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奇渊

经济学博士,供职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在《世界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统计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等刊发表论文若干;并任《世界经济》、《管理世界》、《南方经济》、China & World Economy等刊的匿名审稿人。著作有《人民币国际化探索》(人民出版社,2006),《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汇率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接受采访或撰写评论的媒介:《南方周末》、《中国证券报》、《中国产经新闻》、《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东方早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界知识》、《资本市场》、海峡之声、路透中文网、俄罗斯新社、《朝鲜日报》、《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频道》、《广州日报》、《中国社科院要报》。

如何理解“双循环”?


  一位拿着拨火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讨论是一片土壤,那么一个新词就像是一粒新的种子”。近期,“双循环”这个新词激起了各种猜想、讨论和演绎。凡是能说的事情,都必须说清楚。“双循环”也是一个可以说清楚的概念。要理解这个新词,就需要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经济政策思路的演进。

  为了减少个人揣测,笔者尝试从考据的角度对“双循环”的提出过程进行回顾、梳理。

  国际大循环与沿海发展战略的巨大成功

  1987年10月底,时任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王建副研究员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国际大循...

Read more

关注疫情对工业生产的影响


   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2点30分,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世界卫生组织同时强调,没有必要采取限制国际旅行和贸易的措施,世卫组织不推荐限制旅行和贸易的措施。世卫组织认为,中国采取了超常规的有力措施,并相信中国的疫情一定能得到遏制。发布会前,国际市场对世卫组织的评估结果多有担忧,黄金和白银价格一度冲高。在结果公布之后,金银价格均明显回落,显现市场对疫情的担忧情绪有所缓和。

  目前新型肺炎确诊病例仍在上升之中,防控疫情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在各项工作中毫无疑问应被置于首要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可预见的灾后如何恢复生产、如何尽量减少疫...

Read more

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


 

  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速,是对短期内公平竞争机制缺位的一种补偿。 

  一、即便没有中美贸易摩擦,国内经济也将面临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6%,创出多年来的低点。IMF在2019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也预测,中国经济在2019年的增速将降至6.2%。不过,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除了必要的增速之外,决策者更加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但是毋庸讳言,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一方面,2019年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预期不佳。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即将走到顶点,转向下行,欧...

Read more

澳门如何参与大湾区建设?


  澳门在融入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仍要立足于本澳的人才优势,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方面,要充分融入湾区的整体产业生态圈,将大湾区的金融业、制造业优势,以及消费市场优势转化为澳门的腹地优势,在此基础上吸引、激发科创人才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澳门政府可采取一条龙的人才、产业政策,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学习课程、奖学金补贴、留学进修方向、就业、创业、产业政策各个环节出发,为澳门未来的新兴产业储备人才、培育产业生长环境。而且,这个过程绝对不是短短的两年年,要长期坚持做下去。从中央层面、大湾区整合的层面来看,这也不只是一、两项短期的优惠政策可以实现的效果,需要从长期安排的角度进行考虑。

  近期,《粤港...

Read more

2019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中的寻底之年


  中国经济刚刚走出2018年的泥泞,各种下行压力仍然萦绕四周。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行探底,并将有望在今年末或下年初实现企稳,预计全年增速将在6.3%左右。不过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代,除了必要的增速之外,决策者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中国经济刚刚走出2018年的泥泞,各种下行压力仍然萦绕四周。预计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下行探底,并将有望在今年末或下年初实现企稳,预计全年增速将在6.3%左右。不过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新时代,除了必要的增速之外,决策者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提升。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进一步提升。

  其一,人均GDP...

Read more

以汇率为“纲”的货币政策


  ——只有易纲可以“易”纲

  多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乏弹性,对货币政策构成了一定掣肘。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中国现有的货币政策框架,实际上就是以汇率政策为出发点而展开的。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中国的货币政策就是汇率政策”、“货币政策以汇率为纲”。这种观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却道出了中国货币政策事实面临着的、尴尬的约束条件。

  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缺乏足够弹性,极易形成单边升值预期、或单边贬值预期。无论是哪一种情形,我们都能看到类似的传导机制,即:汇率缺乏充分弹性市场的单边预期央行被动...

Read more

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提示


2017年经济回暖大超预期,在此基础上,市场对2018年的增速预期高度一致。截至2017年12月26日,WIND中国宏观经济预测(CMF)共披露了23家金融机构对2018年增速的预测值。上述机构当中,18家预测值落在6.5%到6.7%之间,占到全部23家机构的78.3%。市场主流预期认为,2018年经济增速将较2017年略有回落,但仍将稳定在6.5%之上。本文将跳出主流预期,不再赘述稳定因素,而是重点关注2018年投资、消费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

实际投资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值来看,2017年11月累计同比增速为7.2%,低于2016年同期的8.3%,降幅为1.1...

Read more

新常态下的非常态回暖之一:产出-物价关系变异


GDP增速-CPI通胀率关系发生了变异

中国经济增速2017年的预估值为6.8%,CPI通胀率预估值为1.6%。2016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6.7%、2.0%。这两年的经济增速,均低于2015年的6.9%,而通胀率水平却都高于2015年的1.4%。

中国经济:GDP增速-CPI通胀率关系发生了变异

注释:图中的红色点,为2016年1季度以来的散点,蓝色点为2015年4季及之前的散点。2017年3季度数据为预估值。另外,趋势线对应的时期,是2012年1季度到2015年4季度。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数据终端。

观察2012年以来GDP增速和CPI通胀率的季度散...

Read more

服务业不能包治百病


  中国经济的现状是,制造业高投资、产能过剩,而服务业投资不足、供给短缺。这两个矛盾使得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半撑着,一半饿着”的窘境。对于前者,有很多研究都进行了严肃的分析,并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验证;而对于后者,看病难、上学难等日常生活的经历也足以让人对此颇有共鸣。

  基于世界银行发展指数2009年84个经济体的截面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经济体的服务业就业占比,与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但即使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国服务业就业占全部就业的比例也显着偏低。2009年,中国服务业就业占比为34.1%,而在同一发展水平,该比例的全球平均期望值为51....

Read more

警惕微观经济活动骤冷


  近期,中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反差现象,一边是宏观温和放缓,另一边是微观频现骤冷。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速较2011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同期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则由28.7%降到-2.2%,落差近31个百分点。而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被认为是衡量中国经济实际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季度以来,虽然GDP同比增速温和下滑,但居民消费实际增速保持强劲,投资增速下滑势头开始趋缓,GDP环比增速也开始有所回升。这也许表明宏观经济的情况并不如预想的那样糟糕。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盈利情况在持续恶化。从亏损面来看,2012年7月,32.7...

Read more