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有西

一级律师,兼职法学教授。杭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导师、警察学院兼职教授。浙江大学中文系77级本科毕业,北京大学法律系高级法官(研究生)班结业。现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人权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宣传联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公安厅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个人会员,法律文书委员会理事。曾在浙江省公安厅、省委政法委、浙江省高级法院任职。

中国依法治国的阻力与目标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审议习近平总书记主导下形成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详细描绘法治中国新图景。

习近平的依法治国观的形成

认真梳理一下中国改革开放期间逐步形成的依法治国理论,和习近平从主政浙江期间首次明晰化的“依法治省”政治理念,其法治观基本上可以清晰地概括为:党的领导、人民权利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最近他又增加提出了“德主刑辅”,法治和德治的统一。这些观念貎似有一定的矛盾性,但用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发展观去理解,就能基本理清脉络。

依法治国的观念,最早来自法学界。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法学界总结...

Read more

中国法律有消灭民营企业的基因


  按照现行法律的逻辑和罪名,如果刻意寻找的话,中国的企业家人人都是带罪之身。如果想用公检法的力量来剥夺一个企业、一个富人的财富,只是分分钟的事

  重庆的“黑打”时代过去了,但其产生的根源仍未根除。

  现在的《刑法》罪名已发展到450多个,与市场经济秩序相关的罪名有110多个。按照现行法律的逻辑和罪名,如果刻意寻找的话,中国的企业家人人都是带罪之身。如果我是一名公安局长,任何一个企业家,只要经营了五到十年,每个人列上五个罪名,量刑上搞到死刑,一点问题没有。如果想用公检法的力量来剥夺一个企业、一个富人的财富,只是分分钟的事。

  事实上,公权力...

Read more

陈有西:中国实业家没有安全感 炒房迫不得已


  2月7日,天则经济研究所金融秩序司法公正研讨会在北京青竹宾馆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由吴英案引起的讨论——“金融秩序和司法公正”。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陈有西表示,我们民间金融风险已具普遍性,吴英案不是一个个案,实际上体现了中国民间金融风险全面危机的爆发,包括温州老板的跑路,其他地方的跑路,有上吊的,绑架的,也有黑社会讨债的普遍的爆发。他还认为,我们中国的很多实业家是没有安全感的,很多企业都投向了获利性,暴利性的产业,比如说房地产泡沫谁都知道,民营企业有钱去炒楼,炒地皮,所有企业家没有长线的思维,他巴不得三个月就把资金拿回来。

...

Read more

民营企业司法风险日益加剧 案例触目惊心


  最近,北京、广州、上海、浙江、河南等地分别召开了一些研讨会,专题交流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司法风险问题。司法实践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例触目惊心。一些专家和律师已经非常有定论地认为,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过程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思路和观念,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经济界企业界的现象,已经倒逼意识形态观念,如果不能准确定位中国现阶段民营经济的地位和性质,“第二次土改”的危险正在积聚和到来,将严重地左右中国下一步改革的走向。

  民营企业司法风险正在日益加剧

  近年来,由于地方公权力仇富灭富、打黑扩大化、财富权力化转移、经济行为...

Read more

耶鲁给了中国留学生什么?


  [陈有西按]这是一篇流传于北美中文论坛等网站的文章,国内论坛网多转,官网和平面媒体没有转发.有朋友把这篇名为《两位从耶鲁毕业的夫妻:张磊捐款880多万美元给耶鲁,引发的对自己出国经历的内幕回忆,看完落泪!》的文章贴到我网上后台评论版,我查了一下,相信这事是真的。因此把他转到主版发出来。

   其原因,不是猎奇,而是让我们的国家管理者看看,为什么有40多万(网传的保守数字,大概是指1989年后,实际应当不止)的中国优秀人才留在美国不回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让自己的子孙爱不起来。为什么那么多高喊爱国、恨美国和平演变的纯种红苗们,会把子女和存款都放到国外,自己口袋里都以有一本绿卡为幸,...

Read more

大律师陈有西


     [陈有西按]去年以来,媒体报道我的文章比较多,每次看到,总有一种感激和愧疚。发到自己的学术网上,也有黄婆卖瓜之嫌。但是为保留一个完整的资料,我都转发到自己的网上,以后找起来也方便。好在信息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是多元的,大家可以比较各种评价,进行观察。作为本人,我感谢所有写我的记者朋友们。你们的肯定和理解,对我的期望,是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催我进一步为这个社会鞠躬尽瘁。

    8月4日下午,陈有西驱车从无锡赶回上海的律所,来不及吃顿像样的晚饭,同往常一样,只在楼下的快餐店买了豆浆油条充饥。几个大案在手,时间对他来说,是奢侈品...

Read more

刑诉法部分条款倒退引发担忧


  “无法通知”“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等情形,完全可能成为适用于一切案件的“口袋”理由,导致侦查机关可以随心所欲决定是否通知家属,“秘密拘捕”泛滥成灾。

  备受关注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 及 草案说明,8月30日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历时一月。

  全国人大网称,社会各界人士可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可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意见征集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因存在重实体而轻程序、非法...

Read more

中国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过程


  中国有两个60年。当时搞《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候,是中共建党60年。通过痛定思痛,通过讨论回顾,作出了一个《决议》。今天我们纪念这个《决议》的时候,恰好又是回顾共产党掌握政权的62年。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同样有很多经验教训要回顾总结。我们需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思考改革开放。

  首先,中国需要一次新的思想解放的过程。

  我们建党60年以后经过了一次反思,形成了决议。我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真正的62年执政下来,我们也需要一次新的反思。要改变我们的维稳模式。我在政法机关工作十六年,又从事律师执业、法学研究,从那么多年政法工作的感觉之中,觉得我们的思路...

Read more

死刑核准程序应从核批改为审理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人权

      委员会副主任、资深律师

  陈有西

  我国目前的死刑核准程序,基本上沿袭了原中华法统中的“奏请批准制”,而不是按照现代司法的“审判核准制”。这次刑诉法的大修,在这一点上没有大的突破,只是有限地扩大了听取控辩双方意见的范围,仍然没有将之纳入“审判制”的范畴。

  我国现在的刑事诉讼法对死刑复核的程序规定只有四条,非常简单。死刑权授权给高级法院时,...

Read more

羊城晚报:陈有西,情义律师 以笔为刀



     从邓玉娇案到李庄案,从药家鑫案到北海案,从夏俊峰案到李昌奎案……在一系列公共事件中,杭州律师陈有西借助自己的学术网站和微博,发表了一系列有力度的评论,犀利的文风,精湛的法理,引领了舆论方向。

  日前,陈有西为一起刑事案件在广州出庭。工作的间隙,在一家屋角亮着微灯的咖啡厅,他接受了羊城晚报的独家专访。谈法治进程、谈律师责任、谈微博传播……陈有西嬉笑怒骂,一切都那么真实,一切又那么随意。

  羊城晚报记者鲁钇山

  谈律师行业:功成名就大律师,莫忘过问江湖事

  羊城晚报:近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