次的改革、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新兴经济的发展的大使命。

  各方投资人对科创板的投资亦充满期待,希望把握机会一举创富。不过,敝人建议跃跃欲试的投资人先设想一下如果参与科创板的投资,会碰上什么样的场景?以便届时从容应对。

  场景一,科创板的初期,市场交易火爆应该是大概率。

  我们回顾一下2...

Read more

如何淡定穿越熊牛投资


  如果问国内投资者近期的共同感受是什么?答案基本上都是“疲惫与焦虑”。

  去年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外因以及国内“债务去杠杆”的内因共同影响,股市持续下跌一年,股权质押融资频频爆雷,大批的P2P融资平台跑路,不少上市公司债务违约……上演了一场“中国式的次级债风暴”。

  好不容易才在今年初等到了一场久违了的A股牛市。然而,大洋彼岸“川总统”连夜发的一条不太友好的“推特”让翻墙侦查最新“敌情&rdquo...

Read more

朝圣巴菲特,应该取回什么真经


  一年一度全球投资圈“朝圣”盛会——以89岁的“股神”巴菲特为主角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年会已于近日在美国一个偏僻的小镇——奥马哈胜利召开,本次的年会同样成为了一场中国人主导的“派对”,笔者的许多投资界的朋友都去了“圣地”奥马哈,并不断实时在朋友圈分享“圣地”的见闻,传播价值投资的“真经”。

  然而,有趣的是,国内许多投资人形式上尊崇巴菲特的同...

Read more

请珍惜一轮来之不易的牛市


  2019年以来,国内股市出人意料地呈现出超强之势,代表A股主流的沪深300指数连续8周上涨、累计涨幅超过30%后才有所回调。阔别了4年之久的牛市确实来了,投行才俊们纷纷为这一轮牛市冠上“复兴牛”、“强国牛”等一系列高大上的名字。然而说到底,这仅是高层为解决经济增速下行、股权质押爆雷、债务频频违约、社会直接融资积弱等一系列难题而发动的一轮牛市而已,因此,有人戏称这一轮的牛市是“爆雷牛”。与2015年发动的“涨价去库存”一举解决房地产市场不振的局面异曲同工。

  就在三个月前的去年12月份,...

Read more

不要浪费这一轮熊市


  国内的股市熊长牛短是不争之实,熊市占据了大部分的交易时间。那么,为何说这一轮熊市非常难得?难得至不能浪费?请看公开数据,至10月底为止,代表大型上市公司主流的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中位数(TTM)为17倍,代表中小型上市公司的中证5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TTM)中位数为19倍,均处于历史最低的区域,值得一提的是,连从2009年诞生起就一贯处于高估状态的、代表A股高投机主流的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也回到难得的30倍“低”的可投资水平。总而言之,A股的总体估值水平已经是历史上各次熊市低点(1995,2005,2012,再加上这次)中的最低,可以说泡沫基本被挤掉,...

Read more

假如牛市不再,我们如何投资?


  投资是一项“逆人性”的事业,市场高涨之时,投资人参与意愿强烈,例如在2015年上半年A股泡沫膨胀之时,大家争相跑步入场,两市日成交量超过2万亿,结果如何?参与者的命运我们都知道是非常坎坷了;到了3年多以后的今天,市况低迷,成交量只有原来十分之一的2千亿左右,普遍的股价水平比原来腰折。

  熟悉笔者的朋友都知道,敝人三年前的2015年6月初写过一篇文章《如果泡沫破灭怎么办?》,明确警示A股的泡沫以及破灭的风险,力劝正在泡沫中“畅泳”的投资人见好就收。不久的后来,股市泡沫果然破灭了。而在2016-2017年间本人以多篇《勇于不参与!》等原...

Read more

投资是一场马拉松


  中国富裕投资人有什么特点?因工作关系长期,抱着与富裕人士打交道并讨论投资理财的话题。感觉到他们的看法有两个共同特征:一,预期回报率高(15%-20%的年化收益率才觉得勉强可以接受);二,配置非常简单(大部分是房地产,还有就是“高收益理财产品”。

  诚然,过去的二十年,以国内的GDP高达平均每年10%左右的增长为背景,资本市场、实体经济、房地产均为投资人提供了极好的投资机会,如把握得好则回报率是非常高的。然而,“盛宴”还会继续吗?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过去的投资好机会现在难以再续了。几乎众所周知,以改革开放为契...

Read more

如果牛市真的来了,我们准备好了么?


  近日,海外各主要股票市场持续走强,国内投资者为之投向羡慕的同时,也非常期盼A股也能再来一轮大牛市,让大家也能激情一把。的确,美股已经连续8年牛市,标普、道琼斯、纳斯达克三大指数不断创新高。而在美股的带动下全球股市都连续多年走强,连已经“失去二十年”的日本股市也创了多年来的新高,与我们一脉相承港股也有望重登2007年顶峰。

  A股真的是如此无脾气?不是!我们在2014-2015年间曾发起了一场杠杆上的“人工牛市”,期间“一带一路”,“国企改革”,“互联网+”等故事...

Read more

中国式次级债:“这次完全不一样”?


  在十年前的美国,随着房产价格的逐渐回落和利率的逐步上升,大量借款者无力偿还贷款,导致以房屋按揭贷款为基础资产的次级债出现大面积违约,于是引爆了次级债危机,加上各种的“杠杆”与“创新产品”大大地加剧了危机的传导。在这场危机之中,许多全球知名的一流金融机构被一举击倒,美国自身经济遭受重创,而且引发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金融风暴。

  从历史周期来看,全球经济周期基本上就是十年一轮回,危机-萧条-复苏-高涨,最后又走入下一次的危机,周而复始。那么,下一次何时会来?在哪里发源?我们从美国次级债危机发生的背景与成因加以分析。

  从上世纪80年...

Read more

投资智能化会砸了谁的饭碗?


  近年,“智能化”已经替代“互联网”而成为时代的前沿概念。无论是制造业、抑或是服务业、还是金融业都充斥着关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的讨论与尝试。在这些讨论之中,渗透着人们对因“智能化”而对不同行业就业机会的影响的担心。

  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一份报告,认为到2020年将有510万个职位被高技术替代,主要来自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白领员工(尤其是行政和办公室职位)最容易被替代。

  我认为,这类的担心可以理解。然而新技术在会导致职位流失的同时又会创造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