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仑

《国际商报》汽车周刊

轿车合资企业的品牌困境


  几代汽车人情感以及舆论的民族情结注定了红旗的命运:合资生产无异于堕落

  *我们没有过在一个轿车合资企业内同时生产中外双方品牌的经历,却有着在一个国有轿车独资企业内同时生产中外两个品牌的历史

  *是因为奔驰与亚星合资并不成功,销量逐年下滑,导致奔驰认为亚星使自己的品牌掉价,所以痛定思痛,决意要在与一汽的合资项目上避免重蹈覆辙?

  *今天,自主品牌的舆论呼声如雷贯耳,合资企业成了最廉价的靶子,谁都可以往上吐口水

  *以德国大众的标准来开发新品牌车型或许不会成为一场成本灾难,但恐怕不会有任何成本优势

  *如果所有合资企业都必须生产自主品牌车型,站在同...

Read more

谁是电动车“大跃进”的始作俑者?


  日前某自主品牌研发部门负责人私下对我说,他们与政府有关部门立下了军令状:明年年底之前,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必须上市。否则?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是自告奋勇还是军令难违?回答:当然是军令难违。

  可是正常的汽车开发流程起码要3、4年时间,还是在有足够技术数据积累的情况下,你们刚开始搞电动车,能走完流程吗?回答:当然不能,但走不完也得上市。

  这不是拿用户做试验吗?回答:不敢,我们要保证车卖到自己人手里,继续走完开发流程,否则,出了事可就……(他又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

  这不是跟比亚迪的做法一样吗?回答:不对,比亚...

Read more

让炸弹飞与“同一起跑线”


     

让炸弹飞与“同一起跑线”

 

    电动车的旗手科技部最近几乎是偷偷摸摸地开始实施电动车“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往的大张旗鼓不见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压低了;工信部牵头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酝酿已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去年11月就号称“近日将正式出台”,至今依然是“即将出台”,据说其中电动车的分量缩水了;电动车的急先锋比亚迪忽悠了3年的电动车去年只卖出了40...

Read more

大众合资企业为何乐不起来?


  在需求旺盛时提供足够的产品,是任何一个汽车企业梦寐以求的,而在竞争对手遭遇意外困境时有足够的产品来趁火打劫,抢占对手的市场份额,这虽然听起来不那么君子,却是所有企业心中所愿。然而,事情往往就是不能如人所愿。

  尽管今年以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长大幅缩减,但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似乎正面临着近年来的最佳时机:多款极具竞争力的新品提升了品牌形象,丰田大规模召回成了反衬,日系车供应链在大地震中受损,市场份额下降,市场对大众合资企业的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然而,大众两家合资企业却苦于产能限制、供不应求,多款车型还要加价销售。

  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胡咏日前在海拉尔对媒体谈到:现在...

Read more

跨国车企的顽固与屈服


  日前在青岛试驾吉普的两款新车——指南者与自由客。途中休息时巧遇两位吉普粉丝,都表示喜欢外形“方方正正”的自由客,称外形中庸的指南者“不伦不类”、“不是吉普的风格”。有趣的是,众多参加试驾的记者也对自由客赞赏有加,而对指南者则反映一般,其中不少人准备为自由客出手。但实际上,克莱斯勒在中国市场上主推的,正是“不伦不类”的指南者。克莱斯勒错啦?

  面对吉普粉丝和汽车记者们几乎一边倒的看法,克莱斯勒(中国)销售有限公司总裁郑洁给出的答案耐人寻味:作为越野车和SUV的...

Read more

纯电动车“大跃进”要不要清算?


  伟人说,历史会重复,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喜剧。但有一种中国特色的事物,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还是悲剧。

  最近,有报道说,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新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修改了将纯电动车作为唯一核心的战略,大幅提升了混合动力的地位。还有,科技部几乎是偷偷摸摸地“悄然启动”了电动车“十二五”专项规划,与其作为两年来纯电动车大跃进始作俑者一贯表现出的张扬形成极大反差。此外,为防止外资垄断新能源汽车技术,发改委出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规定: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公司中,外资股比不得超过50...

Read more

混合动力将时来运转


     

混合动力将时来运转

 

    5年前,当第一款国产混合动力轿车一汽丰田普锐斯上市时,没人料到这款在美国、日本大行其道的混合动力标杆车型在中国会遭到如此冷遇——年销量只有区区几百台。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消费者对这种全新技术难免的疑虑,也有价格较高而又没有得到任何政府补贴的因素。1年前上市的广汽丰田凯美瑞混合动力版相对幸运,虽然无论与美国、日本市场混合动力车补贴相比,还是与国内对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6万元及5万元的补贴相比,区区3000元的补贴的确少得可怜,...

Read more

自主品牌的面子之忧


     

自主品牌的面子之忧

    在一次大型国际车展上,某跨国公司总裁在开幕前的彩排上发现一辆重要展车的车身有轻微划痕,便当即决定把这款车请回后台,尽管当时没有替代的展车。若以此标准来衡量,一周前上海车展上一些自主品牌的展车阵容恐怕要大幅缩水。

    虽然整体上看,自主品牌近年来在产品设计、技术和质量方面都有很大进步,但单个品牌表现出的水准严重参差不齐。车展上,人们无法体验驾驶感受,只能静态观测,除了看设计外,最重要的就是看品质。

   ...

Read more

那类品牌的汽车最靠谱?


那类品牌的汽车最靠谱?

 

    上海车展1100多款参展车型足以使人眼花缭乱。在诸多品牌中,到底哪类品牌最靠谱或者比较靠谱?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超越民族感情或传统偏见,做到理性、客观,对各种品牌做一个大体的分类之后,还要在各个类别中做进一步的分类和归类。

    外资品牌,争议最少

    德系、美系、日系和韩系品牌各有千秋,已有公论。争议较大的,是外资品牌国产车的品质是否比进口车差。不少人依然以传统观念来看这个问题,迷信“原装”进口,而实际上,外资品牌国产车的...

Read more

上海大众新一代帕萨特底盘之谜


    从上海大众得到的说法:出发点是新帕萨特比欧洲版车型既要长也要宽,因此看上了德国版第六代奥迪A6的平台,但奥迪给出的方案表明,把A6的发动机纵置底盘改为适于国产TSI发动机和DSG变速箱的横置底盘,成本要更高,所以最终回到了PQ46平台,并加宽了轮距。结果是:上海大众新帕萨特比一汽大众新迈腾的轴距略短,轮距略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